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侧支代偿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中的类型及意义
本文关键词:探讨侧支代偿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中的类型及意义
【摘要】:目的分析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中侧支代偿的类型及意义。方法选取与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进行CT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在本院的检查结果,对应用的侧支代偿的类型及应用意义进行研究。结果在本院进行CT检查,结果显示,锁骨下动脉2支(3.85%),基底动脉7支(13.46%),椎动脉9支(17.31%),大脑后动脉2支(3.85%),颈内动脉19支(36.53%),大脑中动脉3支(5.77%),颈总动脉6支(11.54%),大脑前动脉4支(7.69%)。经Willis环开放代偿15例(36%),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8例(19%),颈外椎动脉与锁骨下动脉肌间支吻合的患者共3例(5%);经软脑膜动脉吻合代偿7例(17%),外动脉、颈内代偿3例(7%)。结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所应用的侧支代偿有很多种,而侧支代偿的建立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关键词】: 侧支代偿 缺血性脑血管病 类型、意义
【分类号】:R743
【正文快照】: 缺血性脑血管又被称作脑缺血性疾病,在临床中是不同程度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在临床医学中因缺血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患者可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临床将其称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此外还有许多类型,该疾病的致残率与致死率极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在临床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益华,张荣生,陈金稷,肖功秉;脑血管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的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0年03期
2 北大医院健康教育科;脑血管病[J];中国健康教育;2000年01期
3 王书香,黄黛,刘金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发病时间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03期
4 ;缺血性脑血管病应早期干预[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5 赵玉霞;脑血管病的健康教育[J];石河子科技;2001年02期
6 徐沛华;氦氖激光照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23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04期
7 倪优琴,孟海平,杨丽琴;健康教育在脑血管病中的运用初探[J];现代康复;2001年23期
8 郭玉璞;加强脑血管病临床研究积极开展脑血管病防治工作(述评)[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1年01期
9 卫重娟,刘东;脑血管病社会心理因素与预后关系的研究[J];职业与健康;2001年09期
10 王绪芸;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J];安徽医药;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万霞;信宏;刘跃明;;预防脑血管病的重要性与措施[A];吉林省预防医学学术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2 左英;白雪;;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慈书平;高义;张希龙;茅建华;赵宁志;倪竞全;沈翔;丁敏;徐新献;;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脑血管病关系20年随访研究[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李t$;王海霞;;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5 张渌川;吴学君;秦晓波;;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的临床分析[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著汇编[C];2001年
6 范凌;李文媛;;紫外线血液幅射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赵春华;;中药导入合超声扫描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华扬;;超声技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检测和临床应用[A];庆祝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第八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余明;沈力;薛庆林;付明;贺燕;刘冀清;李霞;杨伟伟;王增云;路华;相守武;;针对脑血管病易患因素给予相关干预性治疗的临床研究[摘要][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猛;张颖冬;刘阳;;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忠良;不要忽视脑血管病征兆[N];科技日报;2012年
2 彭雪征 莫鹏;开创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新篇章[N];中国医药报;2014年
3 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刘明;冬季留神脑血管病[N];北京日报;2000年
4 朱丽丽;您容易患脑血管病吗[N];健康报;2006年
5 朱丽丽 ;进入数九天脑血管病骤增三成[N];科技日报;2007年
6 莫鹏;降低脑血管病早防是关键[N];科技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曹玉祥;秋冬季要严防脑血管病[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李华虹 刘乙辉;冬季,请对脑血管病“避而远之”[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9 记者 楚燕 通讯员 陈芳;神外专家聚厦“讨伐”脑血管病[N];厦门日报;2008年
10 杨叁平;“金三角”方案可有效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宝娟;脑血管病后的康复训练现况和临床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2 胡洪涛;中国人群宫内发育迟缓与成年期脑血管病患病关系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3 王斌;缺血性脑血管病个体化治疗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4 于丽天;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关系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5 张乐;载脂蛋白B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6 李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7 刘波;脑血管病的血管数值模拟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8 崔明姬;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并发脑血管病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张晓波;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基础实验及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10 贺颖;五个缺血性脑血管病候选基因的SNP分析及遗传易感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乾;神经电生理监测重症脑血管病脑功能及预后评价[D];河北大学;2015年
2 艾田妹;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李劭凝;糖化血红蛋白、脂蛋白(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田p,
本文编号:747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747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