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清醒状态血管源性头痛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及Fos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2-09 12:27
  目的1、通过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硬脑膜建立血管源性头痛清醒动物模型,观察经典止痛药物乙酰氨基酚及布洛芬对清醒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验证此模型的可靠性。2、观察电刺激清醒大鼠上矢状窦模型动物Fos阳性神经元在三叉神经节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的分布情况,以及对乙酰氨基酚及布洛芬对清醒状态下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模型动物F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1、行为学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和2种药物3个不同剂量的药物组,每组各6只,手术暴露上矢状窦放置电极后,各组给药后电刺激硬脑膜(参数为频率为20Hz、电流为3-5mA和脉宽为0.25ms),刺激时间为300秒,记录行为学变化,主要包括甩头、扭头次数及理毛时间。2、c-fos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即盐水对照组、对乙酰氨基酚组、布洛芬,每组各10只,手术暴露上矢状窦放置电极给予电刺激硬脑膜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各组Fos表达情况。结果1、电刺激后生理盐水组与对乙酰氨基酚20mg/kg组、40mg/kg组、80mg/kg组大鼠的甩头、扭头的次数分别为10.17±2.86次、6.33±1.75次、4.33±1.21次和4.5±1.5...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清醒状态血管源性头痛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及Fos表达的影响


清醒状态下h矢状窦电刺激模型的建立注:SSS:suPeriorsagittalsinus,上矢状窦;TS:transversesinus,横窦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清醒状态血管源性头痛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及Fos表达的影响


生理盐水与对乙酰氨某酷同剂量组的旭头次数15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清醒状态血管源性头痛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及Fos表达的影响


生理盐水与布洛芬不同剂量组的理毛时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加巴喷丁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 葛林通,林力,吴慧娟,张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8(04)
[2]β-受体阻滞剂预防更年期偏头痛的双盲疗效观察[J]. 李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05)
[3]硝酸甘油型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行为症状学评价[J]. 付先军,宋旭霞,周永红,胡怀强,刘伟,王栋先,付强,王新陆.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5(05)
[4]刺激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对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J]. 刘若卓,于生元,王贺波,郭俊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03(01)
[5]刺激猫上矢状窦区硬脑膜诱发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段和上颈髓后角c-fos蛋白的表达[J]. 王贺波,于生元,王卫东,朱春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2(01)

博士论文
[1]电刺激大鼠上矢状窦血管源性头痛模型的机制研究[D]. 王晓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10



本文编号:3530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530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e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