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其他术式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治疗其他术式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三叉神经痛 经皮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PRT)治疗其他术式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2—2013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收治的采用CT引导下PRT治疗其他术式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的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分级评定标准评定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缓解、疼痛未缓解)。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面部麻木、咀嚼力下降、角膜炎、复视、脑脊液漏、死亡等。采用生存分析中的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术后1、2、5、10年疼痛缓解率。结果本组88例患者均成功行CT引导下PRT。83例(94.3%)患者术后疼痛缓解,5例(5.7%)患者术后疼痛未缓解。88例患者术后1年疼痛缓解率为83.0%,术后2年疼痛缓解率为75.0%,术后5年疼痛缓解率为59.0%,术后10年疼痛缓解率为49.0%。76例(93.8%)患者在随访期间存在持续麻木;咀嚼肌力下降8例(9.1%);角膜炎4例(4.5%),其中三叉神经第一支受累1例、三叉神经三支均受累3例,采用人工泪液滴眼后症状缓解;无复视、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因CT引导下PRT死亡患者。结论 CT引导下PRT治疗其他术式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经皮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基金】: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临床医学发展专项经费资助项目(ZYLX201507)
【分类号】:R745.11
【正文快照】: 安全性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2):1383-1386.[www.chinagp.net]Yang HJ,Tang YZ,Ni JX.Efficacy and safety of CT guided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 in the treatmentof recurrent trigeminal neuralgia after other surgical treatment[J].Chi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宁毅,袁荣涛,慕兰福,赵保东,贾暮云;颌骨病变性骨腔与三叉神经痛[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2 谢丽玫,赖建谊,张敏;阿霉素神经干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08期
3 于生元;三叉神经痛(上)[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4年23期
4 于生元;三叉神经痛(中)[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4年24期
5 李宁毅,张壮,赵保东,袁荣涛;三叉神经痛与颌骨骨腔病变:45例分析(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0期
6 李波;刘巍;;微球囊压迫介入治疗三叉神经痛[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年08期
7 赵和平;朱晓瑜;魏谋达;;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治疗三叉神经痛45例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7年05期
8 郑卫平;陈仲伟;王启朋;江穗;冯航;;阿霉素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23期
9 陈韫,王宗振;低频电磁治疗三叉神经痛46例分析[J];安徽医学;1994年01期
10 聂振明 ,赵长地;经皮压迫三叉神经治疗三叉神经痛[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玲;于生元;;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作用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年会暨CASP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9年
2 汪新华;黄建成;;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82例临床观察[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白念岳;鄢建勤;程智刚;熊云川;;不同浓度阿霉素与无水乙醇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摘要[C];2005年
4 黄荣桥;;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18例[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摘要[C];2005年
5 张引成;胡永升;李家伟;马冬;赵文清;;三叉神经痛306例治疗观察[A];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6 许智轩;李文昌;;三叉神经痛覆盖缓冲疗法临床研究[A];第三届全国口腔颌面部创伤暨修复重建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魏俊;;患侧上颈部注射治疗特发性三叉神经痛有效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七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陈英新;王雷;焦卫博;;联合分阶段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A];第七届全国口腔黏膜病暨第五届口腔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陈立朝;邹咏文;许民辉;徐伦山;;多次甘油注射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分析[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陈立朝;邹咏文;许民辉;徐伦山;;麦克氏囊甘油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副主任医师 王利力;三叉神经痛的缓解治疗[N];工人日报;2001年
2 记者 冯立中;三叉神经痛病因有新发现[N];健康报;2001年
3 阎红;介入治疗三叉神经痛[N];健康报;2004年
4 修国华;三叉神经痛治疗新法问世[N];经济参考报;2002年
5 北京伊济源面神学研究院院长 孙连桂;浅谈三叉神经痛[N];科技日报;2001年
6 ;治三叉神经痛有啥好办法[N];农村医药报(汉);2003年
7 副主任医师:邵娟;三叉神经痛有啥好办法[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8 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口腔医院颌面外科 刘玉学;三叉神经痛的分类及病因[N];安阳日报;2006年
9 钱勇;四大诱因引发三叉神经痛[N];健康时报;2006年
10 唐振中;涤纶棉治疗三叉神经痛[N];健康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道枢;三叉神经痛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神经元的机能学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2 安建雄;经眶下神经注射蛇毒建立新型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D];中南大学;2013年
3 刘红兵;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相关解剖和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谷涛;偏头痛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及脑血流灌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青;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三叉神经痛病因的诊断价值[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2 李泽;常用药物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系统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3 黄玲;慢性缩窄环术后三叉神经痛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4 张辉;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D];郑州大学;2005年
5 吴明月;三叉神经痛与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及骨代谢关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黄翠姣;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三叉神经痛的相关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丁丽华;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8 石宇远;链霉素在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许维刚;三叉神经痛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分析与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10 李娜;电压门控性钾通道在三叉神经痛中的作用及外周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02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602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