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海藻酸钙敷料的体外止血效果及止血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0 03:41

  本文关键词:海藻酸钙敷料的体外止血效果及止血机制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海藻酸钙敷料 枸橼酸钠抗凝血 钙离子 红细胞 血小板


【摘要】:目的 探讨海藻酸钙敷料的体外止血效果及止血机制。方法抽取健康志愿者肘静脉血,与38 g/L的枸橼酸钠按1:9比例混匀。通过动态凝血实验评价海藻酸钙敷料的体外止血效果,设纳吸棉组、医用棉纱布组和空白组作为对照;将lml枸橼酸钠抗凝血滴加至5 mg海藻酸钙敷料上,室温静置2 min,经漂洗、固定后,扫描电镜下观察材料与血液的相互作用,设纳吸棉组和医用棉纱布组作为对照;分离红细胞并制成40%的红细胞悬液,取lml红细胞悬液滴加至5 mg海藻酸钙敷料上,静置15 s,用生理盐水洗掉未黏附的红细胞,加入lml生理盐水,室温下孵育1小时,扫描电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设纳吸棉组与医用棉纱布组作为对照;分离红细胞,取沉淀红细胞lml于刻度试管中,分别用4m1不同浓度的(10 g/L,5 g/L,2.5 g/L)海藻酸钙敷料浸提液悬浮红细胞,观察30 min,60 min,120 min后红细胞沉降情况,然后分别混匀、涂片,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聚集程度,设生理盐水组作为空白对照;分离富血小板血浆(PRP), PRP分别与不同浓度的(10 g/L,5 g/L,2.5 g/L)海藻酸钙敷料浸提液于37℃共孵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62P阳性血小板百分率,设生理盐水组作为空白对照;用Fluo-3, AM负载PRP,洗涤后加入不同浓度的(10 g/L、5 g/L、2.5 g/L)海藻酸钙敷料浸提液,37℃避光孵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血小板内钙离子荧光。结果动态凝血实验表明,海藻酸钙敷料能明显加速内源性凝血进程,止血效果优于纳吸棉和医用棉纱布;海藻酸钙敷料与抗凝血接触后,扫描电镜下可见致密的纤维蛋白网形成,其中网罗大量血细胞,纳吸棉组与医用棉纱布组仅见少量红细胞及血小板黏附,未见纤维蛋白网形成;扫描电镜下可见,红细胞与海藻酸钙敷料相互作用后,细胞膜有伪足样改变,纳吸棉组与医用棉纱布组红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海藻酸钙敷料浸提液呈剂量与时问依赖性促进红细胞沉降,组问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显微镜下可见海藻酸钙敷料浸提液能促进红细胞叠连;海藻酸钙敷料浸提液呈剂量依赖性提高CD62P阳性血小板百分率,组问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着藻酸钙敷料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血小板内钙离子荧光强度增加。结论海藻酸钙敷料止血效果良好,可通过释放钙离子、引起红细胞聚集、活化红细胞和血小板等多个环节促进血液凝固,说明该敷料在止血领域有极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海藻酸钙敷料 枸橼酸钠抗凝血 钙离子 红细胞 血小板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318.08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引言8-10
  •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10-15
  • 1.1 实验材料10-11
  • 1.1.1 主要材料试剂10
  • 1.1.2 主要仪器10-11
  • 1.2 实验对象11
  • 1.3 血液和浸提液的制备11
  • 1.3.1 枸橼酸钠抗凝血的制备11
  • 1.3.2 海藻酸钙敷料浸提液的制备11
  • 1.4 实验方法11-15
  • 1.4.1 动态凝血实验11-12
  • 1.4.2 藻酸钙敷料与枸橼酸钠抗凝血的相互作用12
  • 1.4.3 藻酸钙敷料对红细胞的影响12-13
  • 1.4.3.1 红细胞形态12
  • 1.4.3.2 红细胞沉降12-13
  • 1.4.3.3 红细胞叠连13
  • 1.4.4 对血小板的影响13
  • 1.4.4.1 血小板CD62P13
  • 1.4.4.2 血小板内钙离子浓度13
  • 1.4.5 统计学分析13-15
  • 第二章 实验结果15-23
  • 2.1 动态凝血实验15-16
  • 2.2 与枸橼酸钠抗凝血的相互作用16-17
  • 2.3 对红细胞的影响17-20
  • 2.3.1 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17-18
  • 2.3.2 对红细胞沉降的影响18-19
  • 2.3.3 对红细胞聚集的影响19-20
  • 2.4 藻酸钙敷料 提液对血小板的影响20-23
  • 2.4.1 对血小板CD62P的影响20-21
  • 2.4.2 血小板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21-23
  • 第三章 讨论23-26
  • 结论26-27
  • 参考文献27-30
  • 综述30-45
  • 综述参考文献37-45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5-46
  • 致谢46-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王莹;王士斌;吴文果;蓝琪;王新刚;;乳化-凝胶化法制备药用载体海藻酸钙微球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7年02期

2 王莹;刘伟;王士斌;蓝琪;吴文果;王丝丝;;海藻酸钙微胶珠的载药性能优化[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7年03期

3 任丽;陈晓凤;;聚吡咯/海藻酸钙导电微球的制备与表征[J];精细化工;2008年12期

4 包永华;董明盛;;液芯海藻酸钙包囊固定化技术[J];中国酿造;2008年21期

5 陈文斌;鲁路;焦延鹏;周长忍;;静电贴附海藻酸钙微球制备自组装支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03期

6 张青;许加超;付晓婷;高昕;;钙化条件对海藻酸钙膜钙含量和拉伸强度的影响[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年10期

7 俞定安;海藻酸钙固定化产黄青霉菌株的形态学及其在青霉素发酵上的应用[J];国外药学(抗生素分册);1987年01期

8 孙志敏,鲁格,俞跃庭,何炳林,马丽云,王俊生;海藻酸钙包埋胰组织的实验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1988年02期

9 高宇红;田磊;崔忻;薛毅珑;;海藻酸钙微球与海藻酸钙-聚赖氨酸-海藻酸钙微囊包裹对不同种类细胞生长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09期

10 温立升;何清义;许建中;罗飞;黄绍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海藻酸钙缓/控释微球的制备及其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华创伤杂志;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欣;陈立仁;;海藻酸钙凝胶粒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石军;刘小培;孙希孟;曹少魁;;温度响应杂化海藻酸钙微球的智能性药物释放[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3 徐飞海;王士斌;侯越;黄晓楠;翁连进;;海藻酸钙/聚组氨酸微胶囊体外释放性能的初步考察[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许培;王翔;;海藻酸钙水凝胶微球悬浮液的流变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5 成洪波;应方微;魏花;李志;;兔眼球后注射海藻酸钙—壳聚糖—海藻酸钙微囊的组织相容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许培;王翔;;海藻酸钙水凝胶微球悬浮液与全血的流变学性质比较[A];第十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7 王敬花;陈龙煈;孟祥英;孙红;赵修松;;海藻酸钙多孔结构薄膜的制备[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冯仁蕊;欧阳五庆;赵元;;二氢吡啶海藻酸钙凝胶小球的制备工艺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喻翠云;殷博成;柳明;程巳雪;卓仁禧;;海藻酸钙微粒给药体系对抗肿瘤药物的缓释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10 张争争;石军;齐雯妍;曹少魁;;高浓度CO_2下海藻酸钙/CaCO_3仿生矿化微球的可控[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叶桂华 通讯员 张莉 周静;我市企业一专利喜获国家特别金奖[N];泰州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荣晶晶;凝血酶-海藻酸钙复合介入栓塞止血剂的研制及应用基础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郝晓丽;海藻酸钙冻干膜及海藻酸钙基互穿网络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3 刘袖洞;膜乳化内部凝胶化过程及海藻酸钙凝胶珠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2年

4 陈益清;海藻酸-壳聚糖-海藻酸离子取代凝胶[D];天津大学;2003年

5 谭荣伟;海藻酸基可注射骨修复材料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涛;海藻酸钙敷料促进大鼠创面愈合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黄权林;锶铁氧体/海藻酸复合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闻林刚;基于配位作用的海藻酸镧纤维的制备[D];东华大学;2016年

4 饶平;双网络水凝胶的制备及其力学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刘梅;基于离心微流控系统制备海藻酸钙粒子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6 叶世著;海藻酸钙及其共混改性复合膜的渗透性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7 林志群;载纳米银海藻酸钙制备、抗菌性能、促创面愈合及生物相容性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8 崔飞艳;海藻酸钙敷料的体外止血效果及止血机制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9 刘燕华;生物纤维素/海藻酸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10 吴燕;海藻酸铜纤维结构性能及抗菌机理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15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115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0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