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应用于节段性骨缺损修复
本文关键词: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应用于节段性骨缺损修复
更多相关文章: 陶瓷制品 玻璃 生物降解 环境 骨痂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 骨缺损 修复 动物实验 骨传导性 骨诱导性
【摘要】:背景:生物陶瓷具有理想的孔径及高的孔隙率、通孔率,能为骨修复细胞提供了理想的生理活动空间,可明显提高骨传导性。目的:探索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在阶段性骨缺损修复中的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方法:将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等分为生物活性玻璃组和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组,均构建动物桡骨损伤模型后,分别予以生物活性玻璃修复和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修复。结果与结论:造模后4周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组经扫描电镜观察已经形成较为致密的骨膜样组织;造模后8周,形成密集结合部,经观察基本不存在明显的裂隙;造模后12周,完全成骨分界已经模糊不清,呈现出自然的过渡情况,且结合部十分密集,存在数量较多的新生骨组织,骨小梁呈规则状态,且连接成片,且骨材料大部分已经降解,骨组缺损得到完全修复,密度与正常骨十分接近。造模后8周生物活性玻璃组经观察,结合部位存在明显裂隙;造模后12周观察,裂隙已出现连接,但较之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组结合不够紧密,骨缺损得到初步修复,可见数量较少的新生骨组织,形成骨小梁,但无法连接或者贯通,未出现明显骨髓腔再通,可见少量连续性骨痂通过断端。表明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骨诱导性及生物相容性。
【作者单位】: 西安红会医院;韩城矿务局第二医院;
【分类号】:R318.08
【正文快照】: 0引言Introduction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骨损伤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不断上升仿生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的制备:首先制备双相陶瓷的情况,多种原因会导致骨损伤的出现[1-3],包括严重开放生物骨,将猪椎骨(购自西安食品公司,卫生情况良好)进损伤大块骨缺损、外伤后继发骨感染、骨髓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明华;曾怡;孙涛;王林;彭蔷;艾尚荣;蔡维东;;生物陶瓷及其BMP和TGF复合物修复节段性骨缺损及成骨效应的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7年04期
2 彭吾训;王蕾;邓进;李彦林;龚跃昆;李世和;;一种组织工程骨修复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的效果评价[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3 龙厚清,李佛保,王迎军,廖威明;新型双相陶瓷材料复合成骨细胞构建人工骨及其体内成骨的观察[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年06期
4 杨为中,周大利,尹光福,陈槐卿;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磷酸钙双相生物陶瓷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学报;2004年09期
5 庄景义;彭吾训;;组织工程骨BCBB/BMP/bFGF的成骨作用观察[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6 徐卫国,陈安民,黄传勇,付和林,孙淑珍;修复长骨大段骨缺损的ZrO_2增韧HA陶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7 臧继传;修晓光;曹斌;刘永辉;;两种仿生双相陶瓷生物骨的异位成骨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01期
8 李彦林;韩睿;钟玲;李康;肖林;王永年;;双相陶瓷样生物骨的生物相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45期
9 朱晓松;李彦林;郭洪涛;杨浩;王永年;;双相陶瓷样生物骨修复骨缺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08期
10 张守平;修晓光;孙莉莉;;两种仿生双相陶瓷生物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3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伟;纳米双相陶瓷人工骨的制备和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延红;;具有生物活性的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06年06期
2 王思明;南欣荣;;富血小板血浆促进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J];北京口腔医学;2007年06期
3 储新宏;赵萍;任学华;;多孔磷酸钙骨水泥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9年S1期
4 茹红强;楚宝帅;林春青;陈思;;无模板法制备三维互联大孔羟基磷灰石[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5 唐月军;吕春堂;唐月锋;周中华;汪大林;;纳米ZrO_2-HA颌骨缺损替代材料的体外稳定性[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郭乔楠,赵建华,卢佳友;消旋聚乳酸/羟基磷灰石/脱钙骨基质材料支架的体外细胞相容性实验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24期
7 罗飞,许建中;基因增强的骨组织工程研究进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6期
8 彭吾训;王蕾;邓进;李彦林;龚跃昆;李世和;;一种组织工程骨修复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的效果评价[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9 靳慧勇;侯天勇;罗飞;李志强;易绍萱;常正奇;边巴罗布;许建中;;小鼠股骨临界骨缺损模型的构建及评估[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22期
10 任高宏,裴国献,顾立强,王珂,金丹,魏宽海,陈滨,莫晓红;成人成骨细胞与珊瑚羟基磷灰石的体外生物相容性[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雷;bFGF基因修饰的MSCs细胞复合β-磷酸三钙修复骨缺损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2 张铭杰;成人MSCs体外定向成骨分化及激素性股骨头坏死MSCs活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代震宇;纳米羟基磷灰石/聚氨基酸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4 李焰;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成骨细胞一氧化氮信号通路调控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5 彭谦;新型多孔磷酸钙陶瓷支架构建及其体内培育大尺寸活体骨修复体[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赵建华;骨修复材料PDLLA/HA/DBM的研制及其应用基础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7 周海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基因治疗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8 李春明;bFGF基因修饰组织工程骨移植修复颌骨缺损及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贺慧霞;牙髓干细胞分离鉴定及其制备组织工程化牙本质牙髓复合体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10 李涛;1,,25-(OH)_2D_3作为生物活性因子在组织工程骨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明华,曾怡,孙涛,彭蔷,林凡;生物陶瓷与细胞外基质对成骨细胞生长及代谢影响[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5年01期
2 朱明华;曾怡;孙涛;王林;彭蔷;艾尚荣;蔡维东;;生物陶瓷及其BMP和TGF复合物修复节段性骨缺损及成骨效应的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7年04期
3 王海亭,陈磊,金雪玲,朱海涛;羟基磷灰石(HAP)材料在生物材料中的研究与开发[J];山东陶瓷;2002年02期
4 马宁;曾毅;张莉;杨海滨;张明;;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1期
5 章庆国,赵士芳,郭宗科,董寅生,林萍华,浦跃朴;纳米相陶瓷支架与人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的体外实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刘杰;吴雪晖;罗飞;何清义;代飞;谢肇;许建中;;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人长骨缺损的临床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7 张余,尹庆水,潘刚明,张宏斌,詹纯利,陈丙旭,许春,胡旭东,李兆麟;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用于颈椎椎间融合的实验研究[J];广东医学;2002年09期
8 李海清;王大伟;张长青;曾炳芳;;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结合BMP治疗股骨头坏死[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年12期
9 王宏;丁洁涛;朱向东;范红松;张兴栋;;不同孔隙率的双相磷酸钙陶瓷降解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0年10期
10 史定伟,朱振安,戴\戌,陈永强,李华;多孔磷酸三钙修复骨缺损的临床观察[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伟;纳米双相陶瓷人工骨的制备和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中中,李涤尘,卢秉恒,孙明林;生物活性骨的新型制备方法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3年11期
2 王福科;李彦林;王国梁;曹彬;李晓林;陈建明;金耀峰;王永年;;复合骨形成蛋白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双相陶瓷样生物活性骨修复指骨缺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47期
3 滕勇,王臻,刘非,李涤尘,宦怡;生物工程活性骨的三维建模[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22期
4 白登彦;袁治国;赵琳;夏亚一;;组织工程化生物活性骨膜应用于兔腰椎横突间的融合[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08期
5 龚泰芳;成骨细胞和组织工程化生物活性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年01期
6 彭吾训;王蕾;李彦林;修晓光;赵宏斌;龚跃昆;赵学凌;李世和;胡蕴玉;;双相陶瓷生物活性骨的制备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年19期
7 龚太芳,夏仁云,杨彩虹,刘曦明;利用膜技术和组织工程化生物活性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年05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晓东;牛旭峰;黎维勇;刘承美;;生物活性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2 宋萌;;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修复颌骨缺损的动态疗效观察[A];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杨阳腾;深港合力助推科技成果转化[N];经济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昕;组织工程化生物活性骨膜及种子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赵晓非;组织工程化生物活性骨膜冻存后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白登彦;组织工程化生物活性骨膜应用于兔腰椎横突间融合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鲁敬雄;钙镁生物活性骨再生材料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794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179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