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动物体内植入镁合金的早期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17:32

  本文关键词:动物体内植入镁合金的早期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属基生物材料 镁合金 可吸收材料


【摘要】:将不同形态AZ31B镁合金植入实验动物(兔子)体内,并以钛合金作对照组,研究了镁合金对实验动物的影响及其在实验动物体内的降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镁合金植入2周后,植入物周围有骨痂生成;8周后生成成熟的骨组织.镁合金植入并未对动物机体的循环、免疫、泌尿系统产生负面影响,体内降解产物主要为钙镁磷灰石,可经肾脏代谢,血液中的镁离子浓度在正常值范围内波动.本实验研究证明,镁合金植入动物体内在早期阶段对动物是安全的,且有诱导机体新骨生成的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关键词】金属基生物材料 镁合金 可吸收材料
【分类号】:TG146.22;R318.08
【正文快照】: 近年来,Mg及镁合金作为金属基生物材料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Mg是一种轻质金属,密度仅为1.749/em3,,与人骨的密度(1.759/em3)基本相同.Mg的断裂强度要比轻基磷灰石等陶瓷类生物材料高很多,而Mg的弹性模量与其它常用的金属基植入材料(如钦合金、不锈钢)相比,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铝及镁合金熔铸技术交流会”论文征集启事[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1年08期

2 ;“全国铝及镁合金熔铸技术交流会”论文征集启事[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1年06期

3 韩宝军;罗贞礼;侯宇;;镁合金表面纳米化与稀土扩渗合金化改性技术简析[J];新材料产业;2011年05期

4 朱亮;赵明;高福勇;;外加磁场下AZ31镁合金磷化膜结构及耐蚀性研究[J];表面技术;2011年04期

5 惠媛媛;;浅谈镁合金的焊接工艺[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8期

6 邹志文;熊守美;;锶、钕对Mg-9Al-1Si-0.3Zn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08期

7 张萍;张保丰;刘德波;;镁合金强韧化方法的研究进展[J];科技资讯;2011年22期

8 王瑞权;;镁合金半固态压铸缺陷分析与防止[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1年13期

9 贾征;张志强;乐启炽;崔建忠;;铝合金和镁合金除氢方法及进展[J];铸造;2011年07期

10 王敬丰;魏怡芸;吴夏;潘复生;汤爱涛;丁培道;;铸态、挤压态和快速凝固态ZK60镁合金微观组织及压缩性能[J];材料工程;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川林;曹洋;黄少东;唐全波;赵祖德;;镁合金等温成形工艺的研究及应用[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张娅;曾小勤;卢晨;丁文江;;ZK60-MM镁合金铸态和挤压态组织和性能研究[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3 周学华;卫中领;徐乃欣;陈秋荣;;不同稀土的添加对AZ91D镁合金腐蚀性能的影响[A];2008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李忠盛;杨明波;潘复生;张静;;Zn对Mg-3Al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张娅;曾小勤;卢晨;;ZK60-MM镁合金铸态和挤压态组织和性能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毛萍莉;刘正;王长义;王峰;;挤压态AM30镁合金高速冲击载荷下的失效形式及断裂形貌分析[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四届材料科学与合金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权;彭建;潘复生;;AZ系列镁合金热模拟挤压组织均匀性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韩恩厚;陈荣石;;高性能镁合金及其在电磁器件中应用的机遇[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9 韩德利;高玉龙;兰伟;;磷酸盐转化膜技术在镁合金上的应用研究现状[A];2010中国·重庆第七届表面工程技术学术论坛暨展览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高瑾;涂运骅;李久青;张薇;;镁合金涂装保护体系失效特性及铬酸盐转化膜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重防腐蚀与高新涂料及涂装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光;镁合金在3C产品中的应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2 镁业分会会长 吴秀铭;依靠创新 推进镁合金应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3 张纪贵;镁合金将广泛应用于电池产业[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4 冬博;镁合金腐蚀防护转化膜研究进展顺利[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年

5 苏鸿英;镁合金的立式直接冷硬铸造工艺技术[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6 房中学;河南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挂牌[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8年

7 ;车用镁合金解当务之急[N];中国冶金报;2001年

8 许月旺;镁合金液态连铸连轧板材的工艺特点[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9 全运;镁合金在制做合金门窗及型材方面的应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10 戴丽昕;镁合金:实现轻量化的目标[N];上海科技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传军;铝、锌、镁合金电化学性能及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邹东利;固溶态AM60B镁合金高速撞击变形及损伤行为[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李东南;半固态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刘娅莉;镁合金表面处理新方法及纳米改性轿车面漆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贾素秋;镁合金的腐蚀行为与防护[D];吉林大学;2006年

6 李光玉;镁合金表面有机涂层和化学镀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牛丽媛;镁合金锌系复合磷化膜成膜机理、微观结构及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房灿峰;高性能镁合金电磁改性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杨旭;镁合金表面有机转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王金国;应变诱发法镁合金AZ91D半固态组织演变机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康培;基于数值模拟的镁合金通讯件压铸模具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2 苏允海;双逆变脉冲磁场作用下镁合金TIG焊[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3 杨宁宁;镁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工艺及神经网络预测系统[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4 黄亮;铝和稀土元素对镁合金在NaCl溶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1年

5 龙治辉;添加金属锆提高镁合金起燃点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刘云静;AZ91D镁合金表面激光改性的组织和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恒;镁、铝异种金属激光胶接焊工艺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麻彦龙;高强度变形镁合金ZK60合金相的控制与成分优化[D];重庆大学;2004年

9 沈勇;镁合金变极性等离子弧焊及活性化焊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许曙光;AZ91D镁合金化学镀镍磷/镍铜磷[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99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099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8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