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溶栓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
本文关键词:尿激酶溶栓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的效果和安全性
更多相关文章: 尿激酶溶栓 风湿性心脏病 左心房内血栓脱落 脑栓塞
【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抗凝及降低颅内压等方法来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溶栓,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达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试验组未出现出血现象,对照组中有3例出现出血现象,但采取措施后能够制止,未影响到治疗效果。结论对于风湿性心脏病左心房内血栓脱落致脑栓塞患者,利用尿激酶溶栓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并有较高的安全性,对患者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尿激酶溶栓 风湿性心脏病 左心房内血栓脱落 脑栓塞
【分类号】:R743.33;R541.2
【正文快照】: 临床上心房纤颤的最常见病因仍然是风湿性心脏病,而心房纤颤的最常见并发症就是脑血栓,在全部脑梗死患者中占46%[1]。将其发病率及病死率降低的关键就是进行正确预防及治疗。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面,溶栓治疗是一种常规方法,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其可能会引起出血[2-3]。根据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小洪,金丽华,陈国伟;抗DNA酶B滴度测定在风湿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2年01期
2 袁琳卉,曲萍,韩群;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饮食注意事项[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3年02期
3 赵焕兰,张水旺,胡永祥,郭玉喜;气温气压对风湿性心脏病病情加重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04年12期
4 赵焕兰,张水旺,胡永祥,郭玉喜;湿度风速对风湿性心脏病病情加重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05年04期
5 Mathew S.;Channon K.M.;Alp N.J.;马超;;1例特征典型的风湿性心脏病[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7年07期
6 黄智虎;;风湿性心脏病并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三例诊治分析[J];腹部外科;2009年04期
7 张明;;对3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临床治疗的分析[J];中外医疗;2012年18期
8 安锡玲,宿清和;青少年风湿性心脏病145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1994年02期
9 陈仲贤,周月芳;风湿性心脏病在发展中国家忽视预防的结果[J];青海医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10 郭美卿;老年人风湿性心脏病21例临床特点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199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进华;温绍君;孟旭;周其文;;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的相关基础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2 孟锦绣;李运雄;朱平;林秋雄;李玲;卢聪;郑少忆;李广华;余细勇;;角蛋白18是风湿性心脏病的自身抗原[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蒋立虹;;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与预后关系的临床意义[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刘小清;;我国风湿性心脏病近年的流行状况[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5 刘泽金;孔莹;范庆坤;;风湿性心脏病人的肌钙蛋白Ⅰ检测分析[A];第四届全国血脂分析与临床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全国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李钦侯;袁庆文;徐劲松;游志刚;;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多脏器动脉栓塞二例[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7 王一娜;古洁若;魏秋静;余步云;;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肌细胞诱导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和意义探讨[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卢海儒;李沛;;临床药师对1例风湿性心脏病致脑栓塞患者的用药干预与监护[A];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何国祥;宋治远;迟路湘;司良毅;周林;舒茂琴;胡厚源;唐波;刘建平;冉擘力;仝识非;;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84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疗效[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10 李永辉;云志中;谭朝晖;刘杰;乔建坤;;风湿性心脏病病人DCD肾移植[A];2013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金恩泽 (教授) 金鸥;中青年要防风湿性心脏病[N];家庭医生报;2009年
2 邱吉芬;风湿性心脏病为啥会出现血栓、黄疸?[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张献怀;感冒咳嗽诱发风心病[N];健康时报;2008年
4 张献怀;上呼吸道感染后警惕诱发风心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5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 陈子英;风心病应把握好手术时机[N];河北科技报(农村版);2000年
6 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 曲秀芬 整理 衣晓峰 生利健;房颤可推高心梗发病率[N];健康报;2013年
7 张献怀;上呼吸道感染后需防风心病[N];家庭医生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振晓;甘露糖结合凝集素与风湿性心脏病的关系及其重组蛋白的表达[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2 郑大为;人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的蛋白质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华荣;中国汉族人风湿性心脏病的遗传易感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4 申康均;风湿性心脏病与DNA甲基化异常的相关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焕兰;气候因素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病情加重的直接影响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2 余睿;基质金属蛋白酶-12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组织中的表达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3 班韶;5-吡咯啉羧酸还原酶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组织中的表达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4 郑光美;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右室整体功能[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徐鹏;干扰素调节因子4的去泛素化修饰在风湿性心脏病中的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6 刘娟;应变率成像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7 黄志勇;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检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二尖瓣对合指数的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8 莫莉;风心病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与IL-10、TGF-β1的变化与意义[D];安徽理工大学;2012年
9 竹立;汉族人群Toll样受体5、9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风湿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10 王健;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房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及相关因素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48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748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