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的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4 06:12
本文关键词:树突状细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的稳定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树突状细胞分布比例、功能及树突状细胞迁徙之间的关系,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新的免疫治疗靶点提供依据。方法在天津市环湖医院神经内科连续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住院的、通过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血管超声或主动脉弓至颅内CTA检查发现存在颈动脉硬化、伴或不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将以上病人按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分为四组:颈动脉早期硬化组、轻中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脑卒中伴动脉粥样硬化组,各组50例;另选基线资料相匹配的健康查体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流式的细胞技术被用于检测两种细胞的分布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外周血浆IL-12、IL-18、干扰素-α浓度,评价各组间差异,并对外周血m DCs与外周血浆IL-12、IL-18及外周血p DCs与外周血浆干扰素-α进行相关性分析。另选动脉内膜切除术的43例,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分为斑块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树突细胞的分布在术前动脉斑块检测和提取血,静脉血液,术中使用流式细胞术四色荧光标记技术对m DCs的比例,评价树突细胞迁移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mDCs、pDCs比例均有所下降,以mDCs下降程度更为明显,且随着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加重,m DCs比例随之下降,其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 DCs的下降比例在健康对照组与早期硬化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时,患者m DCs比例进一步下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m DCs、p DCs的功能变化,各组间IL-12、IL-18血浆水平无显著差异,而各组间血干扰素α水平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加重而呈上升趋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较稳定斑块组m DC比例显著降低(P0.05)。术后剥脱斑块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LA-DR阳性细胞、CD11c阳性细胞、CD123阳性细胞在不稳定斑块组明显多于稳定斑块组(平均密度为22.4±2.04个/HPFvs19.5±1.74个/HPF,P0.05;6.5±1.98个/HPFvs4.6±1.05个/HPF,P0.05;5.2±2.13个/HPFvs3.2±1.27个/HPF,P0.05)。结论树突状细胞分布比例及功能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相关;且树突状细胞的迁徙导致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且迁移程度与斑块的不稳定相关;因此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比例可作为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学标志物,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新的免疫治疗靶点提供依据。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树突状细胞 斑块稳定性 树突状细胞迁徙 IL-12 IL-18 干扰素-α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3.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缩略语/符号说明10-11
- 前言11-14
- 研究现状、成果11-12
- 研究目的、方法12-14
- 一、树突状细胞分布比例和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14-29
- 1.1 对象和方法14-18
- 1.1.1 研究对象14-15
- 1.1.2 对照组15
- 1.1.3 实验方法15-18
- 1.2 统计学处理18-19
- 1.3 结果19-23
- 1.3.1 各组一般情况资料19-20
- 1.3.2 外周血中mDC与pDC的比例分析20-21
- 1.3.3 mDC在各组间的比较结果21-22
- 1.3.4 pDC在各组间的比较结果22
- 1.3.5 IL-12、IL-18、干扰素α浓度在各组间的比较结果22-23
- 1.4 讨论23-28
- 1.4.1 甘油三酯、LDL血浆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23-24
- 1.4.2 在AS患者中外周血中mDC比例明显下降,且随着AS程度的加重,mDC分布比例亦呈下降趋势24-26
- 1.4.3 脑AS患者pDCs比例亦呈下降趋势,这一变化AS的早期更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26-27
- 1.4.4 AS患者外周血mDC分布比例下降时,患者血IL-12、IL-18浓度无明显变化27-28
- 1.4.5 AS患者外周血pDCs分布比例降低,,血干扰素α浓度亦呈上升趋势28
- 1.5 小结28-29
- 二、树突状细胞分布比例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29-42
- 2.1 对象和方法29-32
- 2.1.1 研究对象29-30
- 2.1.2 实验方法30-32
- 2.2 统计学处理32
- 2.3 结果32-38
- 2.3.1 各组一般情况资料32-33
- 2.3.2 mDC、pDC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斑块中的分布33-37
- 2.3.4 mDC、pDC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斑块中分布数量在各组间的比较37-38
- 2.4 讨论38-41
- 2.4.1 患者外周血中mDC、pDC s比例在不稳定斑块组均明显下降38-40
- 2.4.2 不稳定斑块组患者CEA斑块中mDC+、pDC+细胞数量均明显升高40-41
- 2.5 小结41-42
-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7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47-48
- 综述 动脉粥样硬化与树突状细胞48-62
- 综述参考文献57-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大主,Sharma Ranjit,曾秋棠,田园,冯义柏,王祥,曹林生,郭和平,王敏;尼古丁对人树突状细胞的激活及其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2004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树突状细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的稳定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7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47729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