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纤维素与纳米银复合制备创伤敷料
本文关键词: 纳米结构 纤维素 生物敷料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纳米银 细菌纤维素 创伤敷料 纳米复合技术 出处:《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4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背景:近年来,采用纳米复合技术改良细菌纤维素赋予其新性能的研究越来越多。目的:综述细菌纤维素与纳米银复合制备创伤敷料的方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Pub Med数据库及2007年1月至2015年4月CNKI数据库有关细菌纤维素、纳米银及其复合方式与应用的文献,检索词为"Bacterial Cellulose、Nano-silver,细菌纤维素、纳米银。"结果与结论:制备细菌纤维素纳米银复合物的方式主要有溶液浸渍、原位复合及生物复合3种。溶液浸渍法可降低纤维矩阵中纳米银的离子浓度,使银离子释放高度可控,但遗传毒性及生物相容性有待测试。原位复合法减少了对纤维素网状结构的破坏,使银离子牢固地结合在其表面,减少对细胞的毒害作用,但使用的还原剂毒性较高,还原剂在纤维素内的残留问题不易解决。生物复合工艺中无有毒物质生成,对环境友好,合成的生物材料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少且反应高度可控。
[Abstract]:Background: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have been done to improve the new properties of bacterial cellulose by nano-composite technology.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methods of preparing wound dressing by combining bacterial cellulose with nano-silver. Methods: to search for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3 by computer. In April 2015 Pub Med database and January 2007 to April 2015 CNKI database related bacterial cellulose, The key words of nano-silver and its composition and application are "Bacterial celluloseum Nano-silver. bacterial cellulose, nano-silver." results & conclusion: solution impregnation is the main way to prepare bacterial cellulose nano-silver complex. In situ recombination and biological recombination. Solution impregnation can reduce the ion concentration of nano-silver in fiber matrix and make the release of silver ion highly controllable. But the genotoxicity and biocompatibility need to be tested. In situ composite method can reduce the destruction of cellulose network structure, make silver ions firmly bind to its surface, and reduce the toxic effect on cells, but the toxicity of reductant is higher. The residual problem of reducing agent in cellulose is not easy to solve. There is no toxic substance produced in the biological composite process, which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the synthesized biomaterials have less harm to human body and the reaction is highly controllable.
【作者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人体组织再生与修复深圳重点实验室;
【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JCYJ20130402164725011)~~
【分类号】:R318.08
【正文快照】: 0引言Introduction一般治疗皮肤创伤的方法是用敷料覆盖,提供一个有利于伤口愈合的环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外科中最常用的创伤敷料是纱布和脱脂棉,它们价格低廉,覆盖伤口防止恶化,对创伤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很大的不足,比如,覆盖在伤口上的纱布在愈合过程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志江;;细菌纤维素纳米复合物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年03期
2 邱吉苗;谢翠华;李春荣;;含银离子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50例[J];广东医学;2007年03期
3 吴健;郑裕东;高爽;郭佳;崔秋艳;丁寻;陈晓华;;纳米银在细菌纤维素凝胶膜中的原位合成及性能表征[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3年01期
4 刘继松;章祥洲;徐东卫;李方奇;卓丹;;纳米银无菌敷料在小儿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年10期
5 张放;贲道锋;吕开阳;邱啸臣;莫绍江;张梅;夏照帆;;银离子生物敷料封闭网状植皮创面临床观察: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08期
6 温晓晓;郑裕东;吴健;张韬;陈晓华;;纳米银/氧化细菌纤维素复合抑菌材料的制备和表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4年S1期
7 张秀菊;林志丹;陈文彬;容建华;;细菌纤维素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合成纤维;2010年01期
8 曾威;蔡志星;梁安生;熊健;孟楠;刘霞;;细菌纤维素中羟基在仿生矿化中的作用[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9 首家保;陈彬;芦慎;王彤华;杨小辉;;不同敷料修复创面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08期
10 陈萍;兰大华;张庆;;纳米银创伤贴治疗肿瘤化疗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63例[J];中国药业;2009年1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胜杰;壳寡糖—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及体外生物相容性评价[D];海南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光;彭伟功;许可;王香平;田魏;;甘蔗渣纳晶纤维素酸法制备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年04期
2 窦皓;左保齐;;静电纺丝法构建小口径人造血管的研究进展[J];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2012年05期
3 张放;唐洪泰;王广庆;张梅;黄毅;王亮;胡晓燕;夏照帆;;含银亲水纤维敷料封闭中厚皮供皮区创面的临床观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11期
4 许雷鸣;顾倩;武谷;堵伟锋;李翔;林园园;;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水胶体敷料临床使用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4年10期
5 刘海燕;武丽;;新型敷料在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年09期
6 尹艳桃;王佳;毛宇;;藻酸盐和水胶体敷料在尿道下裂矫治术患儿中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年09期
7 岳丽娜;郑裕东;栾家斌;余弈;谢亚杰;吴健;;含水状态对细菌纤维素/聚苯胺复合凝胶膜制备及性能的影响[J];高分子学报;2014年09期
8 薄芳;范宜峰;王志勇;;银锌霜治疗Ⅱ度烧伤患者污染创面的临床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年08期
9 唐爱民;赵姗;宋建康;;基于纳米纤维素的三维组织工程支架多孔结构的调控与表征[J];材料研究学报;2014年10期
10 温晓晓;郑裕东;吴健;张韬;陈晓华;;纳米银/氧化细菌纤维素复合抑菌材料的制备和表征[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4年S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云龙;中医辨证外治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唐娜;密闭复合敷料支架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3 周碧辉;细菌纤维素模板效应及氧化锌光催化材料的可控制备[D];东华大学;2012年
4 张洪玉;BC/PVA复合凝胶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5 王欢欢;导电聚合物/细菌纤维素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坤朋;温阳活血通络外治法治疗糖尿病足0级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李朝军;湿性敷料美皮康应用于乳房皮肤创伤修复的临床观察[D];吉林大学;2012年
8 雷超奇;74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原菌特点及药敏回顾性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王彩霞;细菌纤维素基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其评价[D];东华大学;2013年
10 王巧利;黄土丘陵沟壑区植物抵抗土壤侵蚀的机械特性[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金龙,许琦,蔡照盛,杨春生;甲壳低聚糖的制备、特性与应用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05年01期
2 魏凤玉;倪良锁;;硼硫共掺杂TiO_2的光催化性能及掺杂机理[J];催化学报;2007年10期
3 杨连利;梁国正;;水凝胶在医学领域的热点研究及应用[J];材料导报;2007年02期
4 杨科;谷景华;张跃;;碳掺杂氧化钛薄膜可见光催化性能及机制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S2期
5 陈林丽;;生物矿化与仿生合成概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2期
6 陈小平;陈蜀萍;;恶性肿瘤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年07期
7 张兰;;纳米银无菌敷料在小儿烧伤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年06期
8 黄治林,姜广建,孟令军,谢艾玲,张义东,郑桓;明胶/壳聚糖创伤敷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6期
9 傅开兰;谢幸华;;爱康肤~(TM)银抗菌敷料对慢性感染性创面愈合效果的影响[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李建;万怡灶;黄远;何芳;王玉林;;仿生矿化法制备可降解羟基磷灰石/氧化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J];复合材料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静;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2 姚清华;RGD-重组蛛丝蛋白/聚乙烯醇电纺膜创面敷料的研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昌来;李峰;尤庆生;陆松华;王庆庆;林琳;张天一;;纳米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及其超微结构镜观察[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8年04期
2 周浩;孙东平;朱春林;许春元;;细菌纤维素吸附人体内毒素的研究[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9年04期
3 袁帅;胡承;曹海鹏;唐德芳;孙苗苗;;响应面法优化细菌纤维素发酵合成工艺[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2期
4 邱竣;周绍龙;柳大烈;;细菌纤维素的研究和应用新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1年05期
5 陆松华;朱昌来;李峰;尤庆生;张天一;;茶水发酵法制备细菌纤维素及其相关性能研究[J];临床医学;2011年11期
6 马霞;陈世文;王瑞明;陆大年;贾士儒;;纳米材料细菌纤维素对大鼠皮肤创伤的促愈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37期
7 马霞;张华;陈世文;;生物新材料细菌纤维素与深Ⅱ度烧伤大鼠皮肤的创面愈合(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34期
8 武志芳;张霞;易彬;沈才洪;胡承;;新型生物材料细菌纤维素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0年01期
9 马霞;张华;陈世文;;细菌纤维素膜作为创伤性敷料的可行性(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12期
10 朱清梅;冯玉红;林强;吴敏;;细菌纤维素/透明质酸复合材料的生物合成及表征[J];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梦影;冯玉红;;细菌纤维素研究进展[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C];2006年
2 朱宏阳;冯珊;李泳宁;林伟铃;王金海;;细菌纤维素产生菌株的分离及鉴定[A];第十二届全国抗生素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朱艳彬;夏露;李珊;刘振鸿;;新型生物材料细菌纤维素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进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4 于长江;尹学琼;吉立;雍国新;林强;;羧甲基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及溶液性质[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5 王丹;沈新元;;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及其性能[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7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朱平;赵晓霞;王敏;董朝红;;碱溶剂体系下水溶性改性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及表征[A];山东纺织工程学会十二届第二次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11年
7 杨光;付丽娜;臧珊珊;周平;;基于细菌纤维素的医用功能材料[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冯劲;施庆珊;欧阳友生;陈仪本;;2株同属不同种的细菌所产细菌纤维素的分析[A];2012年鄂粤微生物学学术年会——湖北省暨武汉微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杨光;;基于细菌纤维素的智能型栓塞材料的制备[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I:生物高分子与天然高分子[C];2013年
10 李莹;卿爽;杨光;;细菌纤维素/透明质酸皮肤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和评价[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H:医用高分子[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范南虹;细菌纤维素凝胶面膜获专利优秀奖[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2 课题承担单位: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生物化学技术在古代丝织品保护中的应用研究[N];中国文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霞;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及其作为医学材料的应用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4年
2 赵晓霞;细菌纤维素纤维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3 葛含静;细菌纤维素高产菌株高压诱变选育及其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杨亮;细菌纤维素增强复合材料制备、表征及对蛋白药物承载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5 石帅科;生化合成细菌纤维素及细菌纤维素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6 陈袁曦;材料表面微生物改性及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7 卓奇;人脂肪干细胞在纳米细菌纤维素膜上成骨分化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8 付丽娜;基于细菌纤维素的皮肤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和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鲁敏;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10 周伶俐;细菌纤维素生产菌的筛选、发酵及应用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845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484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