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53基因促动脉粥样硬化炎症作用及机制研究 2、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出血性脑卒中复发和预后不良相关—前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00:02
本文关键词:1、IC53基因促动脉粥样硬化炎症作用及机制研究 2、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出血性脑卒中复发和预后不良相关—前瞻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IC53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反应 MCP-1 粘附 肾小球滤过率 卒中 脑出血 死亡率 危险因素 预后
【摘要】: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一种由脂质代谢异常、慢性炎症、免疫紊乱、氧化应激、内皮损伤、血管新生及遗传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发生的一种慢性代偿性炎症反应。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进展,鉴定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基因十分重要。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是单核细胞粘附、迁移到内皮层下引发炎症反,靶向干预炎症反应将会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破裂。我们前期发现IC53基因在斑块中表达且促进血管新生。因而推测IC53基因能促进单核细胞的炎症反应,以及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趋化,促进粥样硬化。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外实验研究IC53基因促进炎症反应及功能改变,最后分析IC53促进炎症的具体通路和机制。方法:为验证我们的假设,我们首先利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刺激物ox-LDL刺激内皮细胞后,Western方法检测IC53表达量的改变。然后,用siRNA干扰IC53基因后,通过细胞粘附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析检测IC53在单核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粘附作用及侵袭能力的改变。分别siRNA干扰IC53和腺病毒过表达IC53基因后用qRT-PCR方法检测相关炎症因子MCP-1、趋化因子ICAM、VCAM的表达变化,并选用Affymetrix HTA2.0芯片进行基因表达差异及可变剪接分析。为进一步明确IC53基因对炎症因子MCP-1影响的具体机制,我们通过免疫共沉淀和质谱实验筛选可能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结果:HUVEC细胞在不同浓度的ox-LDL刺激48h后,IC53表达量上升。当ox-LDL浓度为100ug/ml,刺激HUVEC细胞48h后,与对照组相比,IC53的表达量升高到2.4倍。粘附实验表明单核细胞干扰IC53基因后与HUVEC细胞的粘附率下降到0.31倍(P=0.007),划痕实验表明HUVEC细胞干扰IC53基因后横向迁移率下降到0.84倍(P=0.04)。THP-1细胞干扰IC53基因表达后,MCP-1(降至0.4倍,P0.001)、ICAM(降至0.75倍,P0.001)以及VCAM(降至0.75倍,P0.001)的mRNA水平均下降。而腺病毒Ad5Max-IC53过表达基因IC53后,MCP-1的mRNA水平升高到2.8倍(P0.05)。芯片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的基因中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相关的基因有MCP-1、TLR8、EFTUD2。芯片分析与候选基因分析均发现IC53可调控MCP-1。免疫共沉淀实验(Co-IP)和质谱实验筛选与IC53相结合并调控MCP-1的蛋白,包括热休克蛋白B1、钙磷脂结合蛋白A2、肌球蛋白1E、异硫氰酸盐。结论:综上所述,我们研究发现IC53基因能通过调控MCP-1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我们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寻找防治靶点提供了线索。目的: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疾病可以独立预测脑卒中的不良预后和复发,然而它与脑卒中各个亚型结局的关系仍然不明确,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不同类型脑卒中的复发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我们于2000年至2001年共纳入2000例脑卒中患者并平均随访4.5年。根据MDRD公式计算eGFR,再根据eGFR将脑卒中患者(n=1506)分为肾小球滤过率正常组(n=493,eGFR90ml/min/1.73m2),肾小球滤过率轻度下降组(n=867,60eGFR≤90 ml/min/1.73m2),肾小球滤过率中重度下降组(n=146, eGFR≤ 60ml/min/1.73m2),比较三组间卒中复发与预后的差异性。以Kaplan-Meier分析法和Cox回归模型分析eGFR和卒中复发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全部脑卒中患者人群中,与肾小球滤过率正常组相比,滤过率中重度下降组卒中复合终点事件(复发、心梗、全因死亡率)发生率更高(P0.001),卒中复发与死亡(死因为心血管病或卒中)也得到类似的结论(P=0.009,P=0.001)。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后,滤过率中重度下降是复合终点事件(校正相对危险度RR=1.93,95%CI=1.39-2.69,P0.001).卒中复发(校正相对危险度RR=1.62.95%CI=1.07-2.47,P=0.024).心血管病或卒中死亡(校正相对危险度RR=1.96,95%CI=1.10-3.49,P=0.022)的独立预测因子。在脑出血人群中,与肾小球滤过率正常组相比,滤过率中重度下降组卒中复合终点事件(复发、心梗、全因死亡率)发生率更高(P=0.012),卒中复发与死亡(死因为心血管病或卒中)也得到类似的结论(P=0.013,P=0.001)。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后,滤过率中重度下降是复合终点事件(校正相对危险度RR=2.93.95% CI=1.58-5.43,P=0.001).卒中复发(校正相对危险度RR=3.06,95%CI=1.46-6.40, P=0.003).心血管病或卒中死亡(校正相对危险度RR=3.57,95%CI=1.46-8.70, P=0.005)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低eGFR曾加脑卒中及出血性脑卒中复发和不良预后的风险。
【关键词】:IC53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反应 MCP-1 粘附 肾小球滤过率 卒中 脑出血 死亡率 危险因素 预后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3.3;R543.5
【目录】:
- 第一部分 IC53基因促动脉粥样硬化炎症作用及机制研究5-3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前言9-11
- 研究对象和方法11-19
- 一、研究对象11
- 二、实验材料11-13
- 1. 实验试剂11-12
- 2. 实验仪器12-13
- 三、实验方法13-19
- 1. 细胞培养和用相应刺激物处理13
- 2. THP-1细胞经过处理后的后续各项指标检测方法13-18
- 3. 免疫共沉淀实验18
- 4. 数据统计18-19
- 研究结果19-30
- 一、IC53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19-25
- 1.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HUVEC,IC5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19-21
- 2. 敲低IC53基因后THP-1细胞粘附能力及HUVEC细胞迁移能力被抑制21-25
- 二、IC53调节炎症反应的具体机制25-30
- 1. 敲低IC53基因后MCP-1、ICAM、VCAM表达下降25-27
- 2. IC53基因过表达后MCP-1表达升高27-28
- 3. 芯片筛选差异表达基因28-29
- 4. 质谱实验分析IC53调控炎症因子的具体机制29-30
- 讨论30-32
- 参考文献32-35
- 第二部分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脑卒中复发和预后不良相关-前瞻性研究35-62
- 中文摘要35-36
- Abstract36-37
- 前言37-39
- 研究对象和方法39-41
- 一、研究对象的临床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39
- 二、生化指标检测及临床数据收集39-40
- 三、随访工作及脑卒中结局的判定40
- 四、统计分析40-41
- 结果41-55
- 一、临床基本资料41
- 二、低肾小球滤过率与出血性脑卒中复发与预后的关系41-47
- 1. 肾小球滤过率中重度下降增加出血性卒中患者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的风险41-43
- 2. 肾小球滤过率中重度下降增加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复发的风险43-45
- 3. 肾小球滤过率中重度下降增加出血性卒中患者心血管病或卒中死亡的风险45-47
- 三、低肾小球滤过率与全部脑卒中复发与预后的关系47-50
- 1. 肾小球滤过率中重度下降增加卒中患者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的风险47
- 2. 肾小球滤过率中重度下降增加卒中患者卒中复发的风险47
- 3. 肾小球滤过率中重度下降增加卒中患者心血管病或卒中死亡的风险47-50
- 四、低肾小球滤过率与脑血栓复发与预后的关系50-53
- 1. 肾小球滤过率中重度下降增加脑血栓患者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的风险50
- 2. 肾小球滤过率中重度下降与脑血栓患者卒中复发风险无关50
- 3. 肾小球滤过率中重度下降增加脑血栓患者心血管病或卒中死亡的风险50-53
- 五、低肾小球滤过率与腔隙性脑梗复发与预后的关系53-55
- 讨论55-57
- 参考文献57-62
- 综述 趋化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62-71
- 摘要62
- 一、趋化因子作用的细胞特异性62-63
- 二、趋化因子作用的阶段特异性63-64
- 三、MCP-1、CCL3、CCR7、MIF的致粥样硬化作用64
- 四、趋化因子抗凋亡、促增殖作用64-65
- 五、病毒编码趋化因子及抗趋化因子药物65
- 结论65-66
- 参考文献66-71
- 附录71-80
- 缩略词表80-82
- 致谢82-83
- 个人简历83-8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莉,秦宝明,叶珏,韩玉,张震,王伟,石毅,汪一波,尚尉,孙凯,张红叶,惠汝太;IC53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的关系[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2年04期
2 陈敬洲,韩玉,张银辉,石毅,汪一波,张禅那,郑翼,惠汝太;IC53基因超表达改变系列心衰相关基因表达水平[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669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6696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