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影像的脑功能网络连接技术及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神经影像的脑功能网络连接技术及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脑功能网络连接技术 默认网络 低频振幅 独立成分分析 格兰杰因果分析 双相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摘要】:生物医学信号属于强噪声背景下的低频微弱信号,是由复杂的生命体发出的不稳定的自然信号,人体生物信号的提取和处理是自然科学领域中难度最大的技术,对这门技术的研究已成为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近年来,随着各种神经成像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临床成像技术的信息提取和分析逐渐成为交叉学科的重要科学前沿,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价值。论文围绕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信号处理方法,对脑功能网络的激活、无向功能连接和有向效应连接技术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将这三种处理技术应用于双相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中。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低频振幅的双相障碍脑激活模式研究。采用低频振幅技术提取具有同步性激活的脑区,从功能定位的角度分离出大脑功能异常的网络。结果显示,双相障碍患者静息态下的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出现异常,表明DMN功能异常可能是双相障碍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且DMN与思维障碍有关。2.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网络研究。基于盲源信号分析的独立成分分析技术,把每个具有同步性的网络作为一个独立成分提取出来,从多网络层面研究大脑功能网络的异常改变。研究发现背侧注意网络和自我参照网络功能连接特异性增高,默认模式网络功能连接降低。结果表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网络存在选择性异常连接,并且,此异常连接与患者的认知损伤及相关功能评价脑区有相关性。3.基于格兰杰因果分析的双相障碍静息态脑效应连接网络研究。首先采用空间独立成分分析技术从多网络中分离出DMN网络,并从DMN内部提取8个关键脑区作为感兴趣区域,而后对这8个关键脑区进行格兰杰因果计算,从效应连接网络的角度研究大脑功能网络的异常变化。研究发现左侧楔前叶、右侧角回和右侧颞中回都可以驱动腹侧前额叶皮质,右侧颞中回可以驱动右侧楔前叶。结果表明双相障碍的思维障碍与情感障碍的部分脑区可以相互驱动,互为因果,并且楔前叶是思维障碍的关键脑区。
【关键词】: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脑功能网络连接技术 默认网络 低频振幅 独立成分分析 格兰杰因果分析 双相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1.044;TN911.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注释表10-12
- 第一章 绪论12-19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2-13
- 1.2 静息态fMRI的研究现状13-15
- 1.3 脑功能网络连接技术15
- 1.4 静息态fMRI在疾病上的研究15-17
- 1.4.1 静息态fMRI在青少年双相障碍上的应用研究15-17
- 1.4.2 静息态fMRI在创伤后应激障碍上的应用研究17
- 1.5 主要研究内容17-19
- 第二章 脑信号处理的理论基础19-31
- 2.1 脑功能网络的提取方法19-21
- 2.1.1 广义线性模型19-20
- 2.1.2 低频振幅20
- 2.1.3 局域一致性20-21
- 2.2 脑功能网络的连接方法21-27
- 2.2.1 相关分析21
- 2.2.2 相干分析21-22
- 2.2.3 独立成分分析22-23
- 2.2.4 图论分析23-25
- 2.2.5 小世界网络25-27
- 2.3 脑功能网络的效应连接方法27-30
- 2.3.1 动态因果模型27
- 2.3.2 格兰杰因果分析27-30
- 2.4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基于ALFF检测技术的青少年BD静息态脑激活模式研究31-35
- 3.1 引言31
- 3.2 数据采集及处理31-32
- 3.2.1 研究对象31-32
- 3.2.2 数据采集32
- 3.2.3 数据处理32
- 3.2.4 统计分析32
- 3.3 结果32-33
- 3.4 讨论33-34
- 3.5 本章小结34-35
- 第四章 基于ICA分离检测技术的PTSD静息态脑网络研究35-41
- 4.1 引言35
- 4.2 数据采集及处理35-36
- 4.2.1 研究对象35-36
- 4.2.2 数据采集36
- 4.2.3 数据处理36
- 4.2.4 统计分析36
- 4.3 结果36-39
- 4.3.1 研究对象量表评估结果36-37
- 4.3.2 ICN组分析结果37-39
- 4.4 讨论39-40
- 4.5 本章小结40-41
- 第五章 基于Granger因果分析的青少年BD静息态脑网络研究41-48
- 5.1 引言41
- 5.2 数据采集及处理41-42
- 5.2.1 研究对象41
- 5.2.2 数据采集41
- 5.2.3 数据处理41-42
- 5.2.4 格兰杰因果分析和检验42
- 5.3 结果42-46
- 5.3.1 研究对象量表评估结果42
- 5.3.2 实验结果42-46
- 5.4 讨论46-47
- 5.5 本章小结47-48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48-50
- 6.1 本论文工作总结48-49
- 6.2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49-50
- 参考文献50-56
- 致谢56-57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竹菁;一本具有特色的脑功能开发研究的学术著作——读沈德立教授主编的《脑功能开发的理论与实践》[J];心理学探新;2002年01期
2 冯前进;刘润兰;;脑功能只是在脑里吗?[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大脑功能年龄[J];医药世界;2008年07期
4 ;关于《脑象图对教育提升幼儿脑功能的研究》一文的更正[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1年03期
5 颜文伟;;成年脑功能轻微失调[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81年04期
6 ;环境与脑功能[J];陕西中医;1986年04期
7 ;绘制语言及其记忆的脑功能图[J];神经科学;1994年02期
8 ;大脑功能有新说[J];发明与革新;2000年09期
9 江承骐;能改善大脑功能的食品[J];价格月刊;2001年03期
10 赵;即使是一次使用毒品也会改变脑功能[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飞;苏林雁;曹枫林;范方;;冲动儿童的脑功能的初步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飞;苏林雁;刘军;周顺科;严莉荣;黄幸;李宝君;胡德文;;冲动儿童脑功能的初步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许守荣;王世杰;罗立民;;空间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在脑功能连通性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李廷玉;;生命早期营养与后续脑功能健康[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儿科中青年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8年
5 周建新;;脑功能的多元化监测[A];重症医学——2011[C];2011年
6 张慧玮;左传涛;黄U哸\;;厌食症脑功能网络~(18)F-FDG PET/CT显像[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7 窦昊颖;朱烈烈;张鹏;刘纯艳;;心脏术后脑功能监测与评估[A];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刘波;刘岘;陈俊;龙玉;陈志光;尚晓静;莫伟钊;李晓凡;;应用脑功能连接分析技术分析针刺穴位的特异性[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9 王慧;沈国华;杜小霞;李鲠颖;;外界评价在手势模仿中对脑功能的影响[A];第十七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赖建强;荫士安;徐青梅;胡善明;;不同锌硒水平对铅抑制脑功能的改善作用[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妇幼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高利;医患携手对付脑功能障碍[N];健康报;2007年
2 北京军区总医院教授 张俊杰;解九连环开发右脑功能[N];健康报;2008年
3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蒋琪霞;预防脑衰老 增强脑功能[N];家庭医生报;2004年
4 蒲昭和;触摸与老年脑功能疾病[N];中国老年报;2003年
5 陈维强;延缓脑功能退化[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6 记者 郑晓春;以开发出可模拟小脑功能的电子芯片[N];科技日报;2011年
7 刘丽;探索两半球[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中央教科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俞国良;畅游神秘的大脑世界[N];光明日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游雪晴;“脑网络组”让脑功能清晰化[N];科技日报;2011年
10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研究员 郭爱克;中国脑计划:在宏观与微观间“架桥”[N];文汇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赞;阿尔茨海默病高风险人群中基于图论分析的全脑功能网络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欧进利;基于磁共振成像的脑功能连接网络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鹿麒麟;身心调节训练的大脑功能与结构特性改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谢永宏;脑脊液酸碱失衡在高原脑功能障碍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5 王海;颅脑功能无创非接触检测技术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6 黄跃;脑功能连接的神经系统疾病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玲玲;慢性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全脑功能网络静息态fMRI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汤莉莉;多模式监测下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脆弱脑功能患者胃肠手术术后转归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6年
3 周桂妃;基于因果脑功能网络分析的跨种族面孔加工发展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谭启涛;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汽车驾驶员脑功能网络特征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5 张曼玉;汽车驾驶负荷对驾驶员心脑功能连接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6 李雨尧;脑功能网络可视化算法设计与工具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唐进;基于静息态fMRI的EMCI和AD脑功能网络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8 沈洋洋;基于互信息的脑信号分类以及脑功能网络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9 赵翠花;基于神经影像的脑功能网络连接技术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10 韩庆宇;基于近红外光谱法的驾驶员脑功能连接及振动响应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67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667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