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成骨诱导后的ADSCs的抗原性及对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0 04:27

  本文关键词:成骨诱导后的ADSCs的抗原性及对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同种异体 间充质干细胞 抗原性 骨缺损


【摘要】:目的 探讨成骨诱导后的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SCs,ADSCs)的抗原性及对骨缺损修复的影响。 方法 取诱导成骨后的WKY大鼠的ADSCs,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emcell,BMSCs)与羟基磷灰石支架(Hydroxyapatite,HA)构成ADSCs/HA、BMSCs/HA细胞支架复合体,植入Wistar大鼠桡骨缺损区,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仅骨缺损)、实验A组(支架移植组)、实验B组(BMSCs/HA移植组)、实验C组(ADSCs/HA移植组),每组又分为1、2、4、8W四个亚组(n=5),分别于植入后1、2、4、8W对骨缺损区进行放射线检测,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检测IL-2、TGF-β、TNF-α、CD4、CD8,采用ELISA法检测术后2、4周脾细胞培养液上清IL-2、TGF-β、TNF-α的含量。 结果 (1)光镜下观察:B、C两组于术后2W时,可见较多的纤维组织充填,4W有类骨质形成及骨陷窝出现,8W骨细胞增多,骨小梁明显;对照组及A组于术后2W缺损区域周围有少量结缔组织长入,缺损修复晚于B、C两组。炎细胞计数:各时间点A、B、C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炎细胞计数随着移植周数增加而降低;(2)免疫组化显示:术后2W时,A、B、C三组于骨缺损区可见少量CD8、CD4、IL-2、TGF-β1、TNF-α阳性表达细胞,组间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术后8W,各组阳性表达降低;(3)ELISA显示:术后2W,脾细胞上清中IL-2、TGF-β1、TNF-α蛋白含量A、B、C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4W各组蛋白含量均降低,对照组与其他三组比较有显著差异;(4)放射线观察:骨缺损区可见B、C两组术后2W两端有少量骨痂形成,术后4W两断端有大量模糊骨痂形成,术后8W新骨密度增高;对照组术后1W未见骨性修复,术后8W未见骨性修复最后形成骨不连;A组术后8W支架周围有少量骨痂形成。组织学评分对照组和A组与B、C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修复效果B、C两组优于对照组和A组。 结论 成骨诱导后的ADSCs的抗原性不明显,移植后可对大鼠桡骨缺损修复,且修复效果优于支架移植组。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18.0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董巧凤;贺韦东;尹哲;王迎雪;李丽珍;郭成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扩增及其对T淋巴细胞产生IFN-γ和IL-10的影响[J];现代免疫学;2007年02期

2 陈健琳,郭子宽,徐晨,李欲航,侯春梅,毛宁,陈虎;间充质干细胞分泌TGF-β1抑制异体T细胞反应性[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2年04期

3 王艳梅;木合塔尔·霍加;张晨;;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年22期

4 李孜壮,卢世壁,王继芳;缓慢自然复温冷冻干燥异体骨修复实验性骨缺损[J];中华外科杂志;1994年12期

5 马刚;秦书俭;包翠芬;李磊;高源;;大鼠ADSCs、BMSCs、PMSCs体外诱导成骨样细胞的抗原性差异[J];中国医学工程;2012年08期



本文编号:1165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165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8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