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环境因素与多发性硬化

发布时间:2017-09-15 23:25

  本文关键词:环境因素与多发性硬化


  更多相关文章: 多发性硬化 环境因素


【摘要】: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的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导致中青年残疾的主要病因之一。其确切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清楚,除遗传因素外,多种环境因素如感染、地理位置(纬度)、出生季节、饮食、生活方式等均与MS的发生密切相关。明确环境因素与MS的关系可能为MS预防与治疗的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和方法。本文将对环境因素与MS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三病房;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环境因素
【分类号】:R744.51
【正文快照】: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白质的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髓鞘和轴突广泛损伤,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临床以多发病灶及病情反复发作为特点。MS通常在20~40岁起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薇薇,吴逊;多发性硬化合并癫痫发作[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6期

2 杨全玉,崔亚平,张晓曼;以头痛头晕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硬化10例报告[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4期

3 金友雨,金石;多发性硬化与误诊[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12期

4 马建军,孙翠萍,徐军,冯周琴;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1年03期

5 曾可斌;多发性硬化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2001年06期

6 曾可斌;多发性硬化的治疗[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1年11期

7 韦柠琳;多发性硬化误诊17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年09期

8 袁魁珍,邹琼,李汉玲;多发性硬化伴发作性瘙痒1例报告[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1年03期

9 崔元孝,袁倩,苏维展;多发性硬化的治疗[J];山东医药;2002年14期

10 郭淮莲,吴晓艳,刘晖,李宁;貌似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多发性硬化一例[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建玲;周列民;;多发性硬化伴发癫痫发作[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赖燕蔚;王建雄;;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次神经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杜鹃;付宏泰;;多发性硬化的免疫学发病机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尚晓玲;周莉;高颖;;关于多发性硬化病因探讨[A];2005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吴逢波;徐萍蓉;贾苹;李健;唐尧;;不同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A];2008年成渝药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陆正齐;朱灿胜;郑雪平;胡学强;;不同抗原和不同动物的多发性硬化模型比较[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漆伟男;刘芳;;以顽固性呃逆、呕吐为首发症状的多发性硬化1例报告[A];贵州省医学会第八届神经病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玲玲;;视觉诱发电位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A];2006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高波廷;胡晓晴;孙昌兰;唐荣华;王伟;;损害大脑灰质的多发性硬化13例报告[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徐娟;冀冰心;苏力;董会卿;刘聪艳;孙雪静;;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可行性[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 王雪飞;我国将建8个多发性硬化诊疗培训基地[N];健康报;2010年

2 胡德良;多发性硬化将有新疗法[N];健康报;2007年

3 靖九江;卫生部医政司与默克雪兰诺合作开展“中国多发性硬化诊疗培训项目”[N];中国医药报;2010年

4 实习生 王乐 记者 王春;我科学家探明多发性硬化免疫治疗机理[N];科技日报;2005年

5 仇逸;我国科学家探明多发性硬化免疫治疗机理[N];大众卫生报;2005年

6 ;Epstein-Barr病毒可增加患多发性硬化危险[N];医药经济报;2002年

7 ;我国研究多发性硬化病取得突破性进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8 姜澜;利比治疗早期多发性硬化获CHMP肯定[N];中国医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万利;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2 金范莹;多发性硬化患者临床特点的性别差异比较[D];浙江大学;2013年

3 杨帆;疏肝健脾固髓方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及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4 刘启兵;中国汉族人群多发性硬化关联基因的筛选及FCRL3基因多态与多发性硬化相关性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5 宋桂芹;多发性硬化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基因芯片及PET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6 李磊;干扰素在格林巴利综合征和多发性硬化中的作用研究[D];哈尔滨医科大学;2011年

7 姜寿峰;蛋白质组学在多发性硬化与视神经脊髓炎血清和脑脊液中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林艾羽;Sp3基因结构及其与多发性硬化遗传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9 张静;microRNA-155调节Th1/Th17细胞分化并与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相关[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10 唐乐梅;磁敏感加权成像、磁共振静脉成像及相位对比电影法对健康人与多发性硬化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玉娟;不同干预措施治疗多发性硬化所致痉挛的网络Meta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2 王利娟;多发性硬化患者IL-17、IL-27水平的动态表达及意义[D];兰州大学;2016年

3 谢沁芳;多发性硬化相关治疗的系统评价[D];兰州大学;2016年

4 吴淼;干扰素β-1b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评估[D];吉林大学;2016年

5 田弘极;多发性硬化白质损伤和灰质病变研究及相关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6 赵平平;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7 邓琦;多发性硬化的治疗现状及瞻望[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8 崔传举;105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D];郑州大学;2011年

9 杨雪冬;多发性硬化患者头痛现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10 吴斌;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59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859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b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