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亚甲蓝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保护作用

发布时间:2017-07-19 20:16

  本文关键词:亚甲蓝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保护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亚甲蓝 IL-1β IL-6 IL-17A IL-10 TGF-β


【摘要】:目的:利用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国际公认的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观察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对EAE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MB对EAE小鼠脾组织RORγt、STAT3、Foxp3、IL-1β、IL-6、IL-17A、IL-10、TGF-βm RNA水平和IL-1β、IL-6、IL-10、IL-17A、TGF-β蛋白浓度的影响,探索MB对EAE小鼠的保护机制,为治疗MS的新方向和方法提供有意义的基础实验依据。方法:1选取24只8-10周龄的C57BL/6雌性小鼠(体重18-20g),将其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EAE组及MB组,每组小鼠各8只。EAE组和MB组使用MOG35-55合成多肽作为抗原,辅以结核菌素、完全弗氏佐剂及百日咳毒素,建立小鼠EAE模型,Control组不予免疫。免疫当天记为第0天,自免疫第1天开始,MB组小鼠给予MB 20mg/kg每日1次腹腔注射,Control组和EAE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腹腔注射。每日早晚2次对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和发病情况进行观察,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观察小鼠发病情况及病程。2选取30只8-10周龄的C57BL/6雌性小鼠(体重18-20g),将其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EAE组及MB组,每组小鼠各10只。EAE组和MB组建立小鼠EAE模型,Control组不予免疫。免疫当天记为第0天,自免疫第1天开始,MB组小鼠给予MB 20mg/kg每日1次腹腔注射,Control组和EAE组小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腹腔注射。每日早晚2次对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和发病情况进行观察,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于免疫后第25天将各组小鼠处死,于无菌条件下取出小鼠脾组织进行实验。其中每组随机选5只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脾组织RORγt、STAT3、Foxp3、IL-1β、IL-6、IL-10、IL-17A、TGF-βm RNA水平,另外5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双抗体夹心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小鼠脾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IL-1β、IL-6、IL-10、IL-17A及TGF-β蛋白浓度。结果:1各组小鼠病程比较:EAE组和MB组小鼠发病率为100%,Control组小鼠不发病;MB组与EAE组小鼠相比,MB组小鼠发病时间晚,且神经功能评分(免疫后25天)明显降低(P0.05)。2各组小鼠脾组织中RORγt、STAT3、Foxp3、IL-1β、IL-6、IL-17A、IL-10、TGF-βm RNA水平:在免疫25天时,与Control组相比,EAE组RORγt、STAT3、IL-1β、IL-6、IL-17A m RNA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Foxp3、IL-10、TGF-βm RNA水平均显著减低(P0.05);与EAE组相比,MB组RORγt、STAT3、IL-1β、IL-6、IL-17A m RNA水平均显著减低(P0.05),而Foxp3、IL-10、TGF-βm RNA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3各组小鼠脾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IL-1β、IL-6、IL-17A、IL-10、TGF-β蛋白浓度:在免疫25天时,与Control组相比,EAE组中IL-1β、IL-6、IL-17A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5),而IL-10及TGF-β蛋白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EAE组相比,MB组中IL-1β、IL-6、IL-17A蛋白浓度显著降低(P0.05),而IL-10及TGF-β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1 MB能够推迟EAE小鼠的发病时间,降低小鼠神经功能损伤,对EAE起保护作用。2 MB可以提高EAE小鼠脾组织中Foxp3、IL-10及TGF-β的水平,降低RORγt、STAT3、IL-1β、IL-6、IL-17A的水平。3 MB可能通过调节免疫炎症平衡对EAE产生保护作用。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亚甲蓝 IL-1β IL-6 IL-17A IL-10 TGF-β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4.5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9
  • 英文缩写9-10
  • 前言10-12
  • 材料与方法12-19
  • 结果19-23
  • 附图23-30
  • 附表30-31
  • 讨论31-36
  •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42
  • 综述 CD4+T细胞中Th17/Treg细胞在多发性硬化中的作用42-57
  • 参考文献49-57
  • 致谢57-58
  • 个人简历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敏芳;纪宁;马存根;;多发性硬化的免疫学发病机制(英文)[J];Neuroscience Bulletin;2008年06期



本文编号:564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564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8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