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生物医学论文 >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骨在腰椎融合中的效果

发布时间:2017-12-09 10:14

  本文关键词: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骨在腰椎融合中的效果


  更多相关文章: 骨形态发生蛋白类 骨移植 脊柱融合术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腰椎融合 自体骨 异体骨 动物模型


【摘要】:背景:诸多研究已证实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形成及骨折愈合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单纯予以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植入容易出现扩散和降解,无法对新骨形成予以持续性的影响。目的:观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骨在兔腰椎中的融合效果。方法:取30只新西兰大白兔,构建后路腰椎横突间植骨融合模型,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在L5-6横突间植入自体髂骨、同种异体骨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同种异体骨复合物),植入后6周,进行大体观察、X射线检查及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骨组融合率、新生骨组织在总面积中所占百分比高于自体髂骨组、同种异体骨组(P0.05);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骨组、自体髂骨组拉伸强度大于同种异体骨组(P0.05),前两组拉伸强度无差异。X射线显示3组植骨区均可见骨痂形成;组织学显示,自体髂骨组移植物已消失,形成大量软骨,有少量骨小梁,并有一定编织骨形成;同种异体骨组有较多的纤维组织包裹材料,有骨岛形成,有数量较少的骨小梁及软骨形成;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骨组存在大量骨小梁和少量软骨,形成编织骨且有皮质骨形成。表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复合骨在兔腰椎中可以获得良好的融合效果。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基金资助项目(2011K12-72)~~
【分类号】:R318.08
【正文快照】: 0引言Introduction会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腰椎融合术中需要对患者进行骨移植[1]。移植过程中材料:需要用到大量骨移植材料,理想的植骨材料是自体骨,实验动物:新西兰大白兔3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由于自体骨不存在排异反应,术后创伤反应也会更小,3.0-4.0 kg,由吉林大学基础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波文;李志忠;谭颖;洪亮;林永新;王晶;焦根龙;;壳聚糖-磷酸钙/rhBMP-2复合材料在兔腰椎椎间融合的应用[J];广东医学;2009年06期

2 李琦,曾炳芳;骨移植替代物在脊柱融合中应用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年01期

3 马金梁;黄帆;汪洋;罗进勇;邓忠良;;双表达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9复合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融合器用于山羊椎间融合的效果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6期

4 黄晖;杨志;;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组织工程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02期

5 盛俊东;刘兴炎;白孟海;葛宝丰;;牛骨形态发生蛋白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愈合过程中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14期

6 肖荣驰;李宁宁;罗军;蒋尧传;韦华生;刘光俊;张美艳;;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人工骨复合物在腰椎横突间植骨融合中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34期

7 王磊磊;金格勒;任龙龙;杨毅;;不同植骨材料在腰椎融合过程中的应用及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16期

8 金格勒;王武昌;曹力;盛伟斌;艾尔肯·沙德尔;;rhBMP-2/异体骨复合骨应用于兔腰椎植骨融合的实验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年12期

9 马兴,胡蕴玉,熊卓,颜永年,吕荣,王军,李丹,徐新智,白建萍;新型仿生活性人工骨诱导兔腰椎横突间脊柱融合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年11期

10 邓伟;金格勒;殷剑;杨毅;刘晓晨;;磁共振监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异体骨体内植入的早期血管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5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少千;BMP-2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纳米骨促进兔腰椎融合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井文森;韩建业;张明华;蔡和平;于振涛;高铜拴;;多孔β型钛合金及其微弧氧化涂层的体内植入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2年09期

2 詹玉林;库热西·玉努斯;黄国虹;白靖平;;pIRES2-EGFP-BMP-2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47期

3 何春耒;王大平;马经野;;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种类及发展趋势[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25期

4 赵疆;胡雅斌;王振斌;楚戈;陈继征;卡哈尔·艾肯木;项泽文;;兔椎间盘成骨作用中的转基因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33期

5 于国辉;;关节软骨运动损伤修复中的骨形态发生蛋白[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46期

6 潘乐;康建敏;;腺病毒介导的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增强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20期

7 刘晓晨;贾文霄;金格勒;王红;邓伟;马景旭;王云玲;杨毅;;MRI、CT、X线对兔腰椎融合术后的比较性实验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年01期

8 金格勒;王武昌;曹力;盛伟斌;艾尔肯·沙德尔;;rhBMP-2/异体骨复合骨应用于兔腰椎植骨融合的实验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年12期

9 詹旭;周辉;范小良;;同种异体骨复合生长因子移植的研究[J];中国骨伤;2009年03期

10 盛俊东;顾九君;刘兴炎;杜军旺;刘瑾;刘新成;;骨形态发生蛋白-7复合纤维蛋白对大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愈合的影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冰;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胶原/聚乳酸材料提高义齿修复效果的基础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2 陈鹏;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胶原/聚乳酸材料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3 姚关锋;不可溶性骨胶结合人重组成骨蛋白-1促进脊柱融合的实验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4 戴江华;体内灌注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5 车向新;诱导型人工骨材料修复兔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6 苗顺东;基于缓释锌离子及仿细胞外基质的高生物响应性涂层制备和表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金合;可注射骨修复材料结合骨碎补总黄酮修复鼠骨缺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傅亚;骨修复因子功能化聚乳酸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9 董静静;自凝固磷酸钙/纤维蛋白协同诱导成骨机制的研究及成骨材料的研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小琛,颜永年,熊卓;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造[J];材料导报;2002年09期

2 林春阳;罗进勇;汪洋;马金梁;邓忠良;;BMP-9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促进山羊骨缺损愈合[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17期

3 沈辉,潘时中;大鼠切除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的实验研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申洪;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方法研究(Ⅲ)[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5年01期

5 廖慧娟;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4年01期

6 张贝利,张伟滨,邓廉夫;同种异体骨移植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5年03期

7 蔡宏歆;范顺武;赵凤东;;腰椎椎间融合术后融合评价方法与标准[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7年01期

8 孙明林,胡蕴玉;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1年03期

9 尹绍雅,常祥平;BMPs载体及缓释系统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2年01期

10 马增春,王道福,邱贞琴,高月,谭洪玲;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的研究与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兰加;郝小亚;;骨形态发生蛋白12对肌腱和韧带损伤的修复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25期

2 詹玉蕊;李丽;田蔓男;;骨形态发生蛋白及其在眼科方面的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4期

3 岳鹏举;赵建宁;;骨形态发生蛋白-2促进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12期

4 顾羊林;杨开舜;;骨形态发生蛋白研究新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2008年10期

5 陈聪;孟勇;刘贵峰;齐强;;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研究与应用[J];重庆医学;2012年28期

6 王,

本文编号:1270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270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1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