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现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1 04:17

  本文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现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脑梗死 溶栓 出血转化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后出现脑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14年9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例急性脑梗死行溶栓治疗后出现脑出血转化者为出血组,另选择30例同期行溶栓治疗后未发生脑出血转化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蛋白尿、吸烟情况、发病至溶栓治疗的时间等一般资料,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发生脑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出血组蛋白尿、糖尿病、脑白质疏松及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22分的比例高于对照组[56.7%(17/30)比23.3%(7/30),60.0%(18/30)比30.0%(9/30),63.3%(19/30)比23.3%(7/30),40.0%(12/30)比1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蛋白尿、脑白质疏松及NIHSS评分22分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发生脑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尿蛋白、脑白质疏松以及NIHSS评分22分是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出现脑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临床医师需对存在这些情况的患者予以重视。
【作者单位】: 襄阳市中心医院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脑梗死 溶栓 出血转化 危险因素
【分类号】:R743.33
【正文快照】: 在溶栓治疗时间窗内进行静脉溶栓是急性脑梗死治疗上的重大进展之一,而静脉溶栓治疗后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是溶栓治疗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易引发医患纠纷。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了解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发生脑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非常重要。苏敏等[1]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辉,左鹰,张丽坤;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05期

2 宋玉红,李宏伟,王聪玲;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原医刊;2001年09期

3 田声放,许密如,韩鲁闽,李坤,于珍芳,于平,王建平;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J];青岛医药卫生;2001年03期

4 熊长明,陈白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致严重低血压一例[J];中华内科杂志;2002年11期

5 郑刚,王静,刘兆昶,黄自平,王琨;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02年01期

6 汪蔚青,金惠根,陈万春,尚孝堂,杨伟,刘宗军,王东毅,施佳,欧少君,江蓓湖;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探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3年S1期

7 陈雪芹;徐瑾媛;王琼;;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并发症观察与护理[J];兵团医学;2004年02期

8 郑明日;李东原;;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J];吉林医学;2006年09期

9 张志友;李雪芹;谢秀莲;;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院前静脉溶栓的临床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05期

10 李静;李秀霞;;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6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卫;李斌;王圣;;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谢苗;;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与观察[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海内外华人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张德森;;急性心肌梗塞早期静脉溶栓和院前溶栓治疗——附4例报告(1例为院前溶栓)[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4 刘晓红;;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邓e,

本文编号:602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602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5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