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发育期癫痫持续状态的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03:26

  本文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发育期癫痫持续状态的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发育期 癫痫持续状态 海马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海人酸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干预发育期癫痫持续状态(SE)后,不同时间点海马组织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的变化,从而了解VEGF对SE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生后14天(postnatal 14,用P14表示,下同)的健康SD大鼠124只,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CONT组,n=31)、海人酸对照组(KA对照组,n=31)、假手术对照组(磷酸缓冲液干预组,即PBS干预组,n=31)和VEGF干预组(VEGF干预组,n=31)。P14时,VEGF干预组大鼠侧脑室注射VEGF(浓度0.02μg/μl,剂量2μl,即VEGF0.04μg),PBS干预组大鼠侧脑室注射同等剂量(即2μl)PBS,其余两组不进行侧脑室注射。P15时,VEGF干预组、PBS干预组、KA对照组腹腔注射海人酸(浓度2mg/ml,剂量1.25ml/kg,即海人酸2.5mg/kg),建立幼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CONT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在建模完成后第1天,每组随机选取1只大鼠行HE染色进行模型鉴定,并分别在模型建立后的第1、3、7、14、21天在各组中随机选取6只大鼠,组成P16亚组(n=6)、P18亚组(n=6)、P22亚组(n=6)、P29亚组(n=6)和P36亚组(n=6),取大脑海马组织,采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测定大鼠海马NSE、GFAP的表达。结果:1、海人酸诱导发育期癫痫持续状态大鼠的行为特点:腹腔注射海人酸约2-3min后,大鼠开始出现惊厥发作,首先表现为烦躁不安、凝视、搔头动作、湿狗样动作、阵发性奔跑,然后出现肢体阵挛、抽搐,甚至出现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严重发作者衰竭致死。造模失败率为5.10%,死亡率为4.08%。2、海马CA3区HE染色结果:CONT组大鼠海马CA3区可见锥体细胞排列整齐,细胞结构清晰完整。KA对照组、PBS干预组海马CA3区神经元细胞体积则明显变小,细胞排列稀疏、不整齐,损伤严重者可见神经元大量变性、死亡;VEGF干预组较KA对照组、PBS干预组相比海马神经元变性、死亡减轻,胞体稍大,排列略规则,可见胶质细胞轻度增生。3、Western Blot结果:(1)海马区NSE蛋白表达:SE发生后第一天起KA对照组、PBS干预组NSE蛋白表达水平即达到较高水平,并于第3d达到顶峰,在一周内均维持在较高水平,至第14d时仍明显高于CONT组;VEGF干预组NSE蛋白表达水平虽仍高于CONT组,但在SE后各时间点较KA对照组、PBS干预组却有所下降,且在第3d时差别最为明显。(2)海马区GFAP蛋白表达:SE发生后第一天起KA对照组、PBS干预组GFAP蛋白表达水平即开始升高,明显高于CONT组,并于SE后第7d达到峰值;VEGF干预组GFAP蛋白表达水平虽仍高于CONT组,但在第3d、7d和14d时间点较KA对照组、PBS干预组却有所下降,在SE后第7d时差别最为明显。结论:1、腹腔注射海人酸可以建立发育期SD大鼠癫痫持续状态模型,其造模成功率较高。2、海人酸腹腔注射建立的幼鼠癫痫持续状态早期就存在海马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损伤。3、VEGF对发育期癫痫持续状态造成的海马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发育期 癫痫持续状态 海马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海人酸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2.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前言9-11
  • 实验流程图11-12
  • 材料与方法12-26
  • 结果26-33
  • 讨论33-38
  •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4
  • 综述44-53
  • 参考文献49-53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53-55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55-56
  • 本课题基金资助项目56-57
  • 致谢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小池;小儿癫痫持续状态44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兰春艳,丁艳瑜,周彦;癫痫持续状态的急救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0年02期

3 张进伶;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健康指导[J];中国健康教育;2000年11期

4 钟言华,万春贵,黄奕骏,周兰芳;小儿误服鼠药致癫痫持续状态26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年05期

5 何文华,张强,肖祖锋,何重福;癫痫持续状态67例治疗体会[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周斌,刘玲;癫痫持续状态126例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01年04期

7 郭兰枝,张汝湘;癫痫持续状态23例报告[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06期

8 周齐,任银娟;20例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治体会[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06期

9 唐发霞;癫痫持续状态及其治疗[J];临床中老年保健;2001年02期

10 程学文,陈亚芬,陈雄;小儿癫痫持续状态112例的药物选择及疗效分析[J];咸宁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安军;伍国锋;;癫痫持续状态处理研究[A];贵州省医学会第八届神经病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韩蕴丽;李杏;;50例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特点与影响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3 张郑平;;首发症状为癫痫持续状态的就诊患者临床分析(附35份病例)[A];贵州省医学会第八届神经病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俊秀;康玉振;;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抢救[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5 孙云菊;;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体会(附12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6 扬满庚;;东莨菪碱治疗癫痫持续状态4例报告[A];第七次全国莨菪类药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7 魏忠东;;东莨菪碱控制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观察[A];第七次全国莨菪类药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朱淑萍;张琴;付晓荣;;安定持续泵入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王远芳;;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罗蓉;汤有才;毛萌;肖侠明;;咪唑安定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观察[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癫痫持续状态的分类及诊断[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2 李军;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3 本报记者 魏平;控制癫痫持续——药效求快 剂量要足[N];医药经济报;2011年

4 ;癫痫发作病例分析(二)[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小儿科 梁承玮;警惕小儿持续非惊厥性癫痫[N];健康报;2009年

6 姚南;癫痫规律护理防复发[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7 王锦蓉;哪些药物停服会出现“反弹”现象[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8 肖岚;癫痫发作时的护理[N];大众卫生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歆;GABA(A)受体亚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癫痫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小木;MiR-134在癫痫持续状态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3 刘金之;FK506抑制钙神经素改善学习记忆和减轻脑水肿及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王艺;癫痫持续状态亚低温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5 李真;HMGB1在幼年大鼠癫痫持续状态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史志勤;实验性癫痫大鼠凋亡机制的探讨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7 张忱;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海马miRNA表达谱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解媛媛;miR-34a在癫痫持续状态后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发生中的作用[D];中南大学;2012年

9 周渊峰;亚低温对癫痫持续状态脑损伤神经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姚红;2R,,4R-APDC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结构和功能可塑性变化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庆敏;癫痫患儿血清中HMGB1、IL-2、IL-6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D];郑州大学;2015年

2 谭俊;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肺炎相关性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3 王雪;癫痫患者的人格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4 韩春涛;中国东北地区癫痫持续状态分类、临床特点、脑电图特征及预后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5 丁秀芳;癫痫持续状态模型中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刘聪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发育期癫痫持续状态的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7 方瑶;氯胺酮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8 张凌锋;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疗效的系统评价[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9 粱滢;癫痫持续状态预后的相关因素及评估[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10 李燕玲;活性氧在癫痫持续状态诱导神经损伤中的信号机制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860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860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c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