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水平及相关调控因素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3 03:09
  [背景及目的]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ICA)破裂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原因,其致死、致残率极高,并发症严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但我们对颅内动脉瘤的发生、发展、破裂、愈合修复以及复发等过程和机制的研究,还知之甚少。颅内动脉瘤的病理变化包括内皮细胞的减少和破坏,以及内弹力层和动脉中膜的破坏变薄,其中,内膜的功能障碍和破坏被认为是动脉瘤发生过程中最早的病理学变化,并被认为是动脉瘤发生的始动环节。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式,血管内介入治疗已从单纯栓塞动脉瘤向完成载瘤动脉重建的方向发展,并逐渐成为主流治疗方式。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一类具有游走特性的,能定向增殖分化为成熟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主要起源于骨髓,外周血中含量很少,在某些生理及病理状态下可动员骨髓中的EPCs进人外周血,从而到达目的部位,经血管发生及血管生成两种机制分化成为血管内皮细胞,以更新修复衰老和受损的内皮细胞,在机体的血管生成和维持血管动态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对于组织的血管新生和损伤血管的再内皮...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写对照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循环血EPCs数量的测定
    一、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五、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颅内动脉瘤患者循环血EPCs的体外培养及功能测定
    一、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五、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血浆中SDF-1α水平的测定
    一、对象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五、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颅内动脉瘤形成机制及与内皮祖细胞的关系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完成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调节内皮祖细胞生物学功能[J]. 崔斌,黄岚,谭虎,赵刚,赵晓辉,于世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9(03)
[2]SDF 1α对大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及增殖的影响[J]. 夏艺萍,危当恒,童中艺,吕运成,姚峰,周晓峰,田永凤,姜志胜,王佐.  中国实用医药. 2008(21)
[3]糖尿病周围血管病血管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改变及其机制探讨[J]. 赵湜,王红祥,李宾公,毛红,邵诗颖.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7(01)
[4]颅内动脉瘤内涡流的血流动力学研究[J]. 赵丛海,李淼,史万超,王捷,赵军伟,殷文毅,丁光宏,杨新健.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6(12)
[5]SDF-1对小鼠骨髓源性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的影响[J]. 尹扬光,黄岚,赵晓辉,方玉强,周健,赵景红,陈剑飞,崔斌.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6(05)
[6]APOA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J]. 赵元立,孙玉明,王硕,赵继宗,陈保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5(01)
[7]免疫炎性反应与颅内囊性动脉瘤基质重塑的组织病理学研究[J]. 齐巍,赵继宗,王硕,王嵘.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4(04)
[8]颅内动脉瘤与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J]. 刘兵.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2004(01)
[9]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在颅内动脉瘤壁内的表达[J]. 曹勇,赵继宗,王硕,钟镐稿,吴秉铨.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2(03)



本文编号:3640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640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2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