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后外侧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植骨融合:疼痛评分及植骨融合效果的评价
本文关键词:腰椎后外侧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植骨融合:疼痛评分及植骨融合效果的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腰椎 脊柱融合术 疼痛测定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 后外侧植骨融合 疼痛 组织构建
【摘要】:背景: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具有与天然骨十分接近的多孔结构,植入人体后,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降解和吸收,发挥强大的引导和桥梁作用。目的:观察腰椎后外侧植骨融合中应用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58例腰椎疾病患者,其中男28例,女30例,年龄47-81岁,经后正中入路实施腰椎椎板切除减压,或者同时实施髓核摘除、腰椎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植骨材料为纳米晶胶原基骨修复材料,利用椎弓根螺钉系统进行内固定。治疗后随访18个月,观察疼痛缓解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过程,切口均Ⅰ期愈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经随访未出现感染、螺钉移位与松动、固定节段相临椎体滑脱与移位等并发症,未发生与植骨材料相关的不良反应。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植入后1,6,12,18个月的下肢和下腰目测类比评分均低于植入前(P0.05)。随访12个月植骨融合率为84%,18个月时植骨融合率为90%。表明腰椎后外侧植骨融合过程中应用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可缓解下肢痛及下腰痛症状,利于植骨融合。
【作者单位】: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疼痛中心;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分类号】:R318.08
【正文快照】: 0引言Introduction骨移植向来都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尤其是对创伤、肿瘤、感染等因素所导致的大范围骨缺损,对移植骨的需求量较大,要求也较高[1]。但治疗过程中如果使用常规的金属板及其他的内外固定装置进行稳定治疗,则无法有效促进骨损伤愈合[2-3]。于是,实际治疗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甄敏钢;侯辰光;;海洋平台空调房间正压通风设计[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1年10期
2 彭加友;栗国梁;史德刚;许灼新;李逸群;黄忠琴;;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 Ⅲ期的初步临床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8年06期
3 襄楠;;前沿科技的结晶 骨病患者的福音——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临床实验获得成功[J];科技信息;2005年12期
4 俞兴,徐林,毕连涌,曲弋,郑大滨,曹旭;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在腰椎后外侧植骨融合中的临床应用[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4年07期
5 黄永辉;夏青;沈铁城;田进;许文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纳米晶胶原骨构建组织工程骨[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8年01期
6 鲁宏;廉凯;晏雄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结合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植骨融合在腰椎不稳症中的临床应用[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1年05期
7 田琴;周凤勤;;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结合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护理[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3年01期
8 沈铁城;夏青;黄永辉;徐晓峰;崔福斋;田进;;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01期
9 夏青;沈铁城;黄永辉;许文荣;;应用纳米晶胶原基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23期
10 徐晓峰;刘小平;王明伟;刘进炼;陈静家;李阳;张志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纳米晶胶原基骨缓释系统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生物相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2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科;曾荣;冯燕翔;;医用硫酸钙骨粉在20例非骨化性纤维瘤患者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高振华;胡晓书;蔡华松;尹军强;刘大伟;崔宇;;SPIO标记兔BMSCs的生物学特性与体外MRI显像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年05期
3 孙江锋;张文英;游娜;赵博;霍建强;孙景富;;石油钻机司钻控制房正压防爆系统分析与设计[J];电气防爆;2013年04期
4 冯伟;魏家盛;;浅谈正压房间设计的几个问题[J];电气防爆;2014年02期
5 李瑞琦;张国平;任立中;沙子义;高宏阳;董威;赵峰;王伟;;液态纳米组织工程骨对兔实验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修复作用[J];河北医药;2008年08期
6 肖涛;彭程;罗远明;林绵辉;刘夏君;;软骨细胞与瑞福纳米人工骨复合物的体外构建[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4期
7 汤伟;李铁浪;;电针合手法复位药物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张金超;刘丹丹;周国强;申世刚;;纳米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0年11期
9 王彦川;杨静;谢志进;黄歆;孙伟;余强;;髓芯减压及阿仑膦酸钠治疗Ⅱ期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观察[J];华西医学;2011年11期
10 彭加友;栗国梁;史德刚;许灼新;李逸群;黄忠琴;;纳米晶胶原基骨材料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 Ⅲ期的初步临床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瑞;腰椎棘突间非融合撑开器的数字化分析及临床应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党洪胜;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成骨细胞移植促进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史达;木豆叶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实验与相关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张胜利;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L-聚乳酸成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楼晓;HGF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6 苗顺东;基于缓释锌离子及仿细胞外基质的高生物响应性涂层制备和表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刘欢叶;可注射性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硫酸钙复合材料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陈鹏;PHEMA/SiO_2/n-HA凝胶膜的制备和生物相容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9 常晓;血管蒂植入对纳米晶磷酸钙胶原基人工骨血管化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10 阿不都赛米·艾买提;自体脂肪干细胞与藻酸钙复合体修复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枫;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刘勇;Sox9基因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兔退变椎间盘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杨建平;辛伐他汀联合BMSCs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4 刘启宇;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治疗骨缺损的近期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张建色;大剂量激素对兔股骨头内血管影响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6 陈伟才;杜仲叶提取物诱导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及抑制成脂肪分化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7 李克涛;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对比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8 汪海滨;活血壮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孙江森;BMSCs联合bFGF经髓芯减压移植治疗兔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10 李富强;宁亚功教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学术经验总结及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柳,段小军,戴刚,唐康来,谭祖键,周强,李起鸿;人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诱导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变化[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2 杨团民,刘淼,杨爱玲,石宗利;生物可吸收固定材料对实验性骨折愈合影响的超微结构观察[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董青山,李祖兵,王虎中,郭家平;纳米羟基磷灰石修复鼠下颌骨缺损[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3期
4 余良宏;康德智;林建华;张志坚;吴朝阳;傅冷西;;人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冻存及初步鉴定[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5 王振林,闫玉华,万涛;羟基磷灰石/胶原类骨仿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J];复合材料学报;2005年02期
6 徐晓良,同志勤,王坤正,牒军,党晓谦,徐德洪,高明宏;bBMP/胶原/珊瑚复合人工骨修复股骨头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0年03期
7 任高宏,裴国献,王钢,金丹,魏宽海,陈莉光,陈滨;成人骨髓成骨细胞体外培养[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年02期
8 姚旺祥;裴国献;姚海燕;;成体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6年01期
9 李瑞琦;张国平;任立中;沙子义;高宏阳;董威;赵峰;王伟;;液态纳米组织工程骨对兔实验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修复作用[J];河北医药;2008年08期
10 王爱平;刘琰;;护理风险事件原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7年2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京涛;生物降解药物控释体系中分子扩散行为及药物释放动力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斌;张莉丽;毕大卫;王以进;费骏;;低强度超声对幼龄白兔脊柱植骨融合的生物力学和组织细胞学影响[J];中医正骨;2008年06期
2 陆明;马华松;谭荣;任冬云;白克文;王晓平;马晓明;张墨;郑蕊;张静;;植骨融合技术在脊柱侧弯治疗中的临床意义再探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年08期
3 徐杰;陈建伟;黄立新;;植骨融合复位固定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2年21期
4 戴季林;徐旭纯;王丹;袁永健;闵继康;杨文龙;黄曙峰;;原位固定后路椎间隙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疗效分析[J];临床骨科杂志;2012年03期
5 王文军;李磊;;上颈段植骨融合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年05期
6 陈亮元;梁锦前;曹奇;杨铁军;唐国军;陈小明;廖雄;;选择性减压融合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2年01期
7 牛明忠;雷高;高宏伟;;减压溶核术在颈前路植骨融合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6年11期
8 杜春生;;喙锁间桥接植骨融合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1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年07期
9 张志平;熊含颖;沈锋;吴培斌;廖琦;陈伟高;;钛网加椎体骨碎块植骨融合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7期
10 王永宏;董小雄;张胜良;;单纯减压手术与减压并植骨融合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研究[J];海南医学;2013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e,
本文编号:1264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264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