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25 16:37
本文关键词: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动脉硬化 脑梗死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AS)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208例,患者均行头颅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根据患者颅内有无腔隙性脑梗死灶分为无梗死组27例及梗死组181例,梗死组又分为无AS组58例和AS组123例,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各组最大腔隙性脑梗死灶面积及最大面积层面梗死灶数目有无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无梗死组比较,梗死组年龄和高血压及颅内AS比例高(P0.05,P0.01)。无AS组与AS组间最大腔隙性脑梗死面积[(22.97±16.98)mm2 vs(30.50±33.59)mm2,P=0.047]和最大腔隙性脑梗死层面的梗死灶数目[(5.05±0.37)个vs(6.28±0.37)个,P=0.021]有显著差异。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1,95%CI:1.023~1.101,P=0.002)及糖尿病(OR=10.612,95%CI:3.836~29.362,P=0.000)是颅内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与年龄是颅内AS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内AS与腔隙性脑梗死相关,且随AS的进展,颅内腔隙性脑梗死数目逐渐增加。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颅内动脉硬化 脑梗死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7172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31446)
【分类号】:R743.33
【正文快照】: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AS)是脑卒中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并与脑卒中复发密切相关[1]。常见的AS检测数据来自于尸体解剖、血管钙化评估或管腔狭窄测量[2]。杨扬等早期研究显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检测血管的金标准,但其有创、有风险及费用高等缺点,不能在临床广泛应用,故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玲;吴楠;王健;王中平;焦清海;;老年人执行功能障碍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J];临床误诊误治;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靳令经;杨振燕;;脑梗死后代谢产物演变的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本文编号:572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5722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