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含银敷料的表征和银的体外释放实验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17-10-17 18:43

  本文关键词:含银敷料的表征和银的体外释放实验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含银敷料 体外银释放 银离子 纳米银 模拟体液(SBF)释放特性 风险评估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摘要】:目的:建立含银敷料的表征和银体外释放及鉴别释放液中纳米银和银离子的实验方法;探讨其在相关产品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含银敷料进行形貌及银颗粒价态分析表征;采用摇床法及往复支架法考察含银敷料在纯水和模拟体液(SBF)中的释放特性。通过体外细胞毒性研究,讨论材料表征与细胞毒性风险评价的相关性。结果:通过使用10 k D滤膜的超滤管实现了纳米银颗粒的有效分离,并通过调整释放液中氯离子/银离子的浓度比排除了SBF释放液中可能存在的氯化银颗粒物的干扰。利用所建立的规范性试验方法对实验所用的2种含银敷料进行了评价。其结果显示2种含银敷料均含纳米银,往复支架法体外释放试验显示含银烧烫伤贴24 h内在纯水和SBF中释放总银分别为5.24、12.41μg·cm-2,表明在SBF中的总银释放量高于纯水中释放量(约2倍);且SBF中银颗粒的释放比例略高于纯水中的释放比例。细胞毒性评价(MTT、LDH)的结果显示含银烧烫伤贴细胞毒性大于含银创伤贴,与总银释放量呈正相关。结论:本课题建立的含银敷料表征和银释放特性的实验方法,能够有效地判定敷料中是否含有纳米银及是否有纳米银颗粒的释放,为正确地对含银敷料进行风险评估及合理有效的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关键词】含银敷料 体外银释放 银离子 纳米银 模拟体液(SBF)释放特性 风险评估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基金】: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学科带头人培养基金“含银敷料中银的存在形式和体外释放特性表征方法研究”(2012X2)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纳米银产品的表征方法以及纳米银对心血管系统安全性的研究”(2152037)
【分类号】:O657;R318.08
【正文快照】: 纳米银由于其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有比普通银更优异的抗菌性能[1-2];且纳米银被认为具有广谱的抗菌性,不易产生耐药,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领域[3-4]。含银敷料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医用材料之一,利用银或银的化合物的抑菌性、杀菌性和敷料的性能,有效地控制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毛睿;陈华;南楠;;美国药典与中国药典透皮贴剂释放度桨碟法测定装置的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06期

2 陈华,南楠;透皮贴剂释放度测定装置介绍[J];中国药事;2002年01期

3 付海洋;邵安良;方玉;王涵;章娜;段晓杰;徐丽明;;纳米材料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标准的关键项目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梅;林燕飞;刘昌镇;黄新敏;周厚高;何生根;;纳米银预处理对麝香百合切花的保鲜效应研究[J];北方园艺;2012年08期

2 李婷;钟泽辉;;载银沸石抗菌剂的研究进展[J];包装工程;2011年03期

3 段淑娥;翟云会;屈颖娟;马明阳;;银-组氨酸配合物-蒙脱石抗菌剂的制备及抗菌活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年12期

4 潘晓勇;杜岩岩;陈伟;纪敏;王炼;周刚;雷春堂;;载银纳米二氧化钛在抗菌塑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工程塑料应用;2012年11期

5 黄勇;韩曙光;丁琼琼;严雅静;庞小峰;;壳聚糖/SrHAP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FTIR特征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3年09期

6 易伟;牛盾;孙旭东;HU Xiao-zhi;;三维钛网表面双生物陶瓷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3年06期

7 李音;颜廷亭;朱伟波;崔永顺;伍小沛;冷崇燕;陈庆华;;魔芋葡甘聚糖/透明质酸钠纤维膜生物性能的研究[J];材料导报;2013年14期

8 赵虹;刘西伟;侯理达;Sergey PAVLINICH;李新林;李珍;李莉;;医用镁合金生物降解行为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3年19期

9 毛丽贺;何芳;万怡灶;黄远;;镁钙锌合金在人体模拟体液中的腐蚀行为[J];材料导报;2013年20期

10 相昊天;李延报;姚兴星;江芸;陆春华;许仲梓;;用作药物载体的氧化石墨烯包裹SiO_2微球的制备[J];功能材料;2013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朝阳;刘锁;高玉成;段学峰;孟英红;罗诗金;齐婉玉;;溶出度检测仪器的发展[A];2003年药物分析论坛药物溶出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昶昊;施云海;;单分散性纳米银/氧化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春旭;纳米氢氧化镁的抗菌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刘效艳;基于天然纤维素物质的含钛无机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任娜;生物医用钛基植入体材料表面纳米结构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4 鲍祺;硫酸盐还原菌腐蚀机理及复合杀菌剂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5 李冬冬;AIE功能化介孔和层状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张鹏;TiO_2生物活性改性膜层及其摩擦学与生物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唐辉;AZ31镁合金表面含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制备及腐蚀行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伍权;多孔磷酸钙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控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杨晓南;水中纳米TiO_2特性及对SBR活性污泥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尹乒;双相FHA/SrHA涂层的构建及其生物相容性[D];中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文剑;天然辉沸石载体抗菌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范传刚;纳米TiO_2和重金属铅对环境微生物E.coli联合毒性作用的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潘帅;新型高分子抗菌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4 谭晓芳;功能化石墨烯的生物学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陈丽梅;银基纳米材料在生物材料表面的构建及其抑菌性能[D];山东大学;2012年

6 赵曼;DNA损伤修复通路在细胞应对银纳米颗粒刺激中作用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李婷;载银沸石抗菌剂的制备及其在牛皮纸中的迁移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2年

8 王彩霞;细菌纤维素基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其评价[D];东华大学;2013年

9 代巧玉;甘草多糖的提取及其在含纳米银抗菌膜制备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奚忠华;基于核酸适配体与纳米银作用的无标记比色和化学发光分析[D];南京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辉;杨丹凤;张华山;张伟;刘焕亮;刘超;袭著革;;4种典型纳米材料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毒性的初步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07年04期

2 陈华;南楠;赵慧芳;;骨架型芬太尼透皮贴剂释放度测定[J];药物分析杂志;2006年08期

3 徐丽明;陈亮;董U,

本文编号:10504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0504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5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