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目的寻找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6月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250例,其中男性162例,女性88例,平均年龄(71.46±12.16)岁,6个月后失访15例。采集患者与脑梗死相关的临床信息,并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及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分,通过相关性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脑梗死预后的因素。结果年龄(OR=1.049,95%CI:1.019~1.081,P=0.001)、高血压(OR=3.918,95%CI:1.169~13.132,P=0.027)、脑卒中(OR=7.742,95%CI:1.038~7.746,P=0.046)、TC(OR=0.347,95%CI:0.165~0.731,P=0.005)、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0.816,95%CI:0.696~0.956,P=0.012)和脑卒中后抑郁(OR=9.161,95%CI:4.326~19.401,P=0.000)是影响脑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高血压、脑卒中、TC、入院时NIHSS评分、脑卒中后抑郁与预后相关。
【作者单位】: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卒中 脑梗死 预后 高血压 抑郁
【分类号】:R743.3
【正文快照】: 脑梗死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死率占所有疾病的6%,是目前人类三大致死疾病之一。50%~70%的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研究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对于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急性脑梗死预后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群,高平,王新德,孙春香;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的预后[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2 张玉玲;康素玲;张燕;;彩超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年20期
3 闫子臣;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99例[J];临床荟萃;2000年15期
4 王继立,梁红萍,何玉凡;绝经期脑梗死垂体-性腺轴变化的临床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1年03期
5 李校坤 ,钟慧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脑梗死的应用研究[J];人民军医;2002年07期
6 刘保善,刘风玲,刘保华;脑梗死后癫痫发作47例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02年09期
7 石雁,张晋昕;脑梗死部位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年06期
8 夏峰,李美英,曹勇军,苏建华,丁绍青,汤华萍,郑颖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相关生化指标与脑梗死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年03期
9 张晓英,王丽萍,曲志玲;脑梗死的诊断治疗新进展[J];吉林医学;2005年06期
10 张盈,唐晓敏,肖年波;肌氨肽苷治疗脑梗死32例临床观察[J];地方病通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爱国;;脑梗死部位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A];江西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西省煤炭学会2007年工作暨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2 闫福岭;韩云飞;;急性脑梗死部位及面积与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关系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粟秀初;冯幼启;赵钢;;紫外线辐射充氧血液输注疗法对动物实验性脑梗死疗效及其机理的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刘子凡;许治强;匡永锋;梁伟翔;;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临床意义[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易兴阳;余昌明;潘光强;黄毅;王长余;;第一部分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关系及危险因素探讨[A];医学科研成果与应用[C];2011年
6 高文伟;田恒力;徐涛;;外科治疗重症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探讨[A];2011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吴玮;丁琳灵;吴高波;;颈动脉血管重构及斑块声学特征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A];2010年超声医学和医学超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王玉祥;李志群;孙向东;;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及血脂、纤维蛋白原的改变[A];全国血栓/止血与微循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何松彬;唐维国;郑笑娟;李洁;;颈动脉粥样硬化状态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A];2011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夏斌;粘附分子检测在脑梗死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2 王梦涵;SDF-1/CXCR4通路在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脑梗死小鼠研究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5年
3 俞晓岚;过表达CXCR4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梗死的疗效观察[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4 贺运河;脑梗死危险因素与微观辩证及益气活血法疗效机理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1年
5 杨运俊;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评价幕上单侧脑梗死后远隔部位的继发性变化[D];郑州大学;2011年
6 郭伟新;NGF对脑梗死患者内皮祖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高铁祥;益气法与化瘀法对脑梗死大鼠促血管新生的对比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成镇;腔隙性脑梗死不同部位病灶与认知损害不同领域的关系[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楠;心源性脑梗死的影像学与临床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3 李丽;脑梗死后癫痫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4 朱凌云;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与危险因素分析[D];石河子大学;2008年
5 谢琰臣;脑梗死患者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特性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6 胡克;脑梗死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D];皖南医学院;2014年
7 刘荣桂;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结构功能改变与脑血管反应性[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8 毕敏;体感诱发电位在判定脑梗死功能障碍及预后中的价值[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9 行治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梗死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8年
10 邢立红;脑梗死后初级运动皮层和锥体束结构改变的动态MRI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36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936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