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基于射频热凝器的生物电信号评估系统的研制

发布时间:2017-10-20 16:03

  本文关键词:基于射频热凝器的生物电信号评估系统的研制


  更多相关文章: 生物电检测 射频热凝效果评估 信号处理


【摘要】:随着医疗电子器械的飞速发展,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生物电检测技术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射频热凝器的治疗效果主要通过患者的感觉描述和后期疗效来评定,反馈效果慢,存在偏差,降低了仪器的治疗性能。本文研究目的为通过对病变生物组织射频前后生物电信号变化的研究,即时分析射频热凝的治疗效果,据此来优化射频热凝器的性能。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生物电信号检测技术研究现状的分析,研制出一种高精度、可操作性强的生物电信号评估系统,主要进行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基于生物电检测技术,设计了生物电信号评估系统硬件电路。由于生物电信号微弱、并且易受干扰,因而对信号采集电路灵敏度、共模抑制、抗干扰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在本论文中采用高精度信号处理电路,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测量精度。采用信号隔离、电源隔离等方法,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自动可变增益放大电路,提高被测检测信号范围和系统检测精度。 其次,基于硬件电路设计了嵌入式软件,嵌入式软件基于IAR6.5集成开发环境,采用嵌入式C语言编写,实现信号采集、数字滤波、数据传输、系统控制等功能。 最后,设计并编程实现上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基于PC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提供丰富的界面显示效果,方便系统调试和用户应用,提供良好的操作体验。 经系统测试后,生物电信号评估系统精度高、稳定性好,人机界面良好,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生物电检测 射频热凝效果评估 信号处理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197.39;TN911.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课题背景8-9
  • 1.2 生物电信号发展与现状9-10
  • 1.3 生物电信号产生机理10-12
  • 1.4 生物电信号基本特征12-13
  • 1.5 本文结构13-14
  • 第二章 生物电信号评估系统方案分析及设计14-24
  • 2.1 生物电信号采样电极14
  • 2.2 干扰分析14-16
  • 2.2.1 干扰源15-16
  • 2.2.2 传播途径16
  • 2.2.3 易受干扰电路16
  • 2.3 干扰抑制分析16-18
  • 2.4 研究难点分析18
  • 2.5 生物电信号评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18-19
  • 2.6 核心器件选型19-24
  • 2.6.1 前置运放选型及简介19-21
  • 2.6.2 单片机选型及介绍21-24
  • 第三章 生物电信号评估系统硬件电路设计24-46
  • 3.1 信号采集电路设计24-34
  • 3.1.1 输入回路25-27
  • 3.1.2 前置放大电路27-29
  • 3.1.3 滤波电路29-32
  • 3.1.4 可变增益放大电路32-34
  • 3.1.5 信号隔离设计34
  • 3.2 控制系统电路设计34-41
  • 3.2.1 MCU 电路35-38
  • 3.2.2 声、光指示电路38
  • 3.2.3 LCD接口电路38-40
  • 3.2.4 通讯接口电路40-41
  • 3.3 电源系统电路设计41-46
  • 3.3.1 信号采样模块电源硬件电路设计42-43
  • 3.3.2 控制模块电源硬件电路设计43-46
  • 第四章 软件设计46-55
  • 4.1 嵌入式软件设计46-52
  • 4.1.1 信号采集46-48
  • 4.1.2 数字滤波算法48-50
  • 4.1.3 LCD 显示50-51
  • 4.1.4 上位机通讯51-52
  • 4.2 上位机软件设计52-55
  • 第五章 系统调试55-61
  • 5.1 强噪声弱信号调试55-57
  • 5.2 牛蛙试验57-61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65
  • 致谢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姚良标,楼蔚松,罗志增;肌电信号处理和肌电控制的研究[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2 王向玲;甄国涌;侯卓;赵敏;;一种弹载数据记录器的电源模块设计[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年06期

3 钟季康,宋志怀,郝为强;RQA在肌电分析中的应用[J];生物物理学报;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10680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0680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9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