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GLP-2对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机制

发布时间:2017-05-24 23:00

  本文关键词:GLP-2对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机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帕金森疾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组织退行性疾病。PD的主要病因是中脑黑质区多巴胺神经元的大量损失,其主要特征包括短暂运动迟缓,肌肉僵直,脚步混乱等。近年来越来越多针对PD的研究表明神经炎症反应在PD的发生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神经炎症发生过程中小胶质细胞是主要的效应细胞,研究中发现过度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会产生大量的促炎因子,这些具有神经毒性的炎性因子会大量产生并累积,从而导致中脑内炓质区中的多巴胺神经元选择性死亡进而引起PD的发生。尽管目前我们已经明确神经炎症反应与PD的发病机理有关,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抑制神经炎症反应的发生可能在治疗PD的过程中成为一处关键环节。三十三个氨基酸组成的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是来源于肠粘膜内分泌L细胞的一类多肽物质。这种小分子多肽主要分布于回,结肠部位内。GLP-2可以经由其受体GLP-2R所介导发挥多种生物学特性及作用,如促进正常小肠保护、修复受到损伤的肠粘膜,促进肠粘膜生长及发育及增加肠道的血液流量等。这其中就包括有效的抑制炎症作用。近年来发现其在外周起到非常重要的抗炎作用。更有研究表明其对于活化后的腹腔巨噬细胞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另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发现GLP-2在脑的多个部位有表达。本实验探究了GLP-2对活化后的小胶质细胞系BV-2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期揭示GLP-2对于神经炎症乃至PD的潜在治疗作用。首先利用不同浓度的GLP-2(10~(-9)、10~(-8)、10~(-7)、10~(-6)M)预处理BV-2细胞1 h,然后由脂多糖(LPS)进行刺激,收集细胞培及养上清提取RNA和蛋白样品。利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促炎酶类(i NOS和COX-2)以及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基因水平变化;利用ELISA方法检测促炎细胞因子蛋白水平变化;利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促炎酶类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然后利用PCR检测BV-2中是否存在GLP-2受体-GLP-2R,之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了两条关键炎症信号通路MAPKs和NF-κB中关键因子的磷酸化水平以研究GLP-2发挥抗炎功能的机理。结果表明GLP-2能显著抑制BV-2细胞中LPS诱导的i NOS、COX-2、IL-1β、IL-6、TNF-α基因和蛋白水平的增加。通过PCR检测BV-2后发现该小胶质细胞系中并不存在GLP-2受体(GLP-2R)的表达。利用Gαs蛋白偶联受体阻断剂NF449处理BV-2后能够明显抑制GLP-2的抗炎作用。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GLP-2在BV-2细胞中能降低LPS诱导的ERK1/2、JNK1/2以及p65的磷酸化水平,然而对p38的磷酸化水平没有影响。以上结果说明GLP-2是通过调节MAPK信号通路中的ERK、JNK及NF-κB信号通路中的的p65的磷酸化水平来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从而达到抑制炎症的作用。
【关键词】:帕金森病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GLP-2 LPS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2.5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3
  • 前言13-15
  • 第一篇 文献综述15-29
  • 第一章 GLP-215-22
  • 1 前言15-16
  • 2 GLP-2 肠道产生的神经信号肽16
  • 3 GLP-2 在胃肠道中的作用16-18
  • 4 GLP-2 与肠道神经系统中炎症反应18-19
  • 5 GLP-2 的创新前景19-21
  • 6 总结21-22
  • 第2章 帕金森疾病中的神经炎症和小胶质细胞22-29
  • 1 帕金森病中的神经炎症22-26
  • 2 帕金森病中的小胶质细胞26-29
  • 第二篇 研究内容29-54
  • 第1章 GLP-2 对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系BV-2 中促炎酶类和促炎细胞因子的影响29-43
  • 1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30-38
  • 2 实验结果38-40
  • 3 讨论40-42
  • 4 小结42-43
  • 第2章 GLP-2R在GLP-2 抗炎功能中的作用43-49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43-45
  • 2 实验结果45-47
  • 3 讨论47-48
  • 4 结论48-49
  • 第3章 GLP-2 抑制LPS诱导BV-2 细胞中MAPKS和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49-54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49-51
  • 2 结果51-52
  • 3 讨论52-53
  • 4 小结53-54
  •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67
  • 导师简介67-68
  • 作者简介68-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一星,王伟;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调控[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年08期

2 李小媚;李爱萍;;小胶质细胞的发育和功能[J];解剖学研究;2010年03期

3 杨逢春;显示小胶质细胞方法的改进[J];解剖学研究;2002年02期

4 袁琼兰,郭勇,王琼,邓莉,高小青,余鸿,古元;小胶质细胞培养、分离、纯化和鉴定的初步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刘锋,朱长庚;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分子机制[J];解剖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6 蒋平,彭艳,倪健,向正华,焦炳华;小胶质细胞蛋白质组三维分离方法的建立[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熊怀林,范光碧,胡兴宇;小胶质细胞在脑缺血中的作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5年02期

8 魏桂荣,张敏,董继华,梅元武,刘仁刚;构建一种高产量小胶质细胞体外纯化培养的方法(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1期

9 赵洋;孙素真;;小胶质细胞和癫痫[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8年01期

10 王均辉;孙峰波;秦绿叶;岳鑫;于常海;;异常活化的小胶质细胞的特征与功能[J];生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书珍;李雪梅;牛文泽;陈翔;王果;李泽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半暗区内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及意义[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捷;刘勇;张蓬勃;肖新莉;吕海侠;李敏杰;康前雁;邓美英;;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的来源[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3 贾思远;雷露雯;王克万;王勇;;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离体海马小胶质细胞上的表达与定位[A];广东省药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锋;朱长庚;刘庆莹;;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其在致痫过程中的作用机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5 赵天智;;血清白蛋白刺激小胶质细胞前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赵敏;袁云;赵培园;李t,

本文编号:392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392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f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