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MMP-9水平动态变化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09 23:15
  目的:观察IL-17、MMP-9这两种炎症免疫因子在脑梗死进展过程中动态变化,探讨可能的免疫学机制;对可能引起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16-06-01至2017-12-31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分成进展性脑梗死组(PCI)、非进展性脑梗死组(NPCI),门诊体检者分为非脑梗死对照组(NCI)。其中进展性脑梗死组(PCI)30例,非进展性脑梗死组(NPCI)50例,非脑梗死对照组(NCI)门诊行体检的者40例。两个脑梗死组选择急性脑梗死发病不超过24小时,未经溶栓及血管内治疗。在入院以后的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对进展组性脑梗死组(PCI)、非进展脑梗死组(NPCI)患者进行采血,非脑梗对照组(NCI)即门诊体检者予体检当天采血,测定血清IL-17、MMP-9水平。并于这四个时间点进展组性脑梗死组(PCI)、非进展脑梗死组(NPCI)和非脑梗死对照组(NCI)进行比对分析。对全部脑梗死患者在第1天、3天、7天、14天进行NIHSS评分。全部脑梗死患者在四个时间点的血清中的IL-17、MMP-9浓度和NIH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可能引... 

【文章来源】: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神经功能缺失的评估
    1.5 进展性脑梗死判定方法
    1.6 标本及临床资料采集
        1.6.1 标本采集
        1.6.2 临床资料采集
    1.7 实验与方法
        1.7.1 实验原理
        1.7.2 试剂及仪器
        1.7.3 实验步骤
        1.7.4 实验结果
        1.7.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构成
    2.2 血清IL-17水平的比较
    2.3 血清MMP-9水平的比较
    2.4 进展性脑梗死组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NIHSS评分的比较
    2.5 IL-17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2.6 MMP-9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2.7 危险因素的分析
        2.7.1 进展性脑梗死单因素分析
        2.7.2 进展性脑梗死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进展性脑梗死的机制
    3.2 IL-17与进展性脑梗死
    3.3 MMP-9与进展性脑梗死
    3.4 脑梗死免疫治疗的探索
    3.5 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
    3.6 不足与展望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进展性脑梗死的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缺血性脑卒中的免疫学研究进展[J]. 王阳阳,刘广志.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7(03)
[2]脑卒中的免疫机制进展[J]. 钟晓南,胡学强.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1(06)
[3]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分型与诊断的前瞻性研究[J]. 匡晓明,荣阳,孙卓,荣根满.  中国现代医生. 2008(12)



本文编号:3579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579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8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