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及营养干预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8 05:58

  本文关键词: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及营养干预效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营养状态 营养干预


【摘要】:背景在我国,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发病人数每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发病后约有14%-71%的患者发生吞咽障碍。患者发生吞咽障碍后影响营养物质的摄取,容易发生营养不良或者原有的营养不良状况加重,严重影响疾病的康复。原有疾病及患者营养状况的下降,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营养筛查与评估,发现患者的营养不良。因此适时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患者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机体功能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本研究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应用不同营养干预方式对患者营养客观指标变化的影响、营养成本费用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为非重症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支持提供客观依据。目的1对住院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2分析两种营养支持方式对患者生化检测指标、体格监测指标、营养费用支出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通过洼田饮水试验判断脑卒中患者是否存在吞咽困难,筛选出的患者,按随机入组的方法纳入研究。收集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Ⅰ病房与神经内科Ⅱ病房住院治疗的12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均按照我国2001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标准,符合头颅CT诊断标准或MRI诊断标准。住院时间均不少于3周,患者无意识障碍,能够语言或者手写表达自己的病情。应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在24小时内完成纳入患者营养风险筛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2分组及干预方式:神经内1病区的患者为匀浆膳组,应用匀浆膳制剂实施营养支持;神经内2病区的患者为整蛋白组,应用整蛋白制剂给予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生化监测指标、体格监测指标、并发症及营养支持费用的情况。3生化检验指标:患者入院次日常规抽取静脉空腹血,监测患者生化营养指标如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4体格监测指标:测量患者身高、体重,根据身高体重计算患者的体质指数。用软尺测量患者的上臂中围,用皮褶厚度计测量患者肱三头肌的皮褶厚度。结果1营养支持效果:单组比较,匀浆膳组患者营养支持21天后与营养支持前各项检测指标有差异性(P0.05),干预后的指标好于预前;整蛋白组患者营养支持21天后与营养支持前各项检测指标有差异性(P0.05)。干预后的指标优于干预前。两组比较,匀浆膳组与整蛋白组患者营养干预15天比较,数据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体格检测指标体重、BMI、上臂围、皮褶厚度,生化检测指标TP、Hb、ALB均没有差异性(P0.05);匀浆膳组与整蛋白组患者营养干预21天比较,数据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体格检测指标体重、BMI、上臂围、皮褶厚度,生化检测指标TP、Hb、ALB均没有差异性(P0.05)2并发症比较:比较不同营养干预方式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数据结果显示P0.05,说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无差异性;3两种营养干预方式费用比较:匀浆膳组患者3周营养支持总费用845.12元,整蛋白组患者3周营养支持总费用1935.34元。整蛋白组患者营养支持总费用是匀浆膳组的2.3倍。表明两组患者营养支持费用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结论1两组患者应用不同营养干预方式,患者的并发症,体格检测指标及生化检测指标无差异性,说明匀浆膳制剂与整蛋白制剂都适合于非危重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支持。2在两种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干预下,两组患者的营养支持费用有很大差异性,匀浆膳组营养支持费用明显低于整蛋白组。从成本/效果方面分析,说明应用匀浆膳制剂对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实施营养干预,更适合异地就诊、报销比例较低的患者。
【关键词】:脑卒中 吞咽障碍 营养状态 营养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符号说明11-12
  • 前言12-19
  • 材料与方法19-25
  • 结果25-37
  • 讨论37-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52
  • 附表52-57
  • 致谢57-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58-59
  • 附件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忠新,许英霞,王立静;营养干预对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免疫状况的影响[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1年03期

2 刘淮玉,唐毅,徐慧华,吴建华,钱利年,李兵,许洁,郭红卫;社区2型糖尿病营养干预的对比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2年06期

3 苏应雄,傅小鲁,颜代英,冯戈,徐勇;成都市学生营养干预[J];现代预防医学;2002年02期

4 朱蓓,王松俊;应激及其营养干预[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6期

5 李璞,赵理;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干预的对照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年01期

6 徐名周;关碧华;张正才;欧水招;李玉梅;林子雄;;广州市东山区城市婴儿营养干预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年13期

7 燕慧梅;;早期营养干预可减少住院时间[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06期

8 周喜云;;2型糖尿病认知水平与营养干预对照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14期

9 王露;高键;唐红;金凤妹;;门诊糖尿病个体化营养干预实施的后续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1年04期

10 韦燕萍;高铭云;刘柳芳;;营养干预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营养认知影响[J];海南医学;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力源;;生命节能与运动营养干预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届微量元素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邹贵森;;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与营养干预[A];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及科学进展学术资料汇编[C];2002年

3 王露;高键;唐红;金凤妹;陈璇;陈桦;;门诊2型糖尿病个体化营养干预效果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12届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4 李晓辉;李明川;卓秋成;蒋世理;;浅谈成都市营养干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四川省营养学会2000年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5 暴书萍;;对临床护士孕期的营养干预[A];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第十届全国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2005年

6 周喜云;;2型糖尿病认知水平与营养干预对照观察[A];第11届中国营养学会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7 马冠生;;运用健康促进学校模式开展学生营养干预[A];达能营养中心(中国)成立五周年[C];2003年

8 蒋世芬;;营养干预策略初探[A];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居民膳食与营养状况变迁论文集[C];2005年

9 吴少雄;;云南彝族饮酒行为调查及营养干预研究[A];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膳食脂肪与健康”论文集[C];2010年

10 罗贤懋;;我国癌症营养干预试验研究进展[A];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程晓晨;营养干预 健康革命的新时代[N];中国改革报;2008年

2 张艳玲;专家呼吁完善学生营养干预政策[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王薇;防控慢病 营养干预当先锋[N];中国食品报;2013年

4 王广金;河北21个县进行婴幼儿免费营养干预[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5 记者 叶龙杰;每儿童年营养干预成本400元[N];健康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裴立英;营养干预 三位营养专家对对碰[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7 翁善钢;肉鸡足垫皮炎的营养干预方案[N];山东科技报;2014年

8 燕慧梅;早期营养干预可减少住院时间[N];健康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耿兴敏;对27.4万名婴幼儿实施营养干预[N];中国妇女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刘艳芳整理;急需进行有效的营养干预[N];中国食品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梅;食管癌放化疗期间营养状态及营养参数的临床意义[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2 张颖;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估及营养干预效果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李春微;第一部分: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 妊娠期糖尿病营养及相关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分析 第二部分:Meta分析 医学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结局的影响 第三部分:系统综述 妊娠期糖尿病营养与健康管理研究进展[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4 郭苗苗;基于PG-SGA的个体化营养干预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王忠礼;女子柔道运动员减重期力量、某些生化指标变化及营养干预效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6 李铁柱;昌平实验中学学生体质现状及运动营养干预[D];泰山医学院;2011年

7 张辉;营养干预对赛艇女运动员免疫功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8 陈雪峰;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肠—淋巴途径”中活性物质的鉴定及营养干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9 艾小平;运动和营养干预对食源性肥胖大鼠减肥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静;应用SOC模型进行农民营养干预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47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747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5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