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神经病学论文 >

90岁以上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特点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10:30

  本文关键词:90岁以上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特点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90岁以上高龄患者 缺血性卒中 颅内外动脉硬化 颅内外动脉狭窄 颈动脉迂曲 CT血管造影 危险因素


【摘要】:背景及目的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病为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三大疾病。近年的调查报告显示脑血管病已超越恶性肿瘤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大危险因素。在我国脑血管病总发生率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到60%-80%。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高龄化速度越来越快。我国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大国,高龄人群的不断增加意味着缺血性卒中患者必然增多。而高龄缺血性卒中以其发病率高、预后差、致残、致死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一直为神经科临床一大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对高龄脑动脉狭窄及缺血性卒中其特殊的发生特点、危险因素要有更加清楚的认识。但目前对于颅内外动脉狭窄及缺血性卒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普通老年人群,对于高龄及90岁以上超高龄卒中的研究仍较少。故本研究希望通过对90岁以上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外动脉硬化特点及危险因素的研究,为90岁以上高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连续回顾2009年7月-2014年7月在第三军大学大坪医院住院诊断为缺血性卒中且已行头颈部CTA检查的患者。年龄≥90岁的92例设为高龄组;年龄≤90岁的患者用系统抽样法随机编码,等距抽选110例设为对照组。再依据头颈部CTA影像颅内外动脉狭窄程度将高龄组患者分为狭窄组与非狭窄组。比较组间脑动脉硬化的形态学特点及差异,分析各组患者既往病史、体重指数、血压、血糖、尿酸、血脂、胱抑素C等危险因素与颅内外动脉硬化发生的关系。结果1.高龄组各程度的动脉狭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龄组最好发脑动脉狭窄的血管前3位依次为:I-ICA(79.9%)、MCA(71.2%)、E-ICA(60.9%)。而对照组最好发脑动脉狭窄的血管前3位依次为:E-ICA(42.7%)、I-ICA(35.9%)、PCA(16.4%)。2.高龄组与对照组动脉狭窄发生率均呈现颅内高于颅外(高龄组:72.1%vs 27.9%;对照组59.2%vs 40.8%),其中高龄组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统计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高龄组与对照组的颅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均表现为前循环高于后循环(高龄组:73.0%vs27.0%;对照组74.5%vs2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高龄组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龄组数据统计显示:①颈部斑块最好发部位为颈内动脉颅内段(93.4%),其次为颈内动脉颅外段(78.8%);②钙化斑块最好发部位为颈内动脉颅内段(86.9%);混合斑块明显好发于颈内动脉颅外段(48.3%);脂肪斑块与纤维斑块均多发于颅外段颈动脉。③钙化斑块检出率最高(25.8%),其次为混合斑块(15.4%),脂肪斑块与纤维斑块发生率相对较低(4.0%vs1.7%)。5.迂曲数据统计提示:①高龄组与对照组相比,迂曲发生率明显较高(86.8%vs57.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高龄组与对照组动脉折曲均最好发于左侧椎动脉(46.7%vs35.5%)。③两组椎动脉左侧优势血管发生率(75%vs80%)明显高于右侧(p0.05)。6.高龄组与对照组颅内外动脉狭窄单因素分析显示:①高龄组中有高血压及冠心病病史者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且收缩压、舒张压及胱抑素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中吸烟、饮酒者比例明显多于高龄组,且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高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将动脉狭窄定义为动脉狭窄率≥50%,将高龄组患者分为狭窄组与非狭窄组进行动脉狭窄相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狭窄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均高于非狭窄组(p0.05)。对以上相关危险因素作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超重为90岁以上高龄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95%ci=1.242-11.412,or=3.765,p0.05)。结论1.90岁以上高龄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最好发部位为颈内动脉颅内段与大脑中动脉;颅外动脉狭窄最好发部位为颈内动脉颅外段与椎动脉颅外段;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颅外动脉,前循环动脉狭窄发生率高于后循环。2.90岁以上高龄患者狭窄发生率及斑块发生率、迂曲发生率均显著升高;各型斑块与各型迂曲所占比例与普通患者无明显差异;其斑块最好发部位为颈内动脉颅内段与颈内动脉颅外段;而折曲最好发部位为左侧椎动脉。3.90岁以上高龄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与超重、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显著相关,其中超重为其独立危险因素。4.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及胱抑素水平升高与90岁以上高龄人群卒中的发生关系更加密切。5.90岁以上高龄患者吸烟、饮酒者更少,且具有更低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提示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与90岁以上高龄人群卒中的晚发乃至长寿有着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90岁以上高龄患者 缺血性卒中 颅内外动脉硬化 颅内外动脉狭窄 颈动脉迂曲 CT血管造影 危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3.3
【目录】:
  • 缩略语表4-6
  • 英文摘要6-10
  • 中文摘要10-13
  • 1. 前言13-16
  • 1.1 选题背景13-15
  • 1.2 研究意义15-16
  • 2. 对象与方法16-24
  • 2.1.研究对象16
  • 2.2 头颈部CTA检查及动脉硬化测量方法16-21
  • 2.3 住院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收集21
  • 2.4 诊断标准21-23
  • 2.5 统计方法23-24
  • 3. 结果24-35
  • 3.1 高龄组颅内外动脉狭窄与迂曲患者基线资料24
  • 3.2 高龄组与对照组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与狭窄程度的特点24-28
  • 3.3 高龄组与对照组颈部斑块特点的比较28-29
  • 3.4 高龄组与对照组颈部动脉迂曲特点的比较29-31
  • 3.5 高龄组与对照组缺血性卒中发生危险因素比较31-32
  • 3.6 高龄颅内外动脉狭窄危险因素分析32-35
  • 4. 讨论35-40
  • 4.1 高龄患者颅内外动脉硬化性狭窄分布特点35-37
  • 4.2 90岁以上高龄缺血性卒中发生危险因素及颅内外动脉狭窄危险因素37-40
  • 全文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8
  • 文献综述 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48-61
  • 参考文献56-6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61-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猛;盛世英;张菊美;吴坚;;80岁以上老年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13年11期



本文编号:874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874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c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