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帕罗西汀治疗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睡眠结构及其疗效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4 23:03

  本文关键词:帕罗西汀治疗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睡眠结构及其疗效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帕罗西汀 脑梗死后抑郁 睡眠结构 HAMD PSQI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帕罗西汀治疗脑梗死后抑郁患者12周前后的睡眠结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的变化,探讨帕罗西汀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睡眠结构调节方式及抑郁状态的改善。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我院门诊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脑梗死的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帕罗西汀片2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12周。入组时采用HAMD量表和PSQI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同时对两组行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监测。12周后再行HAMD量表、PSQI量表评定及PSG监测,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56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8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7例,年龄51~79岁,平均62.80±6.877岁。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2、入组时,治疗组和对照组HAMD量表评分(33.05±5.095 VS 33.07±4.650)、PSQI量表评分(15.46±2.472 VS 15.79±1.707),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基线水平一致。3、入组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睡眠结构:睡眠潜伏期(SL)、REM睡眠潜伏期(RL)、1期睡眠比例(S1%)、2期睡眠比例(S2%)、3期睡眠比例(S3%)、REM睡眠比例(R%),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睡眠效率(SE)(治疗组71.13±12.17VS对照组60.86±15.63)、REM睡眠时间(RT)(治疗组49.26±31.41VS对照组33.63±25.34),p0.05,有显著性差异,虽SE、RT有差异,但整体睡眠结构上两组是基本一致的。4、对照组治疗前后PSQI量表评分(15.79±1.71 VS 15.25±1.65)分值下降、SE(60.86±15.63 VS 62.51±15.84)增加、S2%(60.88±17.32VS 61.44±16.97)增加、S3%(15.86±12.69 VS 15.14±12.22)下降,显著性差异(P0.05),HAMD量表、SL、RL、S1%、RT%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对照组在主观上评定睡眠可以有明显的改善,抑郁症状无明显改善,睡眠结构没有得到改善。5、治疗组治疗前后HAMD量表评分(33.07±5.10 VS 16.87±1.27)分值下降、PSQI量表(15.46±2.47VS 7.21±1.88)分值下降、SE(71.13±12.18VS87.40±6.18)增加、SL(33.54±27.8 VS 23.08±14.73)缩短、S1%(11.67±9.65 VS 12.42±9.10)增加、S2%(62.43±14.71 VS 46.93±6.71)减少、S3%(12.67±9.56 VS 23.30±6.49)增加、R%(13.22±7.57 VS 17.39±6.19)增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服用12周帕罗西汀对抑郁症状和失眠均有明显的改善。6、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16.86±1.27 VS 32.86±4.37)、PSQI量表(7.21±1.87 VS 15.25±16.45)、SE(87.37±6.18 VS 62.51±15.83)、SL(23.08±14.73 VS 59.03±55.09)、S2%(46.93±6.71 VS 61.44±16.97)、S3%(23.23±6.49 VS 15.15±12.23)、R%(17.36±6.19 VS 11.51±6.96)、RT(67.28±25.83VS 34.59±25.32),有显著性差异p0.05;S1%、RL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帕罗西汀对抑郁症状有改善,对睡眠结构有正性调节作用,优于单用脑梗死基础治疗。结论:1、帕罗西汀治疗12周后可以改善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2、帕罗西汀治疗12周后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睡眠有明显的正性调节作用,可以明显增加其深睡眠,减少浅睡眠,对REM睡眠潜伏期无明显改变。
【关键词】:帕罗西汀 脑梗死后抑郁 睡眠结构 HAMD PSQI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中英文缩略词表10-11
  • 第1章 引言11-14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14-20
  • 2.1 临床资料14-15
  • 2.1.1 病例选择14
  • 2.1.2 纳入标准14
  • 2.1.3 排除标准14-15
  • 2.2 研究方法15-19
  • 2.2.1 分组15
  • 2.2.2 治疗方法15
  • 2.2.3 主要测量工具及量表15-16
  • 2.2.4 观察指标16-17
  • 2.2.5 判断脑梗死后抑郁流程图17-18
  • 2.2.6 临床研究方案流程图18-19
  • 2.3 统计学方法19-20
  • 第3章 结果20-25
  • 3.1 病例资料汇总20-21
  • 3.1.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0
  • 3.1.2 治疗前两组抑郁状态情况(HAMD量表评分)和睡眠障碍情况(PSQI量表评分)比较20-21
  • 3.1.3 治疗前两组睡眠结构比较21
  • 3.2 对照组治疗前后睡眠结构、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评价21-22
  • 3.3 治疗组治疗前后睡眠结构、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评价22-23
  • 3.4 两组治疗后HAMD量表、PSQI量表、睡眠结构比较23-25
  • 第4章 讨论25-28
  • 4.1 脑梗死后抑郁的患者抑郁与睡眠障碍及机制25
  • 4.2 脑梗死后抑郁的患者睡眠结构改变及机制25-26
  • 4.3 帕罗西汀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抑郁及睡眠影响及机制26
  • 4.4 帕罗西汀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及机制26-28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28-29
  • 5.1 结论28
  •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和不足之处28-29
  • 致谢29-30
  • 参考文献30-33
  • 附录33-39
  • 综述39-47
  • 参考文献46-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栓荣,杜好瑞;失眠症患者的多导睡眠图改变及应对措施[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2 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王爱祯;吴宏新;赵贵芳;高春霓;李万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年02期

3 邹晓平;顾超;刘明东;李运红;钱铖;;三种临床评分标准对急性胰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比较[J];中华消化杂志;2007年01期



本文编号:622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622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e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