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AH后早期脑梗塞:发生率、危险因素、类型及预后影响
发布时间:2022-07-08 14:24
研究背景及目的:目前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后早期脑梗塞(early cerebralinfarction, ECI)的了解甚少。本研究目的是研究aSAH后ECI的发生率、危险因素、类型及预后影响。方法:我们回顾性地研究自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间发病后60小时以内接受动脉瘤手术(动脉瘤显微夹闭术或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治疗的243名患者。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用来评估E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一个已发表的脑梗塞分类系统将ECI分为单纯皮质、单纯深部、多发皮质、多发深部及混合型(皮质+深部)梗塞。发病后3个月的预后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来评估。结果:在243名患者中,有65名患者发生ECI,其发生率约为26.7%。高血压病史(P=0.03)、入院Hunt-Hess分级(P=0.013)、脑室出血(P=0.006)、急性脑积水(P=0.001)、血糖水平(P<0.001)和动脉瘤治疗术式(P=0.016)与ECI发生显著相关。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病人选择
2.2 临床资料
2.3 影像学资料
2.4 实验室资料
2.5 手术治疗与预后评价
2.6 统计学方法和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临床、影像和实验室资料
3.2 ECI 与治疗策略
3.3 ECI 发生的危险因素
3.4 ECI 与临床预后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去骨瓣减压术在Ⅳ、V级动脉瘤破裂患者早期手术后的应用[J]. 郭新宾,赵丛海,田宇.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5(09)
本文编号:3657190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病人选择
2.2 临床资料
2.3 影像学资料
2.4 实验室资料
2.5 手术治疗与预后评价
2.6 统计学方法和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临床、影像和实验室资料
3.2 ECI 与治疗策略
3.3 ECI 发生的危险因素
3.4 ECI 与临床预后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去骨瓣减压术在Ⅳ、V级动脉瘤破裂患者早期手术后的应用[J]. 郭新宾,赵丛海,田宇.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5(09)
本文编号:3657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65719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