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的基因机制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2-01-07 13:59
  原发性进行性失语(PP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神经系统性言语障碍疾病。早期研究初步发现大脑水平的致病原因;而基于基因技术研究发现,约20%~30%患者存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9基因突变是导致与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额颞叶痴呆等PPA类相关疾病的因素,C9基因重复序列扩增可能干扰C9基因表达,阻断RNA结合蛋白,并破坏RNA功能。 

【文章来源】: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26(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PPA
2 语言障碍的基因基础
3 PPA的基因机制
    3.1 基因突变
    3.2 C9基因序列重复扩增
    3.3 C9基因序列重复扩增机制
    3.4 其他基因变异
4 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寡语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的语言损害特点及其机制[J]. 尹得菊,张莹,程焱,张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09)
[2]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病人语言学量表及影像学特点分析[J]. 刘替红,田玉玲,赵娅蓉,袁晓利,王玮玮.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07)
[3]经颅直流电刺激对非流利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的治疗作用[J]. 邓静,唐金华,倪丽君.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7(06)
[4]走进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J]. 周统权,侯小燕,周思若.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01)
[5]原发性进行性失语语言学的量表诊断[J]. 赵伟杰,曹云鹏.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6(05)
[6]不同量表对原发性进行性失语亚型的语言学分析[J]. 赵伟杰,曹云鹏,尹文超,颜艺,张慧怡.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08)
[7]经颅直流电刺激对非流利型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语言功能的作用[J]. 汪洁,吴东宇,袁英,陈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5(11)
[8]原发性进行性非流利性失语的研究进展[J]. 顾诗渊,李琦,陈翔骏.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4(05)
[9]原发性进行性失语一例临床分析[J]. 陈彪,马秋兰,马云川,李坤成,尚建文,张燕莉.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2(03)
[10]原发性进行性失语一例报道[J]. 彭蓉,袁光固,汪颖,王晋川.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9(03)



本文编号:3574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574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a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