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相关研究
本文关键词: 可塑形骨修复材料 DBM 同种异体骨 骨胶原 脂肪酶 胃蛋白酶 出处:《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第一章脂肪酶用于骨移植材料脱脂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应用脂肪酶对骨组织进行脱脂,检测脱脂处理骨材料的脂肪含量、表面结构、对MC3T3-E1小鼠成骨前体细胞增殖影响、细胞相容性及组织相容性,评价脂肪酶用于骨移植材料脱脂过程的可行性。 方法:取新鲜猪股骨,置于-76℃深低温冰箱中冻存两周,去除软组织,锯成骨条或骨小块,超声清洗48h。平均分成四组进行脱脂处理,分别为:脂肪酶处理组:40℃条件下,PH=10的1%浓度的脂肪酶溶液中浸泡4h;NaHCO3/Na2CO3处理组:PH=10的NaHCO3/Na2CO3溶液中浸泡4h;丙酮处理组(阳性对照):丙酮溶液中浸泡24h,再用无水乙醇浸泡36h去除丙酮;纯化水处理组(阴性对照):在纯化水中浸泡4h。脱脂过程结束后再超声清洗12h,冷冻干燥。索式提取法浸提各组骨材料,根据浸提前后重量差计算各组骨材料中脂肪含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骨材料表面结构,组织学切片,HE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材料内部结构。取各组骨材料,辐照灭菌,H-DMEM培养基为浸提介质,按0.2g骨材料/ml培养基比例,在37℃条件下浸提72h,制备各组骨材料浸提液,以H-DMEM培养基为试剂对照、无毒性聚乙烯片为阴性对照、苯酚为阳性对照。取指数生长期MC3T3-E1小鼠成骨前体细胞调整浓度为1×104个/ml,按100μ L/孔接种到96孔细胞培养板,培养箱中培养24h,换用各组浸提液继续培养。分别在浸提液培养的第1,4,7d,每孔加入CCK-8试剂10μ L,培养箱中孵育6h后,酶标仪检测各孔吸光度值,计算细胞增殖率并评价细胞毒性级别。取各组骨材料,置于6孔培养板,取指数生长期MC3T3-E1小鼠成骨前体细胞,并调整细胞浓度至2×105个/ml,按每块材料500μ L细胞悬液接种到各组骨材料,培养箱内培养3h后,加培养基至足量,培养7d后,取出骨材料-细胞复合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在各组骨材料上的生长情况。取各组骨材料分别埋入大鼠脊柱两侧皮下,分别于术后的第1,4,12周随机选取3只动物处死,取材,组织学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学变化。 结果:脱脂处理后,脂肪酶、丙酮脱脂及Na2CO3/NaHCO3处理组骨材料表面清洁,无油渍,纯化水浸泡骨材料表面可见油渍。辐照灭菌后,脂肪酶和丙酮处理组骨材料颜色洁白,Na2CO3/NaHCO3处理组骨材料呈微黄色,纯化水清洗的骨材料颜色更黄。脂肪酶处理组骨材料脂肪含量(0.46±0.16%)与丙酮处理组(1.11±0.13%)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均低于Na2CO3/NaHCO3处理组(3.46±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纯化水组骨材料脂肪含量(8.88±0.18%)高于其他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扫描电镜观察,脂肪酶及丙酮处理组骨小梁表面结构保持完整,仅有少量细胞碎片附着;Na2CO3/NaHCO3处理组骨材料表面有小脂滴及细胞碎片;纯化水处理组骨材料可见大量脂肪滴覆盖在骨小梁表面。组织学观察,脂肪酶处理组在材料浅层及中心部位骨小梁间隙内均未见残留骨髓组织及细胞碎片;Na2CO3/NaHCO3处理组骨材料深层的骨小梁间隙内可见少量残留细胞碎片;丙酮处理组骨材料在中心部位偶见细胞碎片;纯化水处理组骨材料骨小梁间隙内可见残留骨髓组织,部分残留组织连接成片。Masson三色染色显示各组骨材料的骨小梁中的胶原纤维排列有序,未见胶原纤维损伤断裂。对MC3T3-E1小鼠成骨前体细胞的细胞毒性评级结果显示,脂肪酶处理组及丙酮处理组骨材料在第1,4,7d的细胞毒性为0级或1级;Na2CO3/NaHCO3处理组骨材料在各个时间点均为1级;纯化水处理组骨材料的细胞毒性为2~4级。扫描电镜下观察骨材料与MC3T3-E1细胞的相容性,结果显示,MC3T3-E1细胞在脂肪酶及丙酮处理组骨材料骨小梁上附着生长,呈梭形或多角形,几乎完全融合,覆盖骨小梁;Na2CO3/NaHCO3处理组骨材料上仅有部分区域聚集成片生长,但保持梭形或多角形形态;在纯化水处理组骨材料上偶见细胞生长,呈圆形或卵圆形。皮下植入实验结果显示,在植入后第1,4,12周各组材料均无明显免疫排斥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脂肪酶可有效去除骨组织中的脂肪,脱脂过程时间短,不损伤骨组织表面结构,且无毒性物质残留,应用脂肪酶对骨移植材料进行脱脂是改进其制备过程的可行方法。 第二章同种骨胶原的提取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目的:脂肪酶法脱脂、稀盐酸脱钙、胃蛋白酶低温条件下酶解骨组织提取骨胶原,检测不同提纯阶段骨胶原的粘度、BMP含量、分子结构等理化性质及细胞相容性,以制备满足可塑形同种骨移植材料粘性载体性能要求的骨胶原。 方法:无菌操作取大鼠四肢长骨,深低温冰箱中冻存两周,去除软组织,超声清洗、脂肪酶脱脂、冷冻干燥、粉碎成粒径小于1mm的骨粉、0.6mol/L的HCl脱钙。4℃条件下,浸泡在胃蛋白酶浓度为2.5g/L,PH值为2的乙酸溶液中,持续搅拌酶解72h。150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并取出1/3,标记为组1(粗提骨胶原)。剩余的上清液中加入NaCl晶体10g,过夜沉淀。再次离心,取沉淀加入100ml0.5mol/L的乙酸溶液,过夜溶解,相同条件下再次离心,取上清,并取出1/2,标记为组2(初步纯化骨胶原)。剩余骨胶原溶液应用5mol/L的NaOH溶液调整PH到7,加入NaCl晶体约10g,过夜沉淀。再次离心,取沉淀,加入50ml0.5mol/L乙酸溶液,过夜溶解,再次离心,取上清,标记为组3(纯化骨胶原)。将3组骨胶原溶液装入透析袋中,置于20mmol/L的Na2HPO4溶液中透析8h,灭活胃蛋白酶,换用0.5mol/L醋酸溶液继续透析48h,以上操作均在4℃下进行。将收获的3组骨胶原溶液冷冻干燥。0.5mol/L的乙酸溶液溶解,分别配制浓度为0.2%的3组骨胶原溶液,37℃条件下,检测3组骨胶原溶液粘度。分别配制浓度为1%的3组骨胶原溶液,按大鼠BMP ELISA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检测各组骨胶原中BMP含量。配制浓度为0.2%的3组骨胶原溶液,SDS-PAGE电泳法检测其分子质量分布情况。配制浓度为0.4%的3组骨胶原溶液,以大鼠Ⅰ型胶原标准品溶液为对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光谱分析。将3组骨胶原辐照灭菌,以L-DMEM培养基为浸提介质,按1.25cm2骨胶原膜表面积/ml培养基比例,在37℃条件下浸提72h制备各组骨胶原浸提液,以L-DMEM培养基为试剂对照。取对数生长期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并进行细胞毒性评级。另取制备的骨胶原膜,平铺在6孔培养板底,将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以1×105个/ml浓度接种在骨胶原膜上,细胞培养箱中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结果:酶解后骨胶原混合物为无色、透明、粘稠液体,经过盐析、离心纯化变得更加透明,冷冻干燥的骨胶原呈蓬松海绵状,颜色洁白。粘度检测结果显示3组骨胶原均具有良好的粘度,分别为2383.33±202.07mPa.s,1643.33±80.21mPa.s,1480.00±80.0。粗提骨胶原粘度高于其余两组纯化骨胶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骨胶原中BMP含量分别为336.356+7.627ng/g,295.308±5.444ng/g,284.111±4.291ng/g,粗提骨胶原中BMP含量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初步纯化骨胶原中BMP含量也高于纯化骨胶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提取的骨胶原主要由分子量约100KDa大小的胶原蛋白分子αl链和α2链,约200KDa大小的胶原蛋白分子β链,以及少量分子量超过200KDa的多聚体组成。光谱分析检测显示,各组骨胶原吸收光谱与标准大鼠Ⅰ型胶原蛋白相似,最大吸收波长为232nm左右,符合Ⅰ型胶原吸收光谱特征,粗提骨胶原吸收峰最多,初步纯化骨胶原、纯化骨胶原吸收峰明显减少。细胞毒性检测结果显示,各组骨胶原在不同时间点细胞相对增殖率均在95%以上,细胞毒性评级均为1级。形态学观察,在3组骨胶原材料上培养的L929细胞均与正常L929细胞无明显差异。 结论:应用脂肪酶脱脂、稀盐酸脱钙、胃蛋白酶低温酶解提取的骨胶原细胞毒性轻微,具有较高粘度,还含有一定量的BMP,具备成为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粘性载体条件。只经过酶解离心粗提骨胶原与盐析纯化骨胶原细胞相容性相似,但粘度及BMP含量均高于纯化骨胶原,因此选择粗提骨胶原作为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的粘性载体较好。 第三章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 目的:按不同比例将同种DBM颗粒与粗提同种骨胶原复合制备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并进行可塑形能力、抗离散能力检测确定两者最佳复合比例,评价其细胞毒性和组织相容性,初步探讨应用同种DBM颗粒复合粗提同种骨胶原制备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按第二章中方法制备并筛取粒径为250~750μ m的DBM颗粒及粗提同种骨胶原,辐照灭菌。在超净工作台上,加入无菌过滤的0.5mol/L的乙酸,分别配置浓度为0.75%、1.5%、3.0%、4.5%、6%的骨胶原溶液,使用时力5mol/L的NaOH调整PH值为7。分别在各浓度组骨胶原溶液中按每毫升加入450mg DBM颗粒比例将两者复合,混匀,观察成形情况及可塑形能力。取相同体积各组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捏制成球形,放入六孔培养板中,加无菌PBS平衡液10ml,置入37℃恒温箱中,在不同的时间点观察各组材料的离散程度,检测各组材料抗离散能力,筛选DBM颗粒与骨胶原最佳复合比例。将筛选的最佳复合比例的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按0.1g/mL培养基比例,37℃条件下在无血清L-DMEM培养基浸提72h制备浸提液,以L-DMEM培养基为试剂对照,应用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将DBM颗粒及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植入大鼠皮下,以无毒聚乙烯片为阴性对照,进行组织相容性评价。 结果:各浓度组骨胶原与450mg DBM颗粒复合制备的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均可成形,具有一定的可塑形能力。0.75%骨胶原浓度组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较为松散,易碎;1.5%骨胶原浓度组材料可塑形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仍较松散;3%、4.5%骨胶原浓度组材料DBM颗粒间粘合紧密,可塑形能力强;6%骨胶原浓度组材料,DBM颗粒间粘合紧密,但硬度较大,可塑形能力稍差。各组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在37℃的PBS平衡液中均有一定的抗离散能力。2h时,0.75%骨胶原浓度组材料完全离散;4h时,1.5%、3%骨胶原浓度组材料完全离散;6h时所有组别材料均已离散。根据可塑形能力及抗离散能力检测结果,确定每毫升浓度为4.5%骨胶原与450mgDBM颗粒,即DBM/骨胶原质量比为10/1,为两者最佳复合比例。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在第1,4,7d细胞相对增殖率均在95%以上,细胞毒性级为1级。组织相容性评价,植入皮下后1周、4周及12周,DBM颗粒组、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组的组织学反应均与阴性对照组相差不大,未见明显免疫排斥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植入后4周,DBM颗粒组及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组均可见DBM颗粒被吸收,周围有间充质细胞生长。12周时,DBM颗粒大部分被吸收降解,残存DBM被排列成行的间充质细胞包绕。 结论:将DBM颗粒与骨胶原以10:1比例复合制备的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形能力及抗离散能力,细胞毒性轻微且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第四章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修复大鼠颅盖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大鼠颅盖骨缺损模型,植入制备的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通过组织学评价(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钙黄绿素荧光标记、Micro-CT扫描评价其修复骨缺损的能力,为其将来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在超净工作台上,配制浓度为4.5%的同种骨胶原溶液,每毫升加入450mg同种DBM颗粒,充分混匀,制备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取体重为250g大鼠48只,随机分成3组,腹腔注射麻醉,无菌操作暴露颅盖骨,锯取颅盖骨,造成约6×6mm2骨缺损。按组别分别植入各组材料填充骨缺损,实验分组为:DBM组,骨缺损区域植入粒径为250~750μmDBM颗粒;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组:骨缺损区域植入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空白对照组,为阴性对照组,骨缺损区域不植入任何材料。分别于术后第4,8,12周每组随机选取4只大鼠,处死取材,固定、脱钙、石蜡包埋、组织学切片,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光镜下观察骨缺损区域的修复情况。术后11周时,每组随机选取4只大鼠,肌肉注射钙黄绿素溶液,标记在此时间点新骨生成情况,1周后,处死取材、固定,塑料包埋,硬组织切片制作厚度为10μm的组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术后12周取材时所取标本,每组随机选取其中1个样本,固定48h,高分辨率Micro-CT扫描并三维重建。扫描结束后,对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 结果:在取材时,DBM组可见部分DBM颗粒从骨缺损区域扩散移出,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组也有少量材料从骨缺损区域扩散移出,但绝大部分仍保持在植入部位。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区域被软组织填充。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术后4周,DBM组,骨缺损区域可见散在分布的DBM颗粒,间充质细胞环绕DBM颗粒排列,DBM颗粒间有纤维结缔组织生成。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组,骨缺损区域可见紧密排列的DBM颗粒,DBM颗粒周围及间隙均有大量间充质细胞分布,可见少量新生骨组织生成。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区域被纤维结缔组织填充。术后8周,DBM组,骨缺损区域可见大量间充质细胞沿DBM颗粒排列生长,DBM颗粒部分被吸收降解,有少量新生骨组织生成,DBM颗粒间隙仍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组,骨缺损区域被新生骨组织与DBM颗粒填充,新生骨组织包绕在残存DBM颗粒周围,DBM颗粒部分被吸收降解,周围有大量间充质细胞。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区域被纤维结缔组织填充。术后12周,DBM组,骨缺损区域可见散在分布的DBM颗粒与新生骨组织,DBM颗粒与新生骨组织间隙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组,骨缺损区域被大量成熟板层骨及尚未完全降解吸收DBM颗粒填充,可见新生骨髓腔。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区域仍被纤维结缔组织填充,宿主骨边缘可见少量新生骨组织。Masson三色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术后4周,DBM组,骨缺损区域可见被染成橙黄色的DBM颗粒散在分布,周围可见大量被染成绿色的疏松结缔组织,DBM颗粒边缘部分吸收降解,染成红色;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组,骨缺损区域可见橙黄色的DBM颗粒周围及间隙均有大量橙黄色间充质细胞密集分布;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区域被大量染成绿色的纤维结缔组织填充。术后8周,DBM组,骨缺损区域染成橙黄色的DBM进一步被吸收降解,染成红色区域增多,周围仍可见被染成绿色的纤维结缔组织;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组,骨缺损区域可见橙黄色DBM颗粒大部分被吸收降解,染成红色,周围有大量被染成绿色的新生骨组织;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区域仍被染成绿色的纤维组织填充。术后12周,DBM组,骨缺损区域可见橙黄色的DBM颗粒被进一步吸收降解,可见被染成绿色的新生骨组织;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组,骨缺损区域可见橙黄色的DBM颗粒被进一步吸收降解,周围被大量染成淡红色的有序成层排列成熟板层骨包绕;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区域仍被染成绿色的纤维组织填充。术后12周,钙黄绿素标记的标本,硬组织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DBM组,骨缺损区域仅有少量被钙黄绿素标记新生骨组织散在分布,发出绿色荧光点;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组,骨缺损区域新生骨组织数量较多,部分区域可见连续绿色荧光带;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区域仅在宿主骨边缘有少量绿色荧光点。术后12周,高分辨率Micro-CT扫描并三维重建,DBM组,骨缺损区域缩小,但大部分仍未完成骨修复,骨缺损边缘可见宿主骨自我修复,宿主骨延伸区域外也可见高密度矿化新生骨组织。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组,骨缺损区域大部分被高密度矿化骨组织填充,但仍未完全骨修复,缺损区域可见多个矿化骨组织点,均匀分布于骨缺损区域。空白对照组,骨缺损区域也有一定程度的缩小,在宿主骨边缘可见高密度矿化骨组织,其余区域未见高密度矿化点。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组骨缺损区域的骨组织量、矿化骨量、骨矿密度、矿化组织量、矿化组织密度和矿化骨体积分数均优于DBM颗粒组和空白对照组。 结论:本研究中所制备的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修复骨缺损能力,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可降解性能。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318.0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雅博;马秦;程晓兵;王一波;杜兆杰;雷德林;;钛网成型自体颗粒骨复合骨修复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1年03期
2 段友容;陈继镛;张兴栋;;胶原作为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1年10期
3 叶建新;沈如杰;;新型含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生物学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45期
4 徐铮青;林军;徐靖宏;;磷酸钙骨水泥理化性能改进的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5 王玮竹,朱晏军,阎玉华;颅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4年09期
6 邱凯,万昌秀,陈馨;不同掺锶聚磷酸钙骨修复材料的抗压强度评价[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05年02期
7 赵甜娜;韩金祥;王世立;贾金秋;张维东;栾中华;;重组人成骨蛋白-1骨修复材料的毒性研究[J];山东医药;2006年29期
8 甘少磊;冯庆玲;;卡拉胶/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可注射骨修复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郭志敏;陈福;赵恩录;武丽华;;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在骨修复中的应用[J];化工新型材料;2007年07期
10 吴琳;徐兴祥;李波;王禄增;戚忠政;曹小明;田冲;张劲松;;泡沫碳化硅的生物相容性[J];材料研究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萌;;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修复颌骨缺损的动态疗效观察[A];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韩金明;张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贺永进;姬彦辉;腾宇;李景峰;王玉龙;郭晓东;;BMP-2活性肽/纳米晶胶原基骨修复材料复合移植修复大鼠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李学敏;刘玲蓉;周志敏;张其清;;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功能性骨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展望[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2010两岸四地生物医学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常江;;含镁硅酸盐生物活性陶瓷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的现状与未来——2010年第十届上海地区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宋巍;丁玉龙;王践云;余喜讯;万昌秀;;掺杂骨修复材料CPP结构对降解行为的影响[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7 潘健;田杰谟;董利民;王晨;;磷酸钙矿物相骨修复材料固化过程的XRD分析[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8 王迎军;;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及骨组织工程支架的纳米仿生及生物矿化[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谭庆刚;任杰;;骨修复材料的仿生设计[A];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的现状与未来——2010年第十届上海地区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10 王小红;马建标;颜永年;熊卓;林峰;吴任东;张人佶;卢清萍;;几种甲壳素衍生物增强的磷酸钙骨水泥[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大;厦大用贝壳研制出新型骨修复材料[N];中国海洋报;2010年
2 白文;智能骨修复材料研发有新突破[N];中国医药报;2011年
3 福于;羟基磷灰石基骨修复材料填补国家空白[N];中国渔业报;2010年
4 学生记者 吴婷婷;破译人骨组装“密码” “断骨再生”梦想成真[N];新清华;2009年
5 本报记者 赵玲 辑 元直;让“器官再生”成为可能[N];中国医药报;2009年
6 于洋 张兆军;骨修复新技术可提高骨缺损愈合能力和质量[N];科技日报;2011年
7 李海 朱义伟;创新科技 造福人类[N];四川日报;2006年
8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常江 早报记者 罗燕倩 整理;为人体打造“配件工厂”[N];东方早报;2011年
9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俞兴;纳米人工骨临床应用已经成熟[N];健康时报;2006年
10 苏奎;人工骨开发驶入快车道[N];医药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乃丽;新型可塑形同种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相关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2 金合;可注射骨修复材料结合骨碎补总黄酮修复鼠骨缺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黄美娜;可预防骨不连的骨修复用新型形状记忆聚氨酯-脲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周奂君;生物活性骨修复材料的构建与生物学响应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文涛;仿生骨修复支架材料的设计及其成骨诱导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戴程隆;用于局部快速止血和骨修复的可降解介孔硅基干凝胶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滕宇;亲骨性BMP-2活性多肽及其仿生骨修复材料生物活性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张学慧;明胶/磷酸三钙复合纳米纤维膜的成骨诱导机制及骨修复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阮长顺;新型骨修复材料可降解哌嗪基聚氨酯脲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傅亚;骨修复因子功能化聚乳酸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雅博;钛网成型自体颗粒骨复合骨修复材料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2 赵澎;原位增强型磷酸钙基骨修复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刘高梅;挤出法制备多孔磷酸钙骨修复材料[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孙传锋;新型纳米复合骨修复材料明胶—羟基磷灰石—米诺环素(Gel-HA-M)的抗菌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5 贺永进;BMP-2活性肽/纳米晶胶原基骨修复材料复合移植修复大鼠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陈辉玲;骨修复用SMPU电纺薄膜的制备、响应性能及其对成骨细胞生长行为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刘建恒;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功能多肽可注射硫酸钙/矿化胶原骨修复材料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3年
8 何钊煊;聚磷酸酯/β-TCP骨修复材料的制备及体外模拟生物矿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张先涛;纳米晶胶原基骨修复材料商业计划[D];清华大学;2004年
10 唐正海;新型磁性骨水泥制备及其体外细胞生物相容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98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498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