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血清肌酸激酶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3 18:35

  本文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血清肌酸激酶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肌萎缩侧索硬化 肌酸激酶


【摘要】: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改变和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选取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6年1月~2015年12月神经内科门诊或住院确诊的81例ALS患者为研究组,并以9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速率法测定血清CK值,比较两组CK水平的差异。将ALS组按不同性别、年龄、起病部位、病程、病情进行分组,比较上述ALS患者不同分组之间血清CK水平的差异,以阐明ALS患者血清CK改变的相关因素。结果:(1)ALS组血清CK水平(233.92±216.91 IU/L)明显高于对照组(101.81±34.28 IU/L),差异有显著性(P=0.000)。(2)本组ALS患者男性组血清CK水平(270.47±243.58 IU/L)明显高于女性组(152.04±103.77 IU/L),差异显著(P=0.017)。(3)本组ALS患者按年龄分为≤40岁组、41~60岁组、60岁组,血清CK水平分别335.95±323.95 IU/L、236.89±233.45 IU/L、193.85±112.54 IU/L,3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625)。(4)本组ALS患者按起病部位分为下肢组、上肢组、球部组,血清CK水平分别342.40±283.53IU/L、191.42±133.87IU/L、96.20±49.39 IU/L,3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00);3组两两比较,下肢组明显高于上肢组和球部组(P=0.008,P=0.000),上肢组明显高于球部组(P=0.002)。(5)本组ALS患者按至确诊时病程分为≤1年组、1~3年组、3年组,血清CK水平分别195.52±180.53 IU/L、323.36±269.49 IU/L、142.12±26.67 IU/L,3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05);3组两两比较,1~3年组明显高于≤1年组和3年组(P=0.002,P=0.044),≤1年组与3年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974)。(6)本组ALS患者的病情按ALSFRS-R评分分为≤35组、36~40组、40组(病情越重,评分越低),血清CK水平分别218.90±254.40IU/L、260.25±211.39 IU/L、230.24±198.11 IU/L,3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45);3组两两比较,36~40组明显高于≤35组(P=0.006),其余两两比较都无显著差异(P=0.137,P=0.379)。结论:ALS患者的血清CK水平可明显增高,肢体起病及男性患者更显著。血清CK水平与ALS患者的病程和病情相关,早期患者随着病程及病情发展,血清CK水平呈升高趋势,后期呈回落趋势。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 肌酸激酶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4.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中英文缩略词表9-10
  • 第1章 引言10-11
  • 第2章 资料和方法11-14
  • 2.1 研究对象11-12
  • 2.1.1 研究组11-12
  • 2.1.2 对照组12
  • 2.1.3 研究组与对照组基线特征比较12
  • 2.2 研究方法12-14
  • 2.2.1 血清CK测定12
  • 2.2.2 ALS神经功能缺损评估12-13
  • 2.2.3 统计学方法13-14
  • 第3章 结果14-17
  • 3.1 研究组和对照组血清CK水平比较14
  • 3.2 不同性别ALS患者血清CK水平比较14
  • 3.3 不同年龄ALS患者血清CK水平比较14-15
  • 3.4 不同起病部位ALS患者的血清CK水平比较15
  • 3.5 不同病程ALS患者血清CK水平比较15-16
  • 3.6 不同病情ALS患者的血清CK水平比较16-17
  • 第4章 讨论17-23
  • 4.1 肌萎缩侧索硬化17-19
  • 4.2 肌酸激酶19-20
  • 4.3 ALS患者血清CK改变及相关因素和临床价值20-23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23-24
  • 5.1 结论23
  • 5.2 展望23-24
  • 致谢24-25
  • 参考文献25-27
  • 附录27-30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30-31
  • 综述31-35
  • 参考文献34-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东升;关注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治[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5年05期

2 景慧,申世平;肌电图在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中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17期

3 蒋雯巍;蒋雨平;;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6年04期

4 卢少军;龚林;赖福生;孙月娟;焦冬生;;肌萎缩侧索硬化202例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6年05期

5 ;肌萎缩侧索硬化自评量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年08期

6 冉敏;苏慧;吴士文;;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流涎的综合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7 郭洁;汪志云;;肌萎缩侧索硬化治疗研究现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年03期

8 ;微RNA可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0年01期

9 杨芳;;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诊治[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03期

10 孙大勇;韩杰;李雪娇;刘晶;宋春莉;;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9例:短期效果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惠芳;樊东升;沈扬;张俊;张华纲;鲁明;王小飞;康德宣;;肌萎缩侧索硬化115例院前误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罗永梅;;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分析及对策[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韩立影;方琪;;自噬在肌萎缩侧索硬化中的生物学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季滢;卫玲;邓敏;汪凯;樊东升;;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认知改变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李如奎;;肌萎缩侧索硬化[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施天明;丁美萍;;53例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诊断过程分析[A];2007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李晓光;崔丽英;张江鹄;;肌萎缩侧索硬化易感基因研究进展及展望[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苏宗权;吴志英;王柠;;肌萎缩侧索硬化致病基因研究新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张俊;徐迎胜;郑菊阳;张朔;康德tD;樊东升;;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痛觉通路的传导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解自行;黄红云;陈琳;郗海涛;张峰;刘彦铖;;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药物治疗进展[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晓光;“渐冻人”治疗不要轻信广告[N];大众卫生报;2007年

2 李晓光;渐冻人治疗 不能轻信广告[N];健康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旺;我国肯尼迪病患者基因型表型关系及其与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特点比较[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崔博;肌萎缩侧索硬化认知功能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3 林一聪;肌萎缩侧索硬化多态性关联分析及基因突变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4 张洁;重复电刺激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应用价值及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基因突变与多态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5 肖向建;肌萎缩侧索硬化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6 张碧云;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磁共振结构与功能成像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7 殷飞;肌萎缩侧索硬化信号传导通路蛋白表达谱筛选和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8 邹漳钰;肌萎缩侧索硬化的遗传学和基础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9 史树贵;一个肌萎缩侧索硬化家系致病相关基因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10 傅丽兰;肌萎缩侧索硬化的重复神经电刺激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惠敏;肌萎缩侧索硬化在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方面的性别差异[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2 马琳;肌萎缩侧索硬化预后相关的血液学标志物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刘芳;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基因突变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4 李思远;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磷酸化神经丝蛋白重链水平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5 张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在肌萎缩侧索硬化小鼠模型中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6 李辉;肌萎缩侧索硬化和运动神经元内在高兴奋性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7 李少宁;朊蛋白与肌萎缩侧索硬化关系的最新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8 姜涛;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血清肌酸激酶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D];南昌大学;2016年

9 刘安;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药物治疗进展[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10 殷飞;肌萎缩侧索硬化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15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615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a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