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孔径的羟基磷灰石对组织工程骨血管化促进效果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同孔径的羟基磷灰石对组织工程骨血管化促进效果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羟基磷灰石类 新生血管化 生理性 组织工程骨 骨缺损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孔径的羟基磷灰石材料对组织工程骨血管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在其背部皮下植入孔径为200~300、350~450、500~600μm的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复合4μg骨形态发生蛋白),大小约5mm×5mm×1mm,重约40mg。分别于植入后第1、2、3、4周后处死动物,取出植入物及周围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组织学观察,分析局部新生血管化情况。结果 3组不同时间点的血管化面积,组内比较:A组第2、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组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1周,仅C组有血管化面积;术后2~4周,B、C组增加的面积高于A组(P0.05),C组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并形成清晰可见的骨小梁。结论孔径为500~600μm的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能够更好地促进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
【作者单位】: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骨科二病区;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分类号】:R318.08
【正文快照】: 近年来,羟基磷灰石等组织工程骨替代材料的研究进展已取得较大突破,为修复各种骨组织缺损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但由于种子细胞的存活范围有限,大面积的骨组织缺损仍然是当今的一大难题[1]。主要是由于位于组织工程骨特定解剖部位的种子细胞无法得到充足的血液供应,进而影响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肖仕辉;韦积华;韦庆军;;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研究新进展[J];广东医学;2012年11期
2 史雨林;刘彦普;张海霞;;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3 王耀一;杨新明;胡振顺;孟宪勇;;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促进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研究进展[J];实用骨科杂志;2011年11期
4 郝增涛;冯卫;郝廷;余斌;;BMSCs来源成骨细胞和内皮细胞复合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多孔支架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年04期
5 李焰;张建设;董秀华;;组织工程骨的体外预血管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33期
6 赵天源;孙红;;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其血管化的研究进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38期
7 岑超德;罗聪;;可降解组织工程骨材料及其血管化研究:问题与应用前景[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2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革;何华超;何维;;显微外科在骨科的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13年15期
2 唐旭;雷云坤;孟增东;;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CS/nHA)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研究进展[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2年05期
3 翁雁鸣;王之发;居兆慧;刘斌;刘彦普;;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样细胞的诱导分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年12期
4 何益群;董有海;;组织工程骨构建的研究进展[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3年06期
5 王耀一;杨新明;胡振顺;孟宪勇;张瑛;阴彦林;张军威;;带蒂筋膜瓣促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血管化及其成骨的组织学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15期
6 王耀一;杨新明;胡振顺;孟宪勇;张瑛;阴彦林;张军威;;带蒂筋膜瓣促非细胞型组织工程骨血管化及其对成骨作用影响的动态组织学观察[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年争好;孙凯;李瑞欣;李晖;;组织工程骨研究背景与进展[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3年05期
8 甘洪全;刘鑫;赵济华;李琪佳;;XDBM生物相容性以及促进大鼠桡骨缺损修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年05期
9 李春根;曲弋;叶超;陈婧;王逢贤;李鹏洋;李素华;任敬佩;亓建;;组织工程软骨与柚皮苷联合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组织学证实[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20期
10 马新芳;张静莹;;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年3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娴;自体外周血EPCs与BMSCs联合PDPBB构建微血管化生物骨[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2 谭新颖;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同种异体冻干骨修复比格犬半侧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振华;内皮祖细胞在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2 王海波;带蒂筋膜瓣的稳定性对其促超临界骨缺损成骨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北方学院;2013年
3 王耀一;带蒂筋膜瓣促非细胞型组织工程化骨血管化及其成骨的组织学变化[D];河北北方学院;2012年
4 麻彩丽;柞蚕丝素作为VEGF165-Ang-1双基因共表达质粒传递载体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5 刘海龙;BCP/SF/rhBMP-2在绵羊腰椎椎体间融合模型中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6 唐旭;SPS制备多孔HA骨修复材料的孔隙特征与力学性能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7 李富航;P物质对BMSCs源性内皮与成骨细胞体外联合培养体系的作用效果观察[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8 刘柏铭;羧甲基壳聚糖骨水泥负载甲氨喋呤释药系统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9 刘学蔚;醛化白及多糖/羟丙基壳聚糖/珍珠层粉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朱水涛;PDLLA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构建及体外生物学性能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香珍;杨丕山;;骨组织工程技术瓶颈及其原因分析[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2 Lili Tan;Xiaoming Yu;Peng Wan;Ke Yang;;Biodegradable Materials for Bone Repairs:A Review[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13年06期
3 孔劲松;陈振光;郑晓晖;陶圣祥;杨玉华;林海涛;;带血管蒂组织瓣预构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4 陈滨 ,裴国献 ,王珂 ,金丹 ,魏宽海 ,任高宏;筋膜瓣促组织工程骨体内再血管化的实验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5 王永刚;裴国献;;血管束植入在组织工程骨血管化构建中的作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6 翦新春,成洪泉,许春姣;天然生物衍生支架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展[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3年03期
7 马超;王臻;卢建熙;吕荣;陈国景;芦斌;袁伟;;球形β-TCP生物陶瓷的生物学性能观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05期
8 丁珊,李立华,邓政兴,周长忍;PLA/液晶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2年03期
9 章文苑;律娅婧;;纳米羟基磷灰石/Ⅰ型胶原/壳聚糖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与优化[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1年03期
10 姚晖,杜昶,杨韶华,崔福斋,雷涛;纳米羟晶/胶原仿生骨修复家兔颅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透析与人工器官;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令科,朱晓丽,叶建东,王迎军;溶胶-凝胶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的影响因素[J];现代化工;2002年S1期
2 廖鹏飞,欧阳健明,向军俭,汤顺清,黄耀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复合羟基磷灰石研究进展(综述)[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2年03期
3 童义平,李粉玲,余沐磷;溶胶—凝胶法制备羟基磷灰石工艺条件的探讨[J];中国陶瓷;2002年04期
4 廖其龙,杨世源,蔡灵仓,周大利,尹光福,郑昌琼;用冲击波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体[J];高压物理学报;2002年04期
5 王志强,陈晓旭,蔡英骥,吕秉玲;R_2O-Al_2O_3-B_2O_3-SiO_2系统玻璃对羟基磷灰石的烧结及其相转变的影响[J];玻璃与搪瓷;2003年01期
6 李信勇,田杰谟,张勇,王晓燕,王晨;提高浆料中羟基磷灰石的固相含量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3年02期
7 廖其龙,杨世源,蔡灵仓,郑昌琼;羟基磷灰石团聚体的冲击波活化与烧结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2003年03期
8 刘晶冰,叶晓月,汪浩,朱满康,王波,严辉;水热法合成羟基磷灰石的结构和形貌[J];应用化学;2003年03期
9 王欣宇,韩颖超,戴红莲,李世普;多孔梯度结构羟基磷灰石仿骨材料的制备和微观形貌观测[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10 廖其龙,郑昌琼;冲击波合成羟基磷灰石粉体及其性能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妍;张斗;张晓泳;李志友;周科朝;;冷冻浇注法制备羟基磷灰石多孔陶瓷[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2 王欣宇;韩颖超;李世普;;羟基磷灰石超微粉的柠檬酸盐法合成及表征[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吴照红;刘立中;;水热法制备纳米棒状羟基磷灰石[A];中国化学会2008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时晓梅;侯代水;松生胜;宾月珍;;溶胶-凝胶法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羟基磷灰石梯度复合材料[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张聪;李红;张兰兰;;柠檬酸钠与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诱导羟基磷灰石的生长[A];2013广东材料发展论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新材料科技创新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田园;段小江;秦芝;吴王锁;;羟基磷灰石对铀的吸附行为的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7 冯文坡;汤克勇;郑学晶;刘捷;;原位合成胶原/羟基磷灰石/阿拉伯胶复合材料[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8 黄苏萍;周科朝;刘咏;;有机单分子膜对羟基磷灰石晶体生长与形貌调控作用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倪国新;姚志鹏;黄国涛;刘文革;吕维加;;羟基磷灰石掺锶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十九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0年
10 王朝元;Boban Markovic;C.Rolfe Howlett;Hala Zreiqat;;羟基磷灰石陶瓷对成骨细胞分化影响的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第十七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莉丽;羟基磷灰石/氧化锆生物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4年
2 胡伟;合成锌掺杂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精细结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春艳;一系列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吕国玉;载银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钛抗菌材料的制备和抗菌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张海斌;羟基磷灰石晶粒/粒子的水热控制合成[D];中南大学;2011年
6 岳雪涛;多形态羟基磷灰石粉体、涂层的制备及表征[D];山东大学;2014年
7 仇志烨;羟基磷灰石硅酸根功能化掺杂改性及其对骨矿化促进作用的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仇志烨;羟基磷灰石硅酸根功能化掺杂改性及其对骨矿化促进作用的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张静哲;载万古霉素介孔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可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骨科应用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岳进;羟基磷灰石基组织工程骨复层支架的构建及掺锶改性羟基磷灰石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鹏飞;几种含羧基聚合物表面类骨羟基磷灰石生长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2 张帆;羟基磷灰石陶瓷人造骨的制备及其电学性能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3 陈飞宏;羟基磷灰石晶须的水热法制备及其表征[D];重庆大学;2010年
4 周宏卉;改性羟基磷灰石制备及结构表征[D];四川大学;2007年
5 王莹莹;水热法制备介孔羟基磷灰石微球及药物缓释性能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沈荐;羟基磷灰石纳米颗粒介导的体外转染及其保存方式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7 李峰;羟基磷灰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生物活性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8 薛涛;基体加热控温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孟德营;羟基磷灰石粉体及多孔块体的制备技术[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0年
10 孙沿林;羟基磷灰石的电子显微分析及纳米碳管的规模制备技术[D];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72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27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