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CXCL16、CD36与颈动脉易损斑块并发脑梗死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8-20 20:29

  本文关键词:CXCL16、CD36与颈动脉易损斑块并发脑梗死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趋化因子 CXC 抗原 CD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趋化因子配体 易损斑块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及CD36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并发大动脉粥样硬化(LAA)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合并LAA性脑梗死的患者(脑梗组)50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者(斑块组)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50例。各组均接受颈动脉彩超检查。计算各组体质指数(BMI),同时检测各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血清CXCL16及CD36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发生LAA性脑梗死的影响因素。结果斑块组和脑梗组BMI、TG、TC、LDL-C、FBG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脑梗组TG、TC、LDL-C、FBG水平高于斑块组,BMI、HDL-C水平低于斑块组(P0.05)。对照组、斑块组及脑梗组的CXCL16和CD36水平均呈依次升高趋势(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TG、LDL-C、FBG、CXCL16及CD36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合并LAA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CXCL16、CD36水平可作为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血清CXCL16、CD36水平有助于预测LAA性脑梗死。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趋化因子 CXC 抗原 CD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死 趋化因子配体 易损斑块
【分类号】:R743.3
【正文快照】: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本质上是以脂质代谢异常、炎症反应为特征的一种炎性疾病[1]。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和巨噬细胞可通过促进细胞内脂质蓄积和泡沫细胞形成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尹长森;荣荣;胡立群;沈干;;老年再发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14年10期

2 吴秀娟;刘亢丁;王娟;刘海玉;邢英琦;;颈部动脉易损斑块及其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年03期

3 吴秀娟;厉婷;邢英琦;刘亢丁;;核磁共振技术在颈动脉易损斑块识别中的临床价值[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08期

4 王慧梅;李淮玉;;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特征及其与缺血性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2年05期

5 连妙芬;;氯吡格雷稳定易损斑块预防卒中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7年07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洁尉 覃善萍;围歼“头号杀手”行动启动[N];广东科技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志军;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2 郑海滨;磷酸二酯酶4D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08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708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0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