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微小腺病毒载体对Wilson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铜代谢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重组微小腺病毒载体对Wilson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铜代谢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Wilson病又称肝豆状核变性,由ATP7B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目前Wilson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①锌剂治疗,②以金属络合剂为代表的驱铜治疗,③肝移植治疗。以青霉胺为代表的金属络合剂属于对症驱铜治疗,其对早期阶段Wilson病有一定疗效,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得以基本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患者须终身服药,且药物副作用大,高达70%的患者出现副作用,部分患者难以坚持。肝移植治疗,因其肝来源有限、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等问题,故临床应用有限。基于上述传统治疗的局限性,人们开始逐步探讨Wilson病的基因治疗。Wilson病是单基因遗传病,基因治疗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目的探讨重组微小腺病毒载体miniAd-ATP7B-GFP对高铜孵育下的Wilson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铜代谢的影响。方法构建含人ATP7B基因的重组微小腺病毒载体;检测8例Wilson病患者的突变基因;原代培养8例Wilson病患者与8名健康对照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使用基本培养液及铜浓度为22.30(C1)、89.20(C2)、156.1(C3)、245.3 μmol/L (C4)培养液分别孵育2组细胞72 h,检测铜与蛋白含量。向Wilson病患者成纤维细胞分别转染ATP7B重组微小腺病毒载体miniAd-ATP7B-GFP (miniAd-ATP7B-GFP组)与空载体病毒(miniAd-GFP组),设立Wilson病未转染组及健康组做对照,用C4浓度培养液孵育4组细胞72、96h,后检测各组细胞铜与蛋白含量。结果8例Wilson病患者检出5种突变基因,基本培养液及C1~C3组Wilson病患者与健康人铜/蛋白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4组Wilson病患者[(1871.6±209.2)ng/mg]与健康入[(1267.2±188.3)ng/mg]铜/蛋白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5,P0.01),C3、C4组较基本培养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组x2=31.493,健康组贮=30.708,均P0.01)。96 h各组铜/蛋白比值均高于72 h组,96 h、72 h的miniAd-ATP7B-GFP组铜/蛋白比值[96h(2071.0±171.8)ng/mg,72 h(1495.5±161.4)ng/mg]与Wilson病未转染组[96 h(2731.2±188.7)ng/mg,72 h(1901.7±219.5)ng/m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 h组F=20.130,96 h组F=51.496,P0.01),与健康组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niAd-ATP7B-GFP对高铜孵育下的Wilson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的铜代谢有部分改善作用。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 皮肤成纤维细胞 铜浓度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2.4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表6-7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1 前言10-14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14-31
- 2.1 实验材料14-17
- 2.1.1 实验标本14-15
- 2.1.2 主要仪器15-16
- 2.1.3 主要试剂16-17
- 2.2 实验方法17-31
- 2.2.1 试剂的配制17-18
- 2.2.2 构建构建含ATP7B基因的重组穿梭质粒18-26
- 2.2.3 miniAd5-ATP7B-EGFP重组腺病毒包装与纯化26-28
- 2.2.4 直接测序法检测突变基因28
- 2.2.5 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28
- 2.2.6 皮肤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免疫化学鉴定28-29
- 2.2.7 高铜孵育皮肤成纤维细胞29
- 2.2.8 腺病毒转染成纤维细胞29-30
- 2.2.9 铜含量与蛋白含量测定30-31
- 2.3 统计学方法31
- 3 实验结果31-35
- 4 讨论35-38
- 5 结论38
- 参考文献38-43
- 综述43-49
- 参考文献47-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国选,伍津津,朱堂友,鲁元刚,毕建军;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库的构建[J];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04期
2 何威;干扰素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作用[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1995年03期
3 于慧敏,乔惠珍,其木格;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的改良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9年03期
4 丁生财,陈意生,魏泓,刘萍;猪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与鉴定[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13期
5 骆丹,闵玮,林向飞,吴迪;紫外线照射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07期
6 周武;盛晚香;吴剑波;严月华;郑楷平;;雌激素对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2期
7 丛敬;吴景东;;老化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9年05期
8 吴嘉渔;孟凡迅;马建良;顾亚萍;毕书增;;烛缸法培养人体皮肤成纤维细胞及电镜观察[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986年02期
9 周建大,陈道谨,陈勇,李萍,李高峰,贺全勇,陈铁夫,朱颉,彭浩,夏昆,罗成群;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原代成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年12期
10 李凤玉;杨红明;柴家科;盛志勇;付小兵;陈敏亮;梁黎明;曹卫红;许明火;;大肠杆菌脂多糖对皮肤成纤维细胞数量及增殖周期的影响[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祥林;高伟成;方荃;秦涛;乔星;马少林;;肥大细胞糜蛋白酶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陈斌;许琰;龙莉;付晋凤;汪虹;支燕;;人β-防御素3转染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研究[A];第八届西南五省一市烧伤整形学术会议暨贵州省医学会烧伤整形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杨高松;王一兵;张芮;冯永强;孙本成;郭鹏飞;;不同碘制剂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增殖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王懿娜;方红;;异黄酮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应激性早衰的拮抗机制研究[A];2009年浙江省皮肤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朱洁;骆丹;沈春花;明亚玲;;EGCG对紫外线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和突变影响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熊舒原;曾宁;察鹏飞;江一平;;由小量皮肤组织获取人成纤维细胞的简便方法[A];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田黎明;谢红付;李吉;杨婷;王玮蓁;胡耀华;;氧化应激所致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衰老中β-连珠蛋白的表达研究[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刘宏伟;程飚;余文林;唐建兵;廖元兴;Masatsugu Horiuch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在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代谢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彭世光;闫言;王宝玺;;紫外线对皮肤成纤维细胞蛋白差异表达影响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杨高松;王一兵;张芮;冯永强;孙本成;郭鹏飞;;碘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邢晓婧;IL-17A在系统性硬皮病患者血管病变发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闫言;紫外线对皮肤成纤维细胞急性损伤机制及其防治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3 徐浩翔;中波紫外线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4 赵维佳;紫外线对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蛋白质差异表达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5 张青松;自噬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光损伤及光老化关系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6 王继华;TGF-β1对UVA照射皮肤成纤维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8年
7 王瑞艳;强脉冲光照射对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8 刘雷山;两种皮肤细胞对过氧化氢的不同反应及CD147在氧化应激所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衰老中的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占克斌;C型尼曼皮克病诊断平台的建立[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磊磊;重组微小腺病毒载体对Wilson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铜代谢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2 卫俊霞;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在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上的培养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3 李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衰老过程中表观遗传学相关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杨高松;不同碘制剂对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张东妍;17-β雌二醇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产生透明质酸和胶原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0年
6 裴翔;外源性硫化氢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胱硫醚-γ-裂解酶/硫化氢[D];青海大学;2014年
7 张琦;蓝白花肉牛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培养条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8 何铭;培养胚胎、小儿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比较及TGF-β1对小儿成纤维细胞的干预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2年
9 李天航;雌激素对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MMP-1基因表达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10 张明;几种中药对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本文关键词:重组微小腺病毒载体对Wilson病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铜代谢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4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444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