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运动生化血液分析仪辅助校准方法的建立
本文关键词:常规运动生化血液分析仪辅助校准方法的建立
【摘要】:目的:使用运动员定值新鲜血建立常规血细胞分析仪和血生化分析仪的辅助校准方法。方法:根据比较实验的不同,总计采集213例(男155,女58)健将级及以上级别男、女运动员静脉血,取抗凝新鲜全血和混合血清。1)采血2h内以参加全国室间质评工作的DIFF2血细胞分析仪作为参考仪器,给运动员抗凝新鲜全血定值,用新鲜抗凝全血辅助校准GEN.S血细胞分析仪,并通过重复性检验、偏差检验和离群值检验与参考仪器比对WBC、RBC、HGB、HCT、PLT等5个血细胞参数;2)取血4h内以参加全国室间质评工作的7020生化分析仪作为参比仪器,把7020生化分析仪校准品的量值传递给1份混合运动员血清(由10份运动员新鲜血清等量混合而成),用新鲜混合血清辅助校准MD-100生化分析仪,并通过重复性检验、偏差检验和线性范围检验与参比仪器比较血清BUN、CK参数。结果:1)使用定值的新鲜抗凝全血辅助校准GEN.S血细胞分析仪后,重复性比对实验的5个血细胞参数的CV%值分别为1.4、0.6、0.4、0.6、2.3,符合测试精密度范围要求;偏差比对实验的5个血细胞参数的偏倚值(靶值±%)分别为-0.4、-0.5、1.8、-0.7、-4.1(男)和1.3、-0.8、1.5、-0.8、-4.2(女),远小于血细胞分析仪的最大允许误差范围;离群值比对实验显示,5个血细胞参数的异常高值离群值和异常低值离群值与参考仪器相比,没有出现显著差异(P0.01)和偏离正态分布;2)使用定值的新鲜混合血清辅助校准MD-100血生化分析仪后,重复性比对实验的血清BUN、CK参数的CV%值分别为0.92、1.22,符合测试精密度范围要求;偏差比对实验的血清BUN参数的偏倚值(靶值±%)为0.2,血清CK参数的偏倚值(靶值±%)为0.9(男)、3.5(女),远小于血生化分析仪的最大允许误差范围;线性范围比对实验显示,与参考仪器比较,血清CK高值的非线性拐点在1 000 U/L附近。结论:1)使用控制时间的定值新鲜抗凝全血是建立运动生化常规血细胞分析仪辅助校准的可靠方法;2)使用控制时间的运动员新鲜混合血清是建立常规血生化分析仪辅助校准的可靠方法。建议:1)在GEN.S辅助校准后,对高水平运动员血细胞参数离群值的甄别还需扩大检测范围,并结合个体运动训练背景进行综合判断;2)对MD-100辅助校准后,对高水平运动员大于1 000U/L的血清CK高值的检测可以采用样本倍比稀释使数值回落在线性范围内的方法。
【作者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基本13-27)
【分类号】:R197.39
【正文快照】: 1 研究目的实验室常用DIFF2和GEN.S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运动员血细胞指标反映携氧和恢复能力,常用7020和MD-100生化分析仪检测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CK)和尿素氮(BUN)指标反馈训练负荷强度和负荷量。上述部分仪器有推荐的校准品,但普遍存在有效期短、进口试剂价格昂贵、预订和运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大祥;;标本保存时间及温度对血液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21期
2 任碧琼;徐飞;蒋卫平;尹铁球;;采用新鲜全血比对控制ADVIA2120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质量的方法探讨[J];重庆医学;2011年28期
3 黄海燕;李雪宏;张淑贞;江少莉;;抗凝新鲜血在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和比对中的应用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12期
4 朱文元;刘芹;王莉;唐明君;;抗凝全血标本存放条件对血细胞参数稳定性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5 彭海维;方宗君;杨容;顾慧芳;付小玲;;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9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0年30期
6 段秋林;殷海燕;樊超英;方鹏;;新鲜全血标本在多台血细胞分析仪间室内质控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7 李鹏飞;冯葆欣;宗丕芳;尚文元;张卫英;宋国强;;指血与静脉血BUN、CK 3种测试方法的比较实验研究[J];体育科学;2010年01期
8 顾国龙;谢智光;梁景云;唐芳玫;徐文丽;冯玉清;李颖;黄冬梅;;经日立-罗氏检测系统量值传递后的新鲜混合血清作临时酶校准品的可行性[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9 宗丕芳;;采用定值新鲜全血校准CISF820血细胞分析仪[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10 李卫宁;吴志成;;不同生化试剂检测结果的比较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鹏飞;冯葆欣;张卫英;杨星雅;;常规运动生化血液分析仪辅助校准方法的建立[J];中国体育科技;2016年05期
2 谷琳琳;葛淼;;土壤因素对中老年人血小板分布宽度参考值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16期
3 王喻;;脂血对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主要指标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年22期
4 欧阳芬;程招敏;韩光;;PDCA循环在实验室标本质量控制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年14期
5 孙海玉;孙月平;;血标本放置时间对生化结果影响的分析[J];首都公共卫生;2016年03期
6 刘巧玲;;新鲜血比对法在血液分析仪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年14期
7 林晶;钟培英;王宇;李广权;;混匀对不同保存条件下血清生化结果影响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年08期
8 李秋馨;;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09期
9 高艳红;;血标本放置时间和方式对9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年05期
10 石建新;朱岩;蒋英;向莹君;林惠玲;蔡应木;;湿度和标本放置时间不同对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秋林;殷海燕;樊超英;方鹏;;新鲜全血标本在多台血细胞分析仪间室内质控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年02期
2 朱根娣;许忻;;血细胞五分类技术及其应用进展[J];医疗卫生装备;2009年06期
3 颜复生;林应标;郭满容;李冰波;;血液标本的保存方法与保存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9年01期
4 彭明婷;;血液分析仪质量控制的问题与对策[J];检验医学;2008年06期
5 鲍瀛;段樱;谭兵;刘树业;;干化学法与湿化学法测定结果的比较[J];哈尔滨医药;2008年05期
6 葛仁美;钱开成;于银坤;陈万珍;;两种生化检测系统检测结果比对及偏差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年19期
7 谷廷富;;两种不同化学方法对生化指标检测偏倚比对分析与校准[J];哈尔滨医药;2008年03期
8 曾孟阳;;常规急诊检验结果在全自动生化与半自动生化可比性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年11期
9 王文娟;王佩佩;李雪芬;葛霞琴;童明;郭希超;;新鲜血比对方法在血液分析仪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10 刘定海;刘利洪;薛丽;李艳;;两种分析仪检测生化项目的比较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红放;怎样看待血液分析仪的优越性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何采取补救措施[J];医疗装备;2002年07期
2 江应浩;血液分析仪全血模式与稀释模式测定值的比较[J];医疗装备;2005年06期
3 洪国强;临床检验与血液分析仪使用的初步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01期
4 郭侠;;血液分析仪在血小板检验中的误差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6期
5 田玲莉;张凡;王月华;王玉萍;张伦军;陈庆书;;两种型号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比较[J];实用全科医学;2006年06期
6 周林华;薛云松;李田科;支国华;冯倩;李增安;韦丽华;;影响血液分析仪质量的三大因素[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年05期
7 江应浩;祝丹丹;;两种血液分析仪性能的比较[J];医疗装备;2009年12期
8 王巧兵;;浅析血液分析仪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36期
9 孙鹤贞;;两种型号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比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年09期
10 谷霞;;血液分析仪临床应用的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斌;陈诚;;自动三分类血液分析仪在基层医院应用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傅叁君;;正确分析血液分析仪的参数[A];2004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王希亮;于占林;;血液分析仪计数160例血小板减少结果分析[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樊利和;;血液分析仪计数儿童血小板结果偏高原因浅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5 李鸿飞;赵威;;应用定值新鲜血对血液分析仪进行比对[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临床实验室血液分析仪结果比对要求[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康凤凤;王治国;;自动化免疫血液分析仪的使用前确认[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武锦彪;陈晓玲;徐卫益;任春云;王文娟;;多台血液分析仪的结果比对方案[A];2012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邢辉;郭学霖;;使用血液分析仪避免有核红细胞影响血液分析结果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10 徐玉兵;高春芳;饶春美;;脂血对Sysmex XE-2100D血液分析仪检测指标的影响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勇;在校生研制出社区医院买得起的血液仪[N];浙江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鹏;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控制系统开发与优化设计[D];东南大学;2015年
2 阎伟;血液分析仪软件设计及固件远程升级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3 施金良;血球仪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64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164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