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脑梗死的CT影像表现及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22-12-05 23:40
目的探究不同年龄段脑梗死患者的CT影像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南开大学附属医院将2019年3月-2020年5月期间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不同年龄段将其划分为中年组(年龄<60岁)和老年组(年龄≥60岁),两组患者各2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影像检查,同时将两组患者临床表现、CISS分型差异、影像表现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中年组患者头痛头晕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而偏瘫、语言、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老年组;老年组LAA、OE、UE各项指标发生率均高于中年组,而CS、PAD发生率均低于中年组;CT影像扫描结果显示共见86处病灶,其中多发性脑梗死共28例,腔隙性脑梗死22例,而5例病变位置在基底节区,18例病变位置在脑干区,11例病变位置在皮质区,16例病变位置在小脑区。结论不同年龄段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不同,中年患者多见头晕头痛,而老年组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语言障碍的可能性较大,同时CT检查对患者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患者病情诊断以及治疗评估中发挥关键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ISS分型中各项指标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
2.3 两组患者诊断后影像学特征统计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早期脑梗死CT影像学表现与血液动力学参数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研究[J]. 黄鹏.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09)
[2]急性及进展性脑梗死急诊治疗现状与趋势[J]. 刘林娜,田寿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13)
[3]90例脑梗死患者MRI与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及联合诊断价值探讨[J]. 侯小英,侯玉兵.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12)
[4]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进展[J]. 孙红娟. 医疗装备. 2020(06)
[5]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CT诊断分析[J]. 李如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25)
[6]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征象分析与临床表现及诊断意义[J]. 祝青松.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23)
本文编号:3710594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CISS分型中各项指标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
2.3 两组患者诊断后影像学特征统计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早期脑梗死CT影像学表现与血液动力学参数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研究[J]. 黄鹏.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09)
[2]急性及进展性脑梗死急诊治疗现状与趋势[J]. 刘林娜,田寿春.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13)
[3]90例脑梗死患者MRI与CT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及联合诊断价值探讨[J]. 侯小英,侯玉兵.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12)
[4]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进展[J]. 孙红娟. 医疗装备. 2020(06)
[5]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CT诊断分析[J]. 李如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25)
[6]早期脑梗死的CT影像征象分析与临床表现及诊断意义[J]. 祝青松.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23)
本文编号:3710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7105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