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抗生物黏附表面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4 22:10
本文关键词: 抗生物黏附 仿生表面 鲨鱼皮微结构 微/纳结构 两性离子 出处:《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不良”生物黏附的危害是生物医用材料、生物化工、海洋船舶防污等研究和应用领域中涉及的一个共性的、具有基础性和普遍性的问题。自然界中存在着具有优异抗生物黏附特性的生物表面,如可保持表面清洁的海洋生物鲨鱼的皮肤、“出淤泥而不染”的荷叶表面以及具有生物黏附呈惰性的细胞外层膜等,它们所特有的表面化学组成和特异化学结构,以及表面的微/纳结构为我们构建抗生物黏附表面提供非常完美的仿生模板和仿生途径。从目前国内外学者就抗生物黏附表面而进行的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结果来看,表面仿生无疑是最有效的策略。然而,生物表面在抗生物黏附过程中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系发挥作用,因而单一的形貌结构仿生或者表面化学仿生往往难以构建稳定的抗生物黏附表面,更不可能构建出多功能的仿生表面。正是基于这一分析和认识,受到抗黏附的自然界各种生物表面的非光滑结构以及细胞外层膜的化学组成与化学结构的启迪,我们提出将仿生物非光滑表面的微米级结构与可呈现特殊浸润性的纳米结构相结合,以及将表面的形貌结构仿生与表面化学仿生相结合,,构建新型复合仿生的抗生物黏附表面的研究思路。本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如下所述: 1.以鲨鱼皮和植物(狗尾巴草)叶片为表面仿生的模板,将生物表面微复制法与表面热处理方法相结合,在仿生微结构表面构筑具有“荷叶效应”的纳米结构,制备出具有多尺度微/纳复合结构的仿生表面。研究表明:采用生物微复制法能够较精确地复制出天然模板表面的微米级精细结构,但难以有效地复制出纳米级的精细结构;火焰处理能够在通过微复制法得到的微米级结构表面构筑出纳米结构,由此制备出的微/纳复合结构仿生表面具有超疏水特性,水滴接触角大于150°,滚动角小于1°。 2.受细胞外层膜的性质及其化学结构的启发,设计与合成了几种含甜菜碱型两性离子基团的化合物,如硅烷基化两性离子单体SINNS-2和N,N-二甲基-N-甲基丙烯酰胺基丙基-N-丙烷磺酸内盐DMAPMAPS等,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和UV固化有机/无机杂化过渡层黏接技术的方法,在基材表面构筑具有亲水性仿细胞外层膜化学特性的自组装表面和聚合物凝胶层。此外,利用光引发表面接枝聚合法在仿鲨鱼皮微结构表面接枝甜菜碱型两性离子聚合物,借助两性离子与水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类似于鲨鱼表皮黏液的水化层,使所制备的表面具有复合仿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现代测试技术表征和分析了所制备的各种仿生表面的化学性质、微观形貌及其润湿性;利用流变仪初步探讨了仿生材料表面流变减阻特性,发现具有粘液特性的两性离子亲水表面存在滑移现象。 3.采用有机/无机杂化技术,用羧酸两性离子硅烷共聚物与纳米SiO2制备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物。用这一复合物为界面材料,采用雾化喷涂和热处理方法在玻璃基材上构建了一系列表面物化性质不同的SiO2杂化超亲水涂层表面。探讨了表面浸润性与表面微观结构和化学性质之间关系,并测量其防雾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表面化学性质和微观形貌的调控,可获得具有空气中超亲水、水下超疏油的润湿特性的表面,且涂层具有很好的防雾性能。 4.以经典Young氏方程、Wenzel及Cassie方程为理论基础,分析和解释了各种仿生表面的化学成分和粗糙度对表面亲/疏水润湿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超疏水、超亲水/水下超疏油表面的形成条件。针对两性离子亲水表面呈现出的水下超疏油特性,提出了新的见解,即表面亲水基团的水化作用是含两性离子表面亲水性表面具有水下疏油特性的关键。 5.采用蛋白质吸附、细菌黏附和藻类黏附等生物黏附试验,研究了各种仿生表面的物理/化学特性表面微观结构抗生物黏附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实验发现: (a)仿鲨鱼皮微结构表面并没有显示出抗生物粘附效果,反而会增加生物黏附量,且黏附更加牢固; (b)复合仿生结构表面的微/纳结构所吸附的空气薄层作为一种物理屏障,能阻碍各种生物体的粘附,在抗生物黏附中起到关键作用。蛋白质等在微/纳结构表面的吸附,会导致表面空气层逐渐消失,影响材料的抗生物黏附性能的持久性或稳定性; (c)本身具有低表面能性质的有机硅PDMS材料表面比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的聚氨酯PU材料表面有着更加优异的抗粘附效果;仿生细胞外层膜的两性离子表面,如自组装分子层、聚合物凝胶层、表面接枝聚合物以及杂化涂层表面由于水化层的作用,均具有较好的抗生物黏附性能; (d)通过调控SiO2杂化超亲水涂层表面的化学基团,可获得具有抗细菌黏附性能的材料表面。含有季铵盐基团的SiO2-PCM表面具有杀菌和抑制细菌繁殖的作用;而经过碱水解之后得到的SiO2-PCMZ表面,在不具有杀菌灭菌作用基础上,也表现出优异的细菌黏附性能。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Q811;R318.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荷英;何淑漫;陈楚敏;周健;;阻抗蛋白质吸附材料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9年03期
2 林金娜;侯有军;曾幸荣;;UV固化有机硅/SiO_2杂化涂料的制备及性能[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3 何淑漫;周健;;抗凝血生物材料[J];化学进展;2010年04期
4 斯芳芳;张靓;赵宁;陈莉;徐坚;;超亲水表面制备方法及其应用[J];化学进展;2011年09期
5 韩鑫;张德远;;鲨鱼皮复制工艺研究[J];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2008年01期
6 刘岁林;田云飞;陈红;吉晓江;;原子力显微镜原理与应用技术[J];现代仪器;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春风;抗蛋白吸附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11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wyx/1511735.html