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血氧参数近红外无损检测技术及自主创新之路
本文关键词:组织血氧参数近红外无损检测技术及自主创新之路
【摘要】:用近红外光谱方法无损、实时、连续检测人体组织中的血氧参数,可直接得到大脑皮层、肌肉等组织中微细血管血液的氧饱和度、血红蛋白浓度的平均值。与有创血气分析和检测指端脉搏血氧饱和度等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特色和优势。本课题组通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在原理算法、测试技术、临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大量创新性的成果。现已成功地将实验室样机转化为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TSAH-100)。在新生儿医学、运动医学、组织移植、体外循环、药物疗效评定、基础研究等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已测试900余例受试者。在长期的工作中,建立了高校、医院、企业紧密合作的科研体制,为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医疗仪器提供了有益经验。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670799、69778024、60578004)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课题(97046)资助
【分类号】:R318.51
【正文快照】: 1引言氧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最重要物质之一。人体组织(骨骼肌、大脑皮层、皮瓣等)只有得到充足的氧供应,并保持正常的氧合水平,细胞才能实现正常的有氧代谢,从而实现相关的生理功能。相反,如果组织供氧、供血不足,就会引发缺氧。较长时间的缺氧可导致组织出现功能性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志光;叶文芳;文飞球;丁海曙;;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脑组织氧饱和度的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6年03期
2 侯新琳;周丛乐;黄岚;丁海曙;汤泽中;姜毅;;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评价早产儿认知功能的探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6年05期
3 李岳,丁海曙,黄岚,田丰华,蔡志刚;近红外光谱方法在颌面外科皮瓣移植术后监测中的应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年03期
4 黄岚,田丰华,丁海曙,王广志,腾铁超;用近红外光谱对组织氧测量方法的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年05期
5 侯新琳;周丛乐;黄岚;丁海曙;王红梅;;早产儿脑反应性及其神经发育的近红外光谱评价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永利,王培勇;运动心率检测系统的研制及心率与肌氧含量同步实验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5年04期
2 王峰,丁海曙,林方,田丰华;组织氧检测精度的仿真分析[J];光电子.激光;2000年04期
3 腾轶超;丁海曙;龚庆成;贾在申;黄岚;王培勇;;近红外光谱监测体外循环手术中脑组织氧合状况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05期
4 黄岚,田丰华,丁海曙,王广志,腾铁超;用近红外光谱对组织氧测量方法的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年05期
5 朱荣光;韩鲁佳;杨增玲;甘利雅弘;;近红外反射光谱分析技术快速检测复合化学肥料中肉骨粉含量的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6年04期
6 黄建新;刘怀;;监护用脉搏式血氧饱和度检测模块的研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6年01期
7 侯瑞锋,黄岚,王忠义,徐志龙;农产品组织中光输运规律的初步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09期
8 林方,丁海曙,苏畅;Monte-Carlo方法研究生物组织内部的光能分布[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9 郭海峰,杨康;近红外光谱血氧监测仪发展现状[J];沈阳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姬瑞勤;王忠义;黄岚;侯瑞锋;徐志龙;;鲜肉深层水分的无损检测方法研究[J];现代科学仪器;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Shuji Taue;Yoko Fujimoto;Mayumi Fukuda;Hisashi Oka;Hirotsugu Yamamoto;Yoshio Hayasaki;Nobuo Nishida;;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probe with position sensor for obtaining spatial metabolism on human tissue[A];Proceedings of 20th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Optics[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蒋景英;人体内成分无创光谱检测中测量条件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黄岚;近红外组织氧绝对量检测的研究及应用[D];清华大学;2004年
3 许棠;生物组织中的光传输及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测量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4年
4 张连顺;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及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测量[D];南开大学;2003年
5 谌雅琴;生物组织化学成分无创分光检测基本传感理论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腾轶超;近红外空间分辨光谱技术及其在脑氧无损检测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6年
7 李晓霞;人体血液成分无创检测的动态光谱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虞勇坚;漫射光子密度波在生物组织内部传输特性的模拟和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王小林;组织血氧含量无创监测技术及仪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刘庆珍;近红外光谱法无创测量人体血红蛋白浓度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4 何瑰;玉米籽粒直链淀粉的无损检测及淀粉的辐射改性[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5 田会娟;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光源附近的空间分辨漫反射[D];天津大学;2005年
6 燕宇飞;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的生物组织总衰减系数测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杨磊;颈性眩晕病人双侧椎动脉供血区血流变化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曹传花;便携式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系统的性能测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郑毅;基于连续光的便携式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系统的研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宇,周晓光;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分型与特点的初步探讨[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0年05期
2 侯新琳,周丛乐,黄岚,丁海曙;早产儿早期脑反应性与神经发育关系的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4年06期
3 王峰,丁海曙,林方,田丰华;组织氧检测精度的仿真分析[J];光电子.激光;2000年04期
4 张家洁,周林,周丛乐;近红外光谱测定技术对缺氧新生儿脑反应性功能检测的意义[J];新生儿科杂志;1997年06期
5 侯新琳,周丛乐;早产儿的脑发育问题及其检查与评价[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裴卫平;尿液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分析原理及实现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43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143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