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白藜芦醇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白藜芦醇 SIRT1 AMPK ATP 磷酸二酯酶
【摘要】:背景:能量代谢障碍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在对人和动物的研究中均有报道称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能够通过调节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蛋白1(SIRT1)而发挥抗缺血性脑损伤作用。然而,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Res能够通过降低脑缺血损伤中能量的消耗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目的:探讨Res调节脑缺血能量代谢的机制和依赖的信号通路,并进一步确定Res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再灌注24h后,观察并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TTC染色法测定Res对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脑组织ATP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蛋白1(Sirtuins1,SIRT1)和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the phosphorylation of adenosine-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AMPK)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检测磷酸二酯酶和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结果:(1)Res能够减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梗死体积。(2)Res能够提高SIRT1和p-AMPK的蛋白表达水平。(3)Res可能通过激活AMPK而提高SIRT1的表达。(4)Res能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ATP水平的消耗。(5)PDE抑制剂能够提高SIRT1和p-AMPK蛋白的表达水平。(6)Res通过抑制PDEs而提高cAMP的表达水平。结论:白藜芦醇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PDEs)和调节cAMK/AMPK/SIRT1信号通路进而减少脑组织缺血时对ATP的消耗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关键词】:白藜芦醇 SIRT1 AMPK ATP 磷酸二酯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4-5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9
- 前言9-11
- 1 材料与方法11-22
- 2 结果22-28
- 3 讨论28-31
- 全文小结31-32
- 参考文献32-36
- 文献综述36-44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45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玲;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3年05期
2 吴乐,陈文军;雌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理[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5年01期
3 马铁军;高宗科;王毅;王东平;周其全;;新型弹性蛋白酶抑制剂——西维来司钠的神经保护作用[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1年04期
4 朱慧琛;何征宇;王祥瑞;;右美托咪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临床应用[J];上海医学;2012年08期
5 张雅德;;双重作用的药物可提供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J];国外医学情报;2001年03期
6 欧册华,张毅,李惠芳;镁对兔全脑缺血神经保护作用及氨基酸在其中作用的实验研究(摘要)[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郭家彬;铁璐;Diana N Krause;Sue P Duckles;李学军;;雌激素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线粒体功能的调节[J];生理科学进展;2010年03期
8 王洁洁;徐家丽;;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J];临床儿科杂志;2011年04期
9 徐蓉;卢明;;铜及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对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1年05期
10 徐涛,曲方;阿司匹林的神经保护作用[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大祥;鲜殊;杨卫;宛晓春;;茶叶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2 金昔陆;胡江元;唐放鸣;王铭洁;金国章;;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A];第七届全国生化药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曲方;徐涛;刘兴;车锋;何凡;陈团芝;;阿司匹林的神经保护作用[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王文;艾厚喜;张丽;孙芳林;李林;;莫诺苷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A];2009全国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吴婵姬;陆正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中的神经保护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王文;李林;艾厚喜;安易;黄文婷;孙芳林;;莫诺苷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7 李博宇;苑玉和;胡金凤;陈乃宏;;化合物K抗帕金森神经保护作用的体外评价[A];第三届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周慧芳;王建军;薛冰;王晓民;;雷公藤单体T_(10)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9 王文;李林;艾厚喜;安易;黄文婷;孙芳林;;中药有效成分莫诺苷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A];2008年全国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石胜良;;ERK参与了蛇毒神经生长因子诱导的神经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白毅;新型抗炎化合物有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N];中国医药报;2011年
2 张中桥;安定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Sunisa Seetapun;丹参素衍生物作为抗缺血剂在SH-SY5Y神经元性细胞和大鼠大脑上发挥的神经保护作用[D];复旦大学;2012年
2 马磊;线粒体CB1受体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3 王彤宇;小类泛素修饰蛋白家族成员在脑缺血后的活化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何瑛琨;基于脑能量代谢研究半夏泻心汤的神经保护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刘文超;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创伤性颅脑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及Meta分析[D];浙江大学;2016年
6 徐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δ在脑出血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7 郭航;NDRG2通过调节谷氨酸转运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6年
8 刘爱军;脑内冷诱导RNA结合蛋白的表达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9 范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张姝;K-ATP通道开放剂埃他卡林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帅;异丙酚对宫内窘迫胎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惠新晨;17β-雌二醇和GPR30的选择性激动剂G1在小鼠CA/CPR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孟宪珂;荜茇酰胺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神经保护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4 刘伟真;D-Ser~2-OXM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5 王晓芳;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在脑缺血性损伤中神经保护作用的体外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吉晨晖;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DA-JC1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7 万丹;白藜芦醇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8 戴颂阳;神经保护素D1通过抑制GSK-3β活性在AD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9 秦霈;内源性雌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10 王娇;远程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577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577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