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次第疗法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3-19 21:03
目的:观察三焦次第疗法治疗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原则将6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予康复及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焦次第疗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治疗前1天与治疗后第9、28天血清hs-CRP表达水平,评估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认知功能评分(MMSE)、简式FMA运动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部分中医证候积分、MMSE、FMA运动功能评分和血清hs-CRP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除口角歪斜、脉象外)、FMA运动功能评分及hs-CRP含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9%,26/28)显著高于对照组(82.8%,24/29)(P<0.05),且两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三焦次第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hs-CRP表达水平有关。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病例选择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与脱落标准
3. 治疗方法
4. 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评价
4.1 安全性评价
4.2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测定
4.3 中医证候积分评价
4.4 认知功能障碍水平评价
4.5 运动功能评价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水平比较
6. 安全性评估
讨论
本文编号:4036852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病例选择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与脱落标准
3. 治疗方法
4. 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评价
4.1 安全性评价
4.2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测定
4.3 中医证候积分评价
4.4 认知功能障碍水平评价
4.5 运动功能评价
5.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水平比较
6. 安全性评估
讨论
本文编号:4036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40368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