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脂肪干细胞构建人工复合皮的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脂肪干细胞构建人工复合皮的实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干细胞 人工复合皮肤 全层皮肤缺损 创面修复
【摘要】:目的: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及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分别及联合在体外与小肠黏膜下层构建人工复合皮,对比观察其修复全层皮肤缺损创面的效果,以期寻找一种较好的人工复合皮。方法:1.取清洁健康日本大耳兔胫骨骨髓及颈部脂肪组织,分别于体外培养BMSCs及ADSCs,并扩增至第三代。取第三代的ADSCs进行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实验。分别用绿色荧光蛋白及细胞示踪剂CM-Di L标记BMSCs及ADSCs。通过脱细胞法制备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并将标记完成的BMSCs及ADSCs种植于SIS上制成人工复合皮。2.取18只健康日本大耳兔,每只大耳兔于背部脊柱两侧共设计5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为五组:A组(ADSCs+SIS)、B组(BMSCs+SIS)、C组(ADSCs+BMSCs+SIS)、D组(SIS)及E组(空白组),每组分别于术后14天、21天、28天对创面大小进行测量,取材,进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结构。结果:1、培养至第三代的BMSCs呈梭形、多角形,成漩涡状排列,增殖速度快;第三代ADSCs呈梭形、三角形,增殖能力旺盛。成脂及成骨诱导分化实验表明所分离细胞为ADSCs。BMSCs经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发出绿色荧光,荧光强;ADSCs经CM-Di L标记发出红色荧光,荧光强。BMSCs及ADSCs均可生长于SIS上,增殖能力旺盛,二者共培养于SIS上,可制成人工复合皮。2、动物实验:(1)大体观察:术后14天A、B、C、D、E五组可见创面中央覆盖较薄的痂皮,颜色较深;术后21天A、B、C三组创面基本愈合,上覆多量皮屑,创面缩小,创面颜色变淡,D、E两组创面未完全愈合,上覆皮屑少,创面颜色仍较深;术后28天,A、B、C三组创面皮屑较多,创面明显缩小,创面颜色与周围正常组织相似,D、E两组创面已愈合,创面明显缩小,创面颜色变淡。术后实验组A、B、C三组移植皮片表面较光滑,愈合效果优于D、E两组。术后14、21、28天实验组A、B、C三组创面收缩率低于D、E两组(P0.05),但A、B、C三组组内未见明显差异;术后A、B、C三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较D、E两组低(P0.05),但A、B、C三组组内未见明显差异。(2)HE染色:术后14天A、B、C三组可见部分成纤维细胞及少量炎性细胞,可见新生毛细血管长入,D、E两组成纤维细胞及炎性细胞少,未见明显新生毛细血管;术后21、28天,A、B、C三组真皮内胶原纤维致密,排列整齐,新生毛细血管分布较均匀,D、E两组真皮胶原纤维排列稍紊乱,可见少量毛细血管分布。结论:利用BMSCs及ADSCs构建人工复合皮修复兔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时,能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及创面上皮化,加速创面愈合,二者联合培养创面与单独培养构建人工复合皮组在创面愈合质量及减轻创面收缩率方面未见明显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31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伟;李云霞;胡葵葵;;含附件的组织工程皮肤构建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4年15期
2 袁耀东;鲁峰;高建华;;细胞外基质在调控血管生成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年06期
3 李仙松;杜娟;宋振岚;李伟平;;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重建表皮细胞及皮肤附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06期
4 罗旭;辛国华;曾逃方;林才;曾元临;李郁葱;邱泽亮;;微孔化猪脱细胞真皮基质与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对裸鼠皮肤附件细胞再生的作用[J];中华烧伤杂志;2013年06期
5 韦葛堇;黄育强;覃万安;廖长川;林舟丹;;髓核细胞共培养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类髓核细胞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45期
6 王鸾;王效杰;;小肠黏膜下层用作诱导组织再生及应用[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俞晓帆;熊猛;;脂肪干细胞对创面愈合作用的研究进展[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3年02期
8 张亲国;赵敏;谢芳;;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各种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年03期
9 蒲晓姝;果磊;张敏珠;陈文海;王灿;汪燕;;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鉴定以及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10 沈国良;苏本玄;林伟;祁强;赵小瑜;陆兴安;;β射线照射皮肤损伤创面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的创面愈合[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06期
,本文编号:1199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199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