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聚焦超声控制热敏硅质体内药物释放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08:46
本文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控制热敏硅质体内药物释放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热敏 硅质体 阿霉素 控制释放 高强度聚焦超声 药物载体
【摘要】:近年来,硅质体这种新型有机-无机纳米杂化物已被开发用作药物载体。它是一种仿生材料,从烷氧基硅烷化杂合脂质衍生而来,能形成与脂质体一样的双层膜结构,而膜表面共价地覆盖着一层无机的硅酸盐壳层。这一独特的结构,使得硅质体具有比常规脂质体更高的形态稳定性。而相比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脂质双层结构又使硅质体具有较低的刚性和密度。因此,硅质体结合了脂质体和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优点,并弥补了各自的缺点,是一种理想的药物载体。 然而,硅质体的稳定性会使得药物的释放速度太慢,无法维持药物在靶区位置的有效治疗浓度,导致肿瘤产生耐药性。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通过在硅质体中引入热敏磷脂和聚乙二醇(PEG)磷脂,开发了一种具有很好稳定性且能够对高强度聚焦超声产生响应的新型药物载体—热敏硅质体。这一热敏载体能够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提供的能量打开壳体,将包埋的药物快速地释放出来。 本论文通过薄膜水化法结合脂质的溶胶-凝胶的自组装过程成功地制备了“热敏硅质体”,这一种药物载体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并能对HIFU产生响应。热敏硅质体的组份由CFL、DPPC、MSPC、DPPE-PEG2000等四种脂质构成,其粒径约200nm,药物包封率达58.73±3.2%。细胞实验中,,不同浓度的热敏硅质体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大鼠骨髓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分别共同孵育,结果表明这种热敏硅质体具有很低的细胞毒性和免疫毒性。体外与体内HIFU控制药物释放的实验表明,这种热敏硅质体具有良好的HIFU响应特性。 综上所述,本研究工作中制备的热敏硅质体是一种稳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且具有HIFU响应特性的新型药物载体,在药物控释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热敏 硅质体 阿霉素 控制释放 高强度聚焦超声 药物载体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318.0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6
- 1.1 课题背景9-10
- 1.2 药物输送系统10-20
- 1.2.1 脂质体12-13
- 1.2.2 共聚物胶束13-14
- 1.2.3 树枝状大分子14-16
- 1.2.4 水凝胶16-17
- 1.2.5 介孔二氧化硅17-18
- 1.2.6 硅质体18-20
- 1.3 HIFU 控制药物释放20-24
- 1.3.1 HIFU 简介20-21
- 1.3.2 HIFU 控制药物释放的机制21-22
- 1.3.3 HIFU 控制药物释放的研究进展22-24
- 1.4 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24-26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26-35
- 2.1 实验材料26-29
- 2.1.1 实验试剂26-27
- 2.1.2 化学合成所用溶剂的精制27
- 2.1.3 实验仪器27-28
- 2.1.4 实验所用细胞及动物品系28-29
- 2.2 实验方法29-35
- 2.2.1 有机-无机复合脂质分子(CFL)的合成29-30
- 2.2.2 空白复合硅质体样品的制备30
- 2.2.3 包载亲水性药物复合硅质体的制备30-31
- 2.2.4 包封率、载药量测定方法的建立31
- 2.2.5 Zeta 电位及粒子粒径分布情况表征31
- 2.2.6 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31-32
- 2.2.7 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32
- 2.2.8 各复合硅脂体的稳定性考察32
- 2.2.9 细胞培养32
- 2.2.10 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测试32-33
- 2.2.11 细胞毒性试验33
- 2.2.12 热敏硅质体的血液循环动力学实验33
- 2.2.13 HIFU 体外药物释放实验33-34
- 2.2.14 HIFU 体内药物释放实验34-35
- 第3章 复合硅质体的制备及表征35-45
- 3.1 引言35
-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35-44
- 3.2.1 复合硅质体的制备35-36
- 3.2.2 复合硅质体的粒径分布及表面 Zeta 电位36-37
- 3.2.3 复合硅质体的稳定性研究37-38
- 3.2.4 复合硅质体温度敏感性的研究38-39
- 3.2.5 热敏硅质体包封率、载药量的测定39-40
- 3.2.6 热敏硅质体的形态表征40
- 3.2.7 热敏硅质体对组织细胞毒性的考察40-41
- 3.2.8 热敏硅质体对免疫细胞毒性的考察41-42
- 3.2.9 热敏硅质体的体内血液循环动力学42-44
- 3.3 本章小结44-45
- 第4章 HIFU 控制热敏硅质体内药物释放的研究45-51
- 4.1 引言45
-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45-50
- 4.2.1 HIFU 参数的优化45-47
- 4.2.2 HIFU 体外控制药物释放的效果研究47-48
- 4.2.3 HIFU 体内控制药物释放效果研究48-50
- 4.3 本章小结50-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6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62-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戴志飞;薛鹏;梁晓龙;;基于硅质体的紫杉醇抗癌药物释放系统[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2 康传哲;何伊;马满玲;;硅质体作为新型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2014年02期
3 贾敏如,李敏;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对中药芦根组织中硅质体的定性定量测定[J];华西药学杂志;199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曹众;基于硅质体的新型纳米药物载体材料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薛鹏;复合脂质结构对硅质体抗癌药物释放性能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靳玉慎;胰岛素硅质体药物释放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3 张晓冬;水稻中生物矿化硅的提取及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骆三;用于肿瘤靶向热化疗的SiO_2纳米粒子的制备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47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047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