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耳迷走神经刺激联合上肢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脑可塑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2-18 14:07
研究背景与目的:脑卒中(stroke)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后通常会遗留各种功能障碍,其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80%,严重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因此,如何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ADL,一直备受社会和家庭关注,也是康复工作人员较为关注的研究方向。经耳迷走神经刺激(Trans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taVNS)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技术,有着操作简单、便携等优点。目前,已有少量关于taVNS联合上肢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效果的初判断,但是有关其综合康复效果的评价还不够完善,从大脑可塑性的角度分析效果的实现机制仍有待深入。本研究旨在探究taVNS联合上肢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脑可塑性的影响;验证taVNS应用于脑卒中患者过程中的安全性。研究方法:招募30例病情稳定的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周≤发病时间≤3个月),随机分为T-taVNS组(n=15)和F-taVNS组(n=15),最终有26例患者完成了本次研究(T-taVNS组1...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沿
文献综述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安全性及环节控制
2.5 统计学方法
2.6 研究技术路线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U-FM评分的比较
3.3 两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上肢及手部分)的比较
3.4 两组患者MFAS评分的比较
3.5 两组患者偏瘫手功能分级的比较
3.6 两组患者患侧上肢改良Ashworth分级的比较
3.7 两组患者BI评分的比较
3.8 两组患者双侧运动皮质MEP潜伏期及CMCT的比较
3.9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大脑神经递质功能的比较
3.10 治疗前、治疗4 周后U-FM评分差值与神经递质功率差值相关性分析
3.1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及不良反应例数的比较
4 讨论与分析
4.1 taVNS联合上肢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4.2 taVNS联合上肢训练对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
4.3 taVNS联合上肢训练对脑可塑性的影响
4.3.1 taVNS联合上肢训练对双侧运动皮质MEP潜伏期及CMCT的影响
4.3.2 taVNS联合上肢训练对神经递质功能的影响
4.4 taVNS联合上肢训练的安全性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研究生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动作观察疗法对重度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J]. 王建平,桂沛君,谢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01)
[2]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 张海燕,吴方超,李建华,廖志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9(10)
[3]虚拟现实技术结合作业治疗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 赵一瑾,余彬,何龙龙,路鹏程,廖政文,刘锐芬,黄国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9(06)
[4]强制组装法制备碳纤维导热复合材料及其性能[J]. 冯浩,郑秀婷,吴大鸣,刘颖,许红,赵中里,黄尧. 塑料. 2017(06)
[5]《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6》概要[J]. 王陇德,王金环,彭斌,许予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7(04)
[6]头电针结合强制性运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 张立峰,王丽岩,李凌雁,曾学清,何颖,戴红双.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03)
[7]脑卒中后上肢和手运动功能康复评定的研究进展[J]. 姜荣荣,陈艳,潘翠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10)
[8]水性超薄膨胀型防火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周娟,李惠萍,胡子昭,茹春. 涂料工业. 2015(01)
[9]运动想象训练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随机对照研究[J]. 孙莉敏,胡永善,吴毅,朱玉连,朱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4(03)
[10]电刺激单、双侧迷走神经对肝郁证大鼠模型脑内NE、DA、5-HT和5-HIAA的影响[J]. 赵彬元,李玉霞,明海霞,陈彦文,梁永林,李杨,吴玉宏. 中医研究. 2013(01)
本文编号:3722193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沿
文献综述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安全性及环节控制
2.5 统计学方法
2.6 研究技术路线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U-FM评分的比较
3.3 两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上肢及手部分)的比较
3.4 两组患者MFAS评分的比较
3.5 两组患者偏瘫手功能分级的比较
3.6 两组患者患侧上肢改良Ashworth分级的比较
3.7 两组患者BI评分的比较
3.8 两组患者双侧运动皮质MEP潜伏期及CMCT的比较
3.9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大脑神经递质功能的比较
3.10 治疗前、治疗4 周后U-FM评分差值与神经递质功率差值相关性分析
3.1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及不良反应例数的比较
4 讨论与分析
4.1 taVNS联合上肢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4.2 taVNS联合上肢训练对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
4.3 taVNS联合上肢训练对脑可塑性的影响
4.3.1 taVNS联合上肢训练对双侧运动皮质MEP潜伏期及CMCT的影响
4.3.2 taVNS联合上肢训练对神经递质功能的影响
4.4 taVNS联合上肢训练的安全性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致谢
研究生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动作观察疗法对重度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J]. 王建平,桂沛君,谢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01)
[2]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 张海燕,吴方超,李建华,廖志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9(10)
[3]虚拟现实技术结合作业治疗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 赵一瑾,余彬,何龙龙,路鹏程,廖政文,刘锐芬,黄国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9(06)
[4]强制组装法制备碳纤维导热复合材料及其性能[J]. 冯浩,郑秀婷,吴大鸣,刘颖,许红,赵中里,黄尧. 塑料. 2017(06)
[5]《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6》概要[J]. 王陇德,王金环,彭斌,许予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7(04)
[6]头电针结合强制性运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 张立峰,王丽岩,李凌雁,曾学清,何颖,戴红双.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03)
[7]脑卒中后上肢和手运动功能康复评定的研究进展[J]. 姜荣荣,陈艳,潘翠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5(10)
[8]水性超薄膨胀型防火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周娟,李惠萍,胡子昭,茹春. 涂料工业. 2015(01)
[9]运动想象训练促进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随机对照研究[J]. 孙莉敏,胡永善,吴毅,朱玉连,朱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4(03)
[10]电刺激单、双侧迷走神经对肝郁证大鼠模型脑内NE、DA、5-HT和5-HIAA的影响[J]. 赵彬元,李玉霞,明海霞,陈彦文,梁永林,李杨,吴玉宏. 中医研究. 2013(01)
本文编号:3722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7221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