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及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血清抗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及其病因学探讨
本文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及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血清抗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及其病因学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炎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病因
【摘要】:目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并比较多发性硬化患者组、视神经脊髓炎组、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中血清抗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阳性率,并比较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中抗AQP4抗体阳性与抗AQP4抗体阴性患者间血清抗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阳性率,来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多发性硬化及视神经脊髓炎疾病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和致病机理。方法:1、选取多发性硬化确诊患者26例及疑似多发性硬化患者7例,共33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7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35例,健康体检者35例,均予抽取静脉血3—4ml,不抗凝,离心,分离血清,-80℃冰箱冻存,备用。2、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多发性硬化患者组、视神经脊髓炎组、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抗幽门螺旋杆菌的Ig-G抗体阳性率。3、使用基于M23—AQP4稳定表达的HEK293细胞为底物,应用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抗AQP4抗体(已完成)。结果:1、多发性硬化患者组、视神经脊髓炎组、其他非脱髓鞘性神经系统疾病组和健康体检者组血清中抗血清幽门螺旋杆菌的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9.70%、85.71%、40.00%、42.8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多发性硬化患者组与其他非脱髓鞘性神经系统疾病组、多发性硬化患者组与健康体检者组血清中抗幽门螺旋杆菌的IgG抗体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组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组与健康体检者组血清中抗幽门螺旋杆菌的IgG抗体阳性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多发性硬化患者组与视神经脊髓炎组,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抗幽门螺旋杆菌的Ig-G抗体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33例MS患者中血清抗AQP4抗体阳性者5例,7例NMO患者中血清抗AQP4抗体阳性者6例。3、MS组与NMO组中抗AQP4抗体阳性患者与抗AQP4抗体阴性患者抗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2.73%、79.31%,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是引起MS与NMO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与MS及NMO患者是否含有抗AQP4抗体无关。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炎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病因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4.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中英文缩略词表9-10
- 第1章 引言10-11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11-17
- 2.1 实验主要仪器11
- 2.2 ELISA相关试剂11-12
- 2.3 相关试剂和耗材12
- 2.4 分析软件12
- 2.5 血清样本收集及临床病例分组12-14
- 2.5.1 血清样本收集12
- 2.5.2 临床病例纳入、排除标准12-14
- 2.6 实验方法14-16
- 2.6.1 血清标本采集14
- 2.6.2 实验原理14-15
- 2.6.3 检测前血清标本及试剂准备15
- 2.6.4 血清幽门螺旋杆菌IgG(HP-IgG)抗体检测15-16
- 2.6.5 检测结果计算与判断16
- 2.7 统计学处理16-17
- 第3章 结果17-22
- 3.1 收集病例的分组情况及临床资料统计分析17-19
- 3.1.1 收集病例的分组情况17
- 3.1.2 临床资料统计分析17-19
- 3.2 幽门螺旋杆菌Ig-G抗体检测19-22
- 第4章 讨论22-25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25-26
- 5.1 结论25
- 5.2 展望25-26
- 致谢26-27
- 参考文献27-29
- 综述29-34
- 参考文献33-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菊生,肖波,谢光洁,周文斌,杨欢;多发性硬化66例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2期
2 王薇薇,吴逊;多发性硬化合并癫痫发作[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6期
3 杨全玉,崔亚平,张晓曼;以头痛头晕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硬化10例报告[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4期
4 邢荣秀,王艳辉,马来莹;多发性硬化的治疗及结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5 金友雨,金石;多发性硬化与误诊[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12期
6 魏东宁,李嘉慧,耿晓非,樊双义;误诊为多发性硬化的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病一例临床病理报告[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0年02期
7 许贤豪;多发性硬化研究进展(述评)[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0年03期
8 马建军,孙翠萍,徐军,冯周琴;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1年03期
9 曾可斌;多发性硬化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2001年06期
10 曾可斌;多发性硬化的治疗[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熙;刘明媛;管阳太;;多发性硬化21例患者的临床特点[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陆正齐;张炳俊;胡学强;鲍健;伍爱民;;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与经典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对比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庄立;;临床孤立综合征转化为多发性硬化的预测指标及治疗[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4 张华;许贤豪;国红;乔立艳;吕继辉;殷剑;彭丹涛;候世芳;文诗广;矫毓娟;刘江红;谢琰臣;孟晓梅;王红;齐田孝彦;;多发性硬化患者脑磁共振检查特点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柳U,
本文编号:715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715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