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M5在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发育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
本文关键词:MCM5在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发育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 mcm5 面部运动神经元 FGF信号通路 胚胎发育
【摘要】:目的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MCM5,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s5)是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在DNA的复制起始和延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MCM5表达量远大于细胞周期中DNA复制所必需的量,提示MCM5可能在胚胎发育中参与了DNA复制以外其他功能调控。mcm5可以通过参与DNA复制起始、延伸以及调控特定基因的转录影响生物的发育。本研究利用Morpholino方法降低mcm5的表达,观察mcm5缺失对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发育的影响,以及mcm5影响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发育的作用机制。本项目研究结果有助于对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发育分子调控机制的理解,为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发育缺陷所致面部运动性疾病的治疗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加深人们对细胞周期因子MCM5在细胞周期与细胞分化中双重作用的认识。方法采用Morpholino方法敲降mcm5,在胚胎发育到13hpf(hours post fertilizer),31hpf,48hpf利用解剖显微镜拍摄记录,观察胚胎外观发育。胚胎发育到48hpf时,运用islet1抗体整胚免疫荧光显色方法,标记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使用激光共聚焦拍摄记录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的发育。整胚原位杂交检测mcm5功能性敲降后,胚胎发育到13体节时,FGF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采用TUNEL染色法观察mcm5功能敲降后,胚胎发育到48hpf时后脑细胞的凋亡。pH3抗体整胚免疫荧光显色法,观察胚胎发育到48hpf时,后脑细胞的增殖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染料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增殖相关基因的表达。构建fgfr1a-pcs2+载体,体外转录制备正义mRNA,观察fgfr1a mRNA是否可以援救mcm5 MO引起的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发育缺陷。结果(1)当mcm5表达降低时,后脑脑室变小、中脑-后脑边缘模糊。Islet1抗体整胚免疫荧光显色,发现mcm5功能敲降后,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不能正常迁移。制备mcm5mrna与mcm5mo在胚胎一细胞期共同注射,发现mcm5mrna能够回救mcm5mo造成的影响。说明mcm5特异的调控了后脑的发育与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的迁移。(2)mcm5功能性敲降后,fgf信号通路中配体fgf8表达升高,受体fgfr1a及其下游分子pea3表达降低。mcm5mrna能够援救由于mcm5mo敲降所引起的fgf信号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紊乱。通过tg(hsp70:dnfgfr-gfp)转基因鱼,将其胚胎在80%原肠外包时热激表达dnfgfr-gfp(非功能性的fgfr)以竞争性降低fgfr活性发现,当fgfr活性降低后,fgf8和pea3表达分别上升和降低,这表明fgfr信号活性降低反向调控导致fgf8表达增加。实验证实mcm5在胚胎后脑发育过程中调控了fgf信号活性,并且是在fgf信号途径受体或更下游层次上调控fgf信号。(3)mcm5功能性敲降后,tunel染色发现后脑细胞凋亡无明显变化,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mcm5可能并不通过调控细胞凋亡,影响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的发育。(4)mcm5功能性敲降后,后脑增殖细胞减少,增殖相关基因表达下降,且mcm5mrna能够援救mcm5mo造成的缺陷。说明mcm5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参与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的发育。(5)fgfr1amo能够模拟mcm5mo对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造成的发育缺陷,并且fgfr1amo造成的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的发育缺陷更为严重,不仅面部运动神经元迁移困难,而且神经元数量减少。制备fgfr1amrna与mcm5mo在胚胎一细胞期共注射,发现fgfr1amrna能够援救mcm5造成的面部运动神经元迁移困难,而mcm5mrna不能援救fgfr1amo引起的面部运动神经元的发育缺陷。结合第二部分实验数据可知,mcm5通过对fgfr1a表达的调控,影响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的发育。结论mcm5表达降低,导致胚胎后脑脑室变小,中脑-后脑边缘模糊,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迁移困难,但后脑细胞凋亡并未增加,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也无明显变化。然而mcm5功能敲降后,后脑细胞增殖减少,增殖相关基因表达降低。FGF信号通路中配体fgf8表达升高,fgfr1a,pea3表达降低。特异敲降fgfr1a,能够模拟mcm5表达降低后,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造成的发育缺陷,并且fgfr1a MO造成的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的发育缺陷更为严重,不仅面部运动神经元迁移困难,而且神经元数量减少。制备fgfr1a mRNA与mcm5MO在胚胎一细胞期共注射,发现fgfr1a mRNA能够援救mcm5造成的面部运动神经元迁移困难,而mcm5 mRNA不能援救fgfr1a MO引起的面部运动神经元的发育缺陷。以上结果均表明mcm5并不通过调节细胞凋亡影响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的发育。而是通过影响细胞的增殖,以及调节FGF信号通路中fgfr1a的表达,参与对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发育的调节。
【关键词】: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 mcm5 面部运动神经元 FGF信号通路 胚胎发育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1
【目录】:
- 摘要6-9
- Abstract9-13
- 前言13-16
- 第一部分 MCM5在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发育中的作用16-24
- 1 引言16-17
- 2 材料与方法17-20
- 2.1 实验动物及饲养17
- 2.2 试剂、耗材和仪器17-18
- 2.3 培养基和主要试剂的配制18-19
- 2.4 实验方法19-20
- 3 实验结果20-23
- 3.1 mcm5基因功能敲降导致后脑发育异常20-21
- 3.2 mcm5 mRNA援救mcm5 MO导致的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发育缺陷21-23
- 4 讨论23
- 5 小结23-24
- 第二部分 MCM5可能不经凋亡途径调控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的发育24-31
- 1 引言24
- 2 材料与方法24-28
- 2.1 实验动物及饲养24
- 2.2 试剂、耗材和仪器24
- 2.3 实验方法24-28
- 3 实验结果28-29
- 3.1 mcm5功能敲降,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凋亡未增多28
- 3.2 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28-29
- 4 讨论29-30
- 5 小结30-31
- 第三部分 MCM5可能通过细胞增殖调控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发育31-36
- 1 引言31
- 2 材料与方法31-33
- 2.1 实验动物及饲养31
- 2.2 试剂、耗材和仪器31-32
- 2.3 实验方法32-33
- 3 实验结果33-34
- 3.1 mcm5功能性敲降后,后脑增殖细胞减少33-34
- 3.2 增殖相关基因表达异常34
- 4 讨论34-35
- 5 小结35-36
- 第四部分 FGF信号介导MCM5调控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发育36-51
- 1 引言36-37
- 2 材料与方法37-44
- 2.1 实验动物及饲养37
- 2.2 试剂、耗材和仪器37
- 2.3 原位杂交相关试剂的配制37-38
- 2.4 实验方法38-44
- 3 实验结果44-48
- 3.1 mcm5 mRNA援救由mcm5 MO所引起的FGF信号通路异常44-46
- 3.2 FGFR1A功能下调反向调控增加fgf8表达46-47
- 3.3 fgfr1a MO模拟了mcm5MO所致的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发育缺陷47
- 3.4 fgfr1amRNA援救mcm5MO所致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发育缺陷47-48
- 4 讨论48-49
- 5 小结49-51
- 全文总结51-53
- 参考文献53-57
- 文献综述57-66
- 参考文献63-66
- 附录66-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67-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君;卢祖能;;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2010年06期
2 沈克中;张镜如;;膈运动神经元[J];生理科学进展;1987年02期
3 夏思文;陈世彩;黄益灯;李孟;郑宏良;;具有浓度梯度的运动神经元体外诱向生长模型的建立[J];实用医学杂志;2013年23期
4 秦兆冰,董明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对损伤面运动神经元代谢的影响[J];解剖学报;2002年06期
5 刘佛林,周丽华,林浩添,吴荣耀,谢环,周靖;神经根撕脱后3种鼠类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再生反应(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16期
6 吴伟利;免疫抑制剂治疗运动神经元综合征[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5年04期
7 姜广良,顾玉东;胚胎运动神经元种植至失神经骨骼肌内的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1998年06期
8 王菲;王春芳;李鹏飞;蔚洪恩;韩树峰;李承罡;;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胚胎大鼠脊髓源运动神经元的方法探讨[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9年04期
9 张文华;吴承远;李新钢;徐淑军;李刚;江玉泉;周茂德;刘猛;;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小鼠模型基因治疗中的作用[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11期
10 祝生源;李刚;王存国;张平强;张钰;薄爱华;王淑强;;供应大白鼠前肢部分肌肉运动神经元的脊髓节段分布和定位[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鹏飞;王春芳;;两种体外培养运动神经元方法的比较[A];Proceedings of the 7th Biennial Meeting and the 5th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C];2007年
2 赵文静;郭瑞臣;Robert G.Berkowitzl;Paul M.Pilowsky;;大鼠喉运动神经元接受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投射[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生物医药博士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印弘;;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的在体磁共振波谱及扩散张力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4 郑梅;樊东升;;NMDA受体不同亚单位分布造成ALS中运动神经元选择性易损[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程龙珍;汪萌芽;;新生大鼠脊髓切片运动神经元的谷氨酸反应及全麻药的影响[A];2005年中国神经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肌萎缩科 陈金亮;多靶点多途径培植运动神经元[N];健康报;2013年
2 冯卫东;美将患者皮肤细胞转变成运动神经元[N];科技日报;2008年
3 常丽君;触觉和运动神经元能对视觉信号起反应[N];科技日报;2013年
4 王振岭 杨叁平 李宗海;中医药联合干细胞移植可多靶点多途径保护培植运动神经元[N];健康报;2007年
5 王俊鸣;我学者用人类干细胞分化出运动神经元[N];科技日报;2005年
6 陈勇;人类干细胞成功分化出运动神经元[N];医药经济报;2005年
7 ;两种天然抗氧化剂对臂丛根性撕脱后脊髓运动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比较[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刘元江;让瘫痪小鼠站起来[N];医药经济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蔺辉前;ScAAV9-hIGF1逆轴突靶向运动神经元干预ALS小鼠模型作用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2 周晖晖;运动神经元间突触联系的形态学,,电生理,以及模型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3 赵文静;大鼠喉运动神经元的呼吸功能和非呼吸功能的中枢调控[D];山东大学;2011年
4 郭艳苏;免疫介导运动神经元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其发病机理[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5 李彬;脂多糖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及机制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6 卜晖;活化ARE通路对运动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7 蔚洪恩;神经干细胞与运动神经元的microRNA和蛋白质差异表达及相互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8 刘晓云;运动神经元损伤机制及保护对策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9 于继徐;铁在谷氨酸兴奋性毒性中的重要作用及运动神经元保护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10 李哲;Nrf2/ARE信号通路激活剂对选择性运动神经元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永梅;MCM5在后脑面部运动神经元发育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D];成都医学院;2016年
2 辛铭;Islet1在小鼠脊髓运动神经元后期发育中的作用[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3 孔卫国;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运动神经元分化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孔祥镜;脾肾同治法对肌萎缩侧索硬化运动神经元保护机制的初步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张燕红;睾酮对脊髓腰骶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6 任爱兵;免疫介导的运动神经元损伤模型中血清和脑脊液氨基酸的测定[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7 武士兴;大鼠毛囊神经嵴干细胞向运动神经元的诱导分化[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8 宋君;应用神经示踪技术观察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大鼠腓肠肌运动神经元的变化[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9 贾亚琼;N-乙酰半胱氨酸对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10 许舸;镉对雄性大鼠脊髓下腰段运动神经元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72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672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