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适应抓取能力的欠驱动假肢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0 15:04
本文关键词:具有自适应抓取能力的欠驱动假肢手的研究
【摘要】:理想的假肢手不仅仅具有装饰功能,而且能够在感觉和运动功能上替代人手,但是现在国内外实验室研究的假肢手还不能达到这种理想的要求。为了制作一种具有自适应抓取能力的仿人假肢手,全文内容如下: 1)设计一个新型欠驱动假肢手,并介绍假肢手的设计细节,制作的样机结构紧凑,拟人和易于控制。这个假肢手仅用3个电机驱动15个自由度:一个电机驱动拇指,另外两个分别驱动两个手指。文中首先描述了一种欠驱动手指的设计方法,然后介绍如何通过差速器实现手指间欠驱动,如何通过外槽轮和曲柄连杆机构的耦合来实现拇指的三自由度。最后介绍了假肢手外观设计方法,假肢手的ADAMS运动学仿真。 2)开展对机械系统原理和结构的分析,提出了基于DSP的结构简单、开发周期短、具有力反馈的运动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用于驱动各手指动作。本文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方法。硬件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电平转换电路、传感器选型及其处理电路、伺服电机和直线电机选型及与手臂DSP通讯;软件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控制软件流程图。 3)进行假肢手的抓握实验和假肢手的力学性能测试实验。经过试验验证,假肢手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功能要求,包括圆柱抓取,包络抓取,指尖捏取和侧捏。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假肢手必须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分别进行了摩擦系数评估,广义抓取力评估,,侧捏力评估和食指、中指指尖力评估实验,可以大致了解假肢手的力学性能,对以后的结构改进有较大的意义。
【关键词】:欠驱动 假肢手 槽轮机构 控制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18.1;TP2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7
- 1.1 课题来源8
- 1.2 课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8-9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9-15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5-17
- 2 仿人形假肢手的结构设计17-35
- 2.1 人手的生理结构特点17-18
- 2.2 假肢手整体设计18-20
- 2.3 假肢手手指内的力传动设计20-24
- 2.4 假肢手手指间的力传动设计24-27
- 2.5 拇指设计27-32
- 2.6 假肢手外观设计32-33
- 2.7 假肢手 ADAMS 运动学仿真33
- 2.8 本章小结33-35
- 3 仿人形假肢手的控制系统设计35-44
- 3.1 系统构成35
- 3.2 系统硬件设计35-42
- 3.3 系统软件设计42-43
- 3.4 本章小结43-44
- 4 仿人形假肢手的性能测试44-52
- 4.1 假肢手的抓握能力测试44-45
- 4.2 假肢手的力学性能测试45-51
- 4.3 本章小结51-52
- 5 总结与展望52-54
- 5.1 全文总结52-53
- 5.2 研究展望53-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59
- 附录Ⅰ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熊有伦,熊蔡华;机器人多指抓取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1期
2 茅一春;朱向阳;李顺冲;扬飞鸿;;一种新型欠驱动拟人机械手的设计[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8年03期
3 张文增,陈强,孙振国,徐济民,赵冬斌;变抓取力的欠驱动拟人机器人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8期
4 张文增;马献德;黄源文;邱敏;陈强;;末端强力抓取的欠驱动拟人机器人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2009年02期
5 郑修军,张键,陈中伟,陈统一;肌电假手的研究现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海;新型仿人假手及其动态控制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18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11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