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特征在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的差异比较
发布时间:2017-09-14 04:09
本文关键词: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超声特征在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的差异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颈动脉斑块 前循环脑梗死 后循环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摘要】:目的:通过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及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超声特征比较,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部位及性质、颈动脉狭窄在前、后循环梗死中的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连续入院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新发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根据脑梗死部位分成前循环梗死组和后循环梗死组,收集其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影像学及实验室资料,运用颈部动脉超声技术,比较两组间颈动脉内-厚度、斑块部位及性质、颈动脉狭窄程度在前、后循环的差异。结果:共纳入前循环梗死141例,后循环梗死65例,其中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在前循环组后循环组比较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颈总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75例(53.19%),后循环组不稳定斑块检出20例(30.77%),前循环组不稳定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后循环,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循环组右颈总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63例(44.68%),高于后循环组15例(23.0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颈动脉狭窄比较中,各组间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后循环梗死组斑块分布无明显差异,前循环在双侧颈总动脉的不稳定斑块发生率远大于后循环梗死组。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 前循环脑梗死 后循环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3
- 研究内容与方法13-17
- 1.研究对象13
- 2 内容与方法13-15
- 3.质量控制15
- 4.统计方法15-16
- 5 技术路线图16-17
- 结果17-20
- 讨论20-24
- 小结24-25
- 致谢25-26
- 参考文献26-30
- 综述30-38
- 参考文献35-3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38-39
- 导师评阅表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祥敏;;后循环脑梗死156例临床与预后探究[J];当代医学;2013年30期
2 潘志信;后循环脑梗死早期误诊3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年07期
3 李菁晶;鞠奕;王春雪;王拥军;;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89例临床观察[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8年03期
4 卢桂兰;冀瑞俊;;后循环脑梗死溶栓治疗成败的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03期
5 王力军;;后循环脑梗死68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9年12期
6 李R,
本文编号:847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8477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