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颅内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
【摘要】:颅内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棘手的问题。本文从影像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水平等方面对颅内黑色素瘤的诊断加以阐述,同时对放疗、化疗、免疫疗法等治疗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单位】: 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潍坊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颅内黑色素瘤 诊断 治疗
【分类号】:R739.41
【正文快照】: 1概况颅内黑色素瘤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十分少见,其恶性程度很高,病程常很短,发展快,诊断、治疗困难。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颅内黑色素瘤可发生于脑、脊髓软膜的任何部位,可分为两类:一类弥漫性侵及硬膜,另一类为脑实质内结节性病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锦峰;枕骨大孔区原发性黑色素瘤病例分析报告[D];武汉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飞亚;宋永焕;蒋良福;;甲下骨疣的诊断及治疗[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王文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蔺建涛;;5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J];中外医疗;2011年18期
4 郑梅芳;;高频超声对外周神经鞘瘤诊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1年18期
5 张健;石文静;李家敏;孙爱君;刘健;;PET显像在诊断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14期
6 吕廷勇;梁显著;黄子荣;马炳莲;朱奉兴;;脑膜瘤的CT诊断体会[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1年01期
7 杨振华;安正佳;徐胜生;;髂骨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1年01期
8 陆晓燕;徐坚;;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子宫肌瘤肉瘤变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年13期
9 徐淑梅;周蕾;吴斌;刘卓刚;;多毛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10 刘智君;宋瑞娟;关长旭;;骨软骨瘤8例CT影像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富林;鲁明良;;直肠类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A];2009浙江省大肠肛门病学术交流会暨肛肠外科新技术培训资料汇编[C];2009年
2 武迎;王伟;肖磊;陈东;方微;商建峰;;盆腔多发性良性间叶瘤延续至髂静脉、下腔静脉及右心房生长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王忠武;付校;卢凯;施烽锋;孙乐天;楼文琪;;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A];2009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朱立东;;172例肝外胆管癌的诊断和外科治疗[A];山东抗癌协会普外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何永刚;蔡伟耀;陈曦;杨卫平;李宏为;;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癌的外科临床表现—与非合并癌桥本甲状腺炎的比较[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刘群;李鹏;王鹏;朴颖哲;王晓光;李文良;;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22例临床分析[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张万岱;姚永莉;梁卫江;;胃癌前病变的诊治进展[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8 吴峻立;苗毅;刘训良;徐泽宽;钱祝银;戴存才;蒋奎荣;;胰体尾癌的临床诊治体会(附79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徐泽宽;奚春华;郭峰;刘训良;戴存才;钱祝银;蒋奎荣;吴竣立;苗毅;;胰腺类癌的诊断与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陈阳静;闫利英;赵瑞敏;李随勤;;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与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野;利用细针穿刺的细胞形态定量分析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可行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郭会芹;乳腺肿瘤细胞中心体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3 段鸿飞;支气管灌洗液基因过甲基化对肺癌诊断的研究[D];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2007年
4 杨明;DD3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5 梁宗辉;多层螺旋CT胰腺病变灌注成像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卢秀波;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在甲状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7 周春文;膀胱癌树突状细胞疫苗交叉免疫性研究及联合瘤标诊断膀胱癌的价值[D];山东大学;2004年
8 张宏;中国北方人群HNPCC临床特征分析及hMLH3和hEXO1基因种系突变与HNPCC相关性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9 宋宁;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MRI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10 杨全成;天津市前列腺癌发病诊断治疗状况调查及相关网络数据库构建[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丙飞;78例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外科治疗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茹海明;胃肠道间质瘤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3 林益山;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和治疗(21例报告)[D];福建医科大学;2006年
4 杨珠莹;胰岛细胞瘤18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5 鞠红艳;胰腺癌110例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6 赖金枝;睾丸间质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附8例报告并文献复习)[D];山东大学;2008年
7 钱春华;垂体腺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D];浙江大学;2009年
8 林立忠;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附45例临床报告)[D];浙江大学;2005年
9 彭亦平;诱导痰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与肺癌的诊断[D];江西医学院;2005年
10 邓国义;宫颈细胞学的临床价值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合理诊治[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664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766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