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致枕叶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本文关键词: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致枕叶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其发病机理的脑血管疾病,该病的典型特征是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和(或)双侧大脑前、大脑中动脉起始部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同时伴颅底异常新生血管网形成。脑血管造影可见脑底新生的密集小血管形似吸烟时吐出的烟雾,因此临床上形象地称之为Moyamoya病。据文献报道,临床中约有1/3的烟雾病患者合并后循环病变,此类患者在脑血管造影上表现为前循环病变的基础上一侧或双侧大脑后动脉局部存在狭窄伴杂乱的烟雾状血管形成。随着病情的加重,大脑后动脉血管主干结构消失,烟雾状血管也由多变少。此类患者由于大脑后动脉本身病变而缺少其向前循环供血区代偿的能力,因而前循环缺血表现更重,故临床表现虽仍以TIA及脑梗死为主,但相比较于大脑后动脉正常的烟雾病患者,此类患者的颅内供血障碍不但更加严重且可存在大脑后动脉供血区缺血的临床表现,如视力、视野障碍。同时一旦出现枕叶梗死患者可遗留有永久性视野缺损,临床治疗棘手且效果有限。本研究旨在探讨伴随有后循环病变的烟雾病患者,其大脑后动脉病变侧发生枕叶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指导临床治疗并改善患者的预后。目的:通过对烟雾病患者病历资料的总结、分析,寻找烟雾病性别、年龄、左侧前循环铃木分期、右侧前循环铃木分期、左侧后循环Magikura分级、右侧后循环Magikura分级、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12项因素与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伴发枕叶梗死的关系,探讨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时发生枕叶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307医院神经外科2003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确诊烟雾病患者,根据入组标准,筛选出明确诊断、同时合并后循环病变患者258例,其中在同侧后循环病变基础上伴发枕叶梗死者107例。统计纳入性别、年龄、左侧前循环铃木分期、右侧前循环铃木分期、左侧后循环Magikura分级、右侧后循环Magikura分级、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12项可能对枕叶梗死起作用的相关因素,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从而确定影响枕叶梗死的相关因素。结果:1.一般资料:解放军307医院神经外科2003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烟雾病患者846例,同时合并有后循环病变的患者258例,约占总人数的31%。其中符合入组条件的在同侧后循环病变基础上伴发枕叶梗死的患者107例,发生枕叶梗死的概率为41.5%,梗死与非梗死组人数比例为0.71:1;梗死组患者中最小年龄2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28.66±17.29岁,非梗死组中最小年龄2岁,最大年龄51岁,平均年龄23.16±13.75岁;梗死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为1.14:1,非梗死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为0.84:1;梗死组中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比例为0.09:1,非梗死组中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比例为0.06:1;梗死组中高血压与非高血压患者比例为0.35:1,非梗死组中高血压与非高血压患者比例为0.08:1;梗死组中高血脂与非高血脂患者比例为0.13:1,非梗死组中高血脂与非高血脂患者比例为0.09:1;梗死组中阳性家族史与阴性家族史患者比例为0.18:1,非梗死组中阳性家族史与阴性家族史患者比例为0.16:1;梗死组中吸烟与非吸烟患者比例为0.18:1,非梗死组中吸烟与非吸烟患者比例为0.06:1;梗死组中饮酒与非饮酒患者比例为0.07:1,非梗死组中饮酒与非饮酒患者比例为0.02:1。2.影像资料:梗死组中前循环铃木分期中I期1侧(0.5%),II期26侧(12.1%),III期33侧(15.4%),IV期58侧(27.1%),V期75侧(35.1%),VI期21侧(9.8%)。非梗死组中前循环铃木分期中I期15侧(5.0%),II期53侧(17.5%),III期65侧(21.5%),IV期64侧(21.2%),V期79侧(26.2%),VI期26侧(8.6%)。梗死组中后循环Magikura分级中1级19侧(8.7%),2级77侧(36.1%),3级78侧(36.5%),4级40侧(18.7%)。非梗死组中后循环Magikura分级中1级67侧(22.2%),2级148侧(49.0%),3级73侧(24.2%),4级14侧(4.6%)3.统计学分析情况:对可能影响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致枕叶梗死发生的12项相关指标作单因素分析,显示7个因素即高血压、吸烟史、年龄、左前(左侧前循环铃木分期)、右前(右侧前循环铃木分期)、左后(左侧后循环Magikura分级)、右后(右侧后循环Magikura分级)在枕叶梗死与非梗死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以上7个指标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致枕叶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OR1)为:高血压(OR=3.661,95%CI 1.362-9.836),左侧后循环Magikura分级(OR=2.661,95%CI 1.755-3.886)、右侧后循环Magikura分级(OR=2.483,95%CI 1.714-3.597),年龄(OR=1.029,95%CI 1.007-1.053)。结论:1.高血压、后循环Magikura分级和年龄是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引发枕叶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相对较高的后循环Magikura分级和高龄会增加后循环病变时出现枕叶梗死的风险;其中,高血压是影响枕叶是否出现梗死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依次为后循环Magikura分级和年龄。2.性别的不同,是否合并糖尿病及高血脂,是否具有阳性烟雾病家族史及饮酒史在梗死组与非梗死组患者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而吸烟史及前循环铃木分期虽然在两组患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但对枕叶梗死的发生未表现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3.对于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尤其是高龄、后循环Magikura高分级及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由于其较高的枕叶梗死发生率,即使患者尚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也可积极考虑行手术治疗。
【关键词】:烟雾病 后循环病变 枕叶梗死 危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3.3
【目录】:
- 缩略词表4-5
- 摘要5-9
- 英文摘要9-14
- 前言14-17
- 第一部分 对象与方法17-20
- 第二部分 结果20-29
- 第三部分 讨论29-35
- 第四部分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39
- 综述39-50
- 参考文献46-50
- 论著50-59
- 个人简历59-60
- 致谢6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君;张晨;;成人烟雾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附26例报告)[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李洁;刘睿;李柱一;吴大方;马喜娟;苗建亭;;儿童烟雾病的临床表现及神经影像学特征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年08期
3 梁紫岩;魏世辉;张卯年;;Moyamoya病相关眼部临床特点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07年01期
4 张忱;李蜀渝;肖波;杨欢;胡崇宇;刘人恺;;37例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0年02期
5 刘成磊;杨立民;徐凯;;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烟雾病中的诊断价值[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4年02期
6 李昆英;吴金玉;饶杰;胡溪;;加用田七注射液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7 徐艳;;烟雾病手术治疗的配合体会[J];吉林医学;2012年19期
8 黄芳;曾晓琴;国宁;何燕;;颞浅动脉颞肌贴敷术治疗烟雾病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0年32期
9 苗杰;徐华;赵宁军;;1例短暂脑缺血发作型烟雾病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年13期
10 王虎清;吴海琴;张桂莲;张茹;孙宏;;烟雾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中的应用价值及缺血型烟雾病梗死类型与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文;成年型烟雾病患者脑微出血的初步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朴莲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烟雾病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D];山东大学;2011年
3 韩聪;成人烟雾病患者疾病自然史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4 宗睿;缺血型烟雾病EDAS术后血管重建效果及影响因素[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5 刘颖;16例烟雾病临床特点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6 柳敬伟;20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7 杜鹏;烟雾病术中急性脑肿胀原因分析及术中对策[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8 吴绘;烟雾病患者的临床及皮层微血管特征与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融通术治疗效果关系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9 苗培栋;Moyamoya病的DSA特点[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10 李靖宇;21例烟雾病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95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895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